高二下学期综合测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P-31 S―32 Cl-35.5 K-39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自然界中的CaF2又称萤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固体。
下列实验事实能说明CaF2一定是离子晶体的是A.CaF2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性极弱B.CaF2的熔点较高,硬度较大C.CaF2固体不导电,但在熔化状态下可以导电D.CaF2在有机溶剂(如苯)中的溶解度极小2.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八种连号元素,它们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图中X元素应属A.ⅢA族B.ⅣA族C.ⅤA族D.ⅥA族3.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A.定性检验SO3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在无其它阳离子干扰条件下,用盐酸酸化BaCl2溶液4.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A. B.C. D.5.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A.CO2与SO2 B.CH4与NH3 C.BeCl2与BF3 D.C2H2与C2H46.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生成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
已知晶体中N-N键的键能为160 kJ·mol-1,而N≡N的键能为942 kJ·mol-1(键能表示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或者破坏化学键消耗的能量)。
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键能越大说明化学键越牢固,所构成物质越稳定B.高聚氮晶体属于原子晶体C.高聚氮晶体中n(N)∶n(N-N)=1∶3D.用作炸药或高能材料可能是高聚氮潜在的应用7.25℃时,1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为10-12mol,则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是A.SO42- B.NO3- C.HCO3- D.NH4+8.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已知:①HCl(aq)+NH3·H2O(aq)=NH4Cl(aq)+H2O(l);△H=-a kJ·mol-1②HCl(aq)+NaOH(s)=NaCl(aq)+H2O(l);△H=-b kJ·mol-1③HNO3(aq)+KOH(aq)=NaNO3(aq)+H2O(l);△H=-c kJ·mol-1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A.a>b>c B.b>c>a C.a=b=c D.无法比较9.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10.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
则通入的该气体可能是A.CO2 B.NH3 C.NO2 D.Cl2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L 1mol/L醋酸溶液中,所含有醋酸分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L SO3所含分子数为N AC.1mol铜与足量硫粉混合,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D.含1mol过氧化氢的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12.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洗净后,放置一夜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可能有下列哪个反应?A.Fe-3e -Fe3+B.O2+4e-+2H2O4OH-C.2Fe+O2+2H2O2Fe(OH)2D.4Fe(OH)2+O2+2H2O4Fe(OH)3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 2H + + Cl- + ClO-B.氮化镁固体溶于足量盐酸中:Mg3N2 + 6H+ 3 Mg2++2NH3↑C.硫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FeS+2H+Fe 2++H2S ↑D.明矾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Ba2++ SO42-BaSO4↓14.将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分为四等份。
假设每份浓硫酸中含溶质均为0.2mol,分别加入Zn、Cu、S、C各0.1mol并加热充分反应。
其中单质可能完全溶解的是A.Zn B.Cu C.S D.C15.把Ca(OH)2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Ca(OH)2(s)Ca2+ (aq)+2OH-(a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溶液的pH升高B.恒温下,加入CaO,溶液pH不变C.加入CaCl2晶体,Ca(OH)2固体增多D.加入Na2CO3晶体,固体质量减少16.反应:L(固)+aG(气)bR(气)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
据此可判断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a>bC.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D.a<b17. 0.1mol/L的NaOH溶液0.2L,通入448mL(S.T.P.)H2S气体,所得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c(Na+)>c(HS-)>c(OH-)>c(H2S)>c(S2-)>c(H+)B.c(Na+)+ c(H+)= c(HS-)+c(S2-)+c(OH-)C.c(Na+)=c(H2S)+c(HS-)+c(S2-)+c(OH-)D.c(S2-)+c(OH-)=c(H+)+c(H2S)18.镍-镉可充电电池,电极材料是Cd和NiO(OH),电解质是KOH,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是Cd+2OH-—2e-Cd(OH)2,2NiO(OH)+2H 2O+2e-2Ni(OH)2+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总反应式是:Cd+2NiO(OH)+2H2O 2Ni(OH)2+Cd(OH)2B.电池充电时,镉元素被还原C.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D.电池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和电源的正极连接19.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六周期,Tl3+与Ag 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如下反应:Tl3+ +2Ag Tl+ + 2Ag+。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Tl+离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B.Tl3+的氧化性比Al3+弱C.Tl(OH)3不能与NaOH反应D.Tl+的还原性比Ag强20.对尼古丁和苯并[a]芘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描述正确的是A.尼古丁为芳香族化合物B.尼古丁的分子式为C10H12N2C.苯并[a]芘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单元,是苯的同系物D.尼古丁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苯并[a]芘分子中所有氢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2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制乙烯时,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混合液中B.实验室用溴和苯在铁粉存在下反应,得到的溴苯显橙红色,原因是溴苯在空气中被氧化C.检验C2H5Cl中氯元素时,将C2H5Cl和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然后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D.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用氨水洗涤,做过苯酚的试管用酒精洗涤E.将一定量CuSO4和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甲醛溶液,加热至沸腾,产生黑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量太少F.用3mL乙醇、2mLH2SO4、2mL冰醋酸制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现改用6mL乙醇、4mLH2SO4、4mL冰醋酸22.(9分)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⑴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⑶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__;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__________。
⑷若样品质量为w 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 g、m2 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23.(7分)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 C2H5OH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7 78.5 118 77.1请回答:(1)浓硫酸的作用是;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
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少量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然后在混合液中加入,再加热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一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24.(10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也分别用A、B、C、D表示),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按B、D、C、A顺序增大,D、C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
在一定条件下,B可以分别和A、C、D化合生成甲、乙、丙化合物,C和D化合可得丁。
已知乙、丙两个分子中各含有10个电子,并且甲、乙、丙、丁、戊有如下的变化关系:请填写下列空格:(1)甲的浓溶液与一种黑色粉末共热可得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分子固态时属于__________晶体(填写晶体类型),其熔沸点比甲所形成的晶体的熔沸点要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