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检修工艺标准

通用检修工艺标准

通用检修工艺标准
1. 在检修前,检修人员必须对设备的构造、功能、系统布置、拆装程序、检修工艺有充分了解,不允许有任何盲目行动。

2. 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帽佩戴要规范,帽带必须系牢固。

3. 高空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不准冒险违章作业
4. 现场搭设脚手架须经架子班班组负责人和检修班班组负责人共同到现场检
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 检修现场要设置安全围栏,设安全通道,禁止非检修人员入内,严禁不走设安全通道而穿越、翻越安全围栏。

6. 检修时掀开的孔洞或拆除的栏杆必须装设临时牢固的围栏,围栏距孔洞边缘要大于1米,并装设警示标志,修后必须恢复原状,不准敞口,恢复后不准缺少部件。

7. 检修现场,凡是不设围栏供人行走的平台、步道、通道上的盖板必须坚固且与周围地面平齐,盖板不允许晃动,不允许高出或低于周围地面,不得有下陷的可能。

否则必须装设临时牢固的围栏加以隔离,并装设警示标志。

8. 检修现场,特别是夜间有工作的地方,照明必须充足,不准在照明不足的地方工作。

9. 设备检修时,必须选用合适的工具,不准用其它工具代替(如用板手当锤子用,螺丝刀子当凿子用等),不准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

所使用的安全、计量、起重、绝缘、电动工器具等,必须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并贴有合格证。

10. 检修过程中,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工器具。

11. 在检修现场工作时,地面上必须全部铺上胶皮、塑料布、木板等保护层,严格执行“三不落地”的规定,即:检修所拆下的零部件不落地、检修所使用的工器具不落地、检修所使用的材料不落地,不准在地面上直接进行检修工作。

12. 检修现场拆下的设备零部件,必须按贯标要求对零部件进行标识,并按现场布置图布置,且摆放整齐,妥善保管,防止丢失。

13. 拆除的阀门标志牌、管道介质流向牌妥善保存,以备修后装复。

14. 检修工作每天必须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不准在现场遗留检修杂物,不准有油迹、积水、积灰。

15. 检修后的设备必须擦拭干净、设备见本色,设备上不准留有灰尘、油迹、杂物等。

16. 设备检修后,必须恢复设备标识牌、介质流向、转动方向、开关位置等各种标志,不准丢失和漏装、错装。

17. 现场移动易损坏地面的设备、柜子、工器具时,必须用行车、手推车或人力等搬运,不准直接在地面上拖拉。

18. 设备、系统、保护定值、操作方式变更前,必须办理设备变更申请或规定的手续,施工后必须向运行人员写出书面交待。

未办理手续,不准开工;交待不清,设备不准投入运行。

19. 检修用的临时电源必须接在检修电源盘或指定的设备上,电(源)线摆放必须整齐,多余的电源线必须盘好,不准私自接在运行设备的电源盘上。

20. 电源箱盖必须关闭严密,关闭装置必须灵活可靠,箱内接线必须固定牢固且做好标识,接线不准影响门的开关。

21. 临时电源线穿过通道时,应架空,如放在地面上,必须有防止碾压或被划伤的措施,不准未采取措施而直接放在通道上。

22. 检修现场工作时,检修负责人必须办理并携带工作票及作业指导书,不准无票作业。

23. 标准检修项目解体时,必须使用作业指导书;非标、技改项目在使用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亦必须制定并执行技术安全措施;无作业指导书或技术安全措施不准开工。

检修现场工作时,检修负责人必须携带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或技术安全措施。

24. 在检修现场,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监护到位,监护人不准干与监护无关的工作。

监护人必须清楚监护的内容、方法和重点注意事项。

25. 检修工作进行时不准破坏和影响其他设备。

不准踏踩设备或保温、铁皮。

26. 现场设备、系统变更,逻辑回路修改后,必须及时修改规程、图纸,修改后的规程、图纸应与现场一致。

27. 废油应回收至油桶,不准随意排至排污沟或防洪沟内。

28. 热套装部件必须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装配,加热温度不准超过上限规定值。

29. 连接件螺栓,特别是高温高压紧固件丝扣,必须遮盖保护,不准裸露磕碰起毛刺。

30. 各种密封、垫片,其材质、规格尺寸必须准确,不准滥用、误用。

31. 拆卸轴承、对轮等有紧力的部件时,必须用专用拆装工具或用铜棒敲打,不准用手锤或其他铁件直接敲打。

32. 使用大锤时应双手抓紧锤把,不能戴手套或单手抡大锤。

且周围不得有人靠近。

33. 使用凿子凿坚硬或脆性物体以及使用磨光机打磨时必须戴防护眼镜,不戴防护眼镜严禁操作。

碎物崩溅的方向不准有人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伤人。

34. 工器具的手握部分必须干净、光滑,不允许有油污、毛刺、裂纹。

35. 使用高压清洗设备时,手应握紧喷枪,喷嘴应对准要清洗的部位,喷嘴不准对人。

36. 紧固法兰时,必须用力均匀,对称紧固,不准漏紧或过紧。

37. 同一部件连接、紧固件的螺栓、螺帽、紧固螺钉规格必须统一、齐全、完整,不准缺少连接件,不准使用变形、缺角的螺帽,不准使用咬扣、缺扣的螺栓,不准混用不同规格的螺栓、螺帽。

38. 对于有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按规定的力矩和方法进行紧固,不准随意紧固。

39. 对于转动、振动、晃动等重要部件的连接、坚固件必须加弹簧垫圈、止退垫圈或锁紧背帽,不准直接连接螺帽。

40. 油系统设备检修时,除在油盘内或胶皮上进行外,下面还应铺设塑料布以防污染地面。

41. 检修用的工器具、材料、柜子等必须摆放整齐,不准随意堆放,乱摆。

42. 气割时,必须在被割物体下面垫上耐高温东西,不准在地面上直接气割。

43. 在油系统及电缆层等易燃物的上方进行焊结作业时,必须加隔离,同时做好放火措施,不准金属溶渣飞溅掉落在油管道、电缆、电线上。

44. 气瓶搬运应使用专门的抬架或手推车,氧气瓶和乙炔瓶必须分开运送,使用时其距离必须不小于8米,且固定牢固,不准把氧气瓶和乙炔瓶放在一起。

45. 燃烧室、烟道、电除尘、容器等封门前,必须清点人数及工具,清点不清不准封门。

46. 重要部位的数据必须测量两遍以上,且不能仅由同一个人测量,不能以一次测量的数据为准。

47. 所有管道必须固定牢固,不准造成管道振动、晃动。

所有设备、系统的接水盒、回水管必须清理干净,保证回水畅通,不准堵塞,溢水。

48. 焊接承压部件时,必须用引弧板引焊,不准在承压部件上引焊。

49. 焊口必须平整、光滑,不准咬边、砂眼、棱角及留有药皮。

50. 在高空进行气割和焊接时,必须作好防止熔渣下落的安全措施,未采取措施不准直接进行气割和焊接。

51. 在容器内焊接时,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必须有人监护,严禁使用向容器内充氧气的方法代替通风,容器内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准超过12V。

52. 焊接转动机械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线,严禁通过轴及轴承组成焊接回路。

53. 油系统、氢系统周围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采取好安全措施方可开工,无票严禁动火,措施不全不准开工。

54. 所有拆开的设备管口必须可靠封堵并加盖章的封条,防止进入异物,设备复装时必须将封堵物完全取出,不准遗留在设备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