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百色高速公路(G69)甜水堡至庆城至罗儿沟圈段TLSY3合同段K200+888.0马莲河特大桥(引桥)柱式墩、系梁、盖梁、承台、桥台及搭板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甜罗TLSY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一七年四月甜罗TLSY3合同段K200+888.0马莲河特大桥(引桥)柱式墩、系梁、盖梁、承台、桥台及搭板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范围 (1)3.工程概况 (1)4.施工准备 (3)4.1技术准备 (3)4.2临时设施建设 (3)4.3机械设备、人员等准备 (3)4.4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4)5.总体施工方案、流程 (5)5.1概述 (5)5.2圆柱墩施工 (6)5.3墩系梁施工 (11)5.4盖梁施工 (14)5.5支座垫石施工 (18)5.6承台施工 (18)5.7桥台施工........................ ........................... (21)5.8搭板施工.................. ...... (22)6.工期保证措施 (22)6.1工期保证组织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工期保证措施 (23)7.成品半成品防护措施 (24)8.冬季和雨季施工安排 (25)9.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7)9.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7)9.2质量保证体系 (28)9.3质量保证制度措施 (29)9.4检测、试验保证措施 (29)9.5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29)10、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30)11.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 (31)11.1文明施工措施 (31)11.2环境保护措施 (31)甜罗TLSY3合同段 K200+888.0马莲河特大桥(引桥)柱式墩、系梁、盖梁、承台、桥台专项施工方案桥梁柱式墩、系梁、盖梁、承台、桥台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两阶段施工图》;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5《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1.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7《工程招标文件》;1.8我单位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2.编制范围银川-百色高速公路(G69)甜水堡至庆城至罗儿沟圈段TLSY3合同段,K200+888.0马莲河特大桥引桥墩柱、系梁、盖梁、承台、桥台施工方案。
3.工程概况K200+888.0马莲河特大桥位于银川-百色高速公路(G69)甜水堡至庆城至罗儿沟圈段TLSY3合同段。
桥平面位于分离式路基段内。
桥梁分别位于直线(起始桩号:K199十602.05,终止桩号:K202+175.55O)、圆曲线(起始桩号:K199+627.940,终止桩:K200+461.537,半径:3500m,左偏)和直线(起始桩号:K200十461.537,终止桩号:K202十254.469)上。
全桥纵面位于有两个变坡点范围内,变坡点桩号其一为K200+200,标高1148.672m,曲线要素为R=15000m,T=247.5m,E=2.042m,I1=2.5%,i2=0.8%的凹形竖曲线;其二为K20 1+806,标高1161.952m,曲线要素为R=18000m,T=153.0m,E=0.65m,il=0.8%,i2=2.5%的凹形竖曲线。
桥梁左右幅断面设置为0.5m(防撞护栏)+11.5m(行车道)+0.5m (防撞护栏)=12.5m,左右幅均设置2%的横坡。
桥梁起终点桩号分别为K199+602.05和K202+175.55,孔跨布置为(22X40) +(92.75 +6X170+92.75)+(12X40),桥全长2573.5m。
其中主桥92.75+6X170+92.75m采用变截面预1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两岸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粱。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全桥分为十联,主桥一联,小里程引桥六联,大里程引桥三联。
桥梁23号—29号桥墩为主桥桥墩,墩身采用双肢变截面与矩形薄壁空心墩等截组合形式,肢间净距6m,单肢截面尺寸由7.0X2.5m变化到9.0X2.5m,尺寸纵向保持不变,横向尺寸放坡,放坡高度为双肢墩高度范围,空心墩截面尺寸为9.0X11.0m,壁厚1.5m。
主墩采用整体式承台基础,承台厚5m,基础采用桩径2.5m的钻孔灌注桩,基桩按纵向四排、横向五排布置,每墩共20根桩。
桥梁22号、30号桥墩为主引桥间过渡墩,墩身采用变截面矩形空心墩,墩顶截面尺寸均为6.0X3.5m,壁厚0.5m,墩底截面尺寸均为6.0X5.4m,壁厚0.5m,墩身纵向尺寸均按照1:80线性变化,横向保持不变。
承台厚4m,基础为双排4根直径2.0m的钻孔灌注桩。
引桥上部构造为40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预制梁高2.0m,半幅桥每孔布置4片(箱梁,梁距3.067m,梁间横向采用66.7cm宽湿接头连接。
引桥下部构造根据墩高变化采用空心薄壁墩和双柱式墩。
桥墩墩高35m以下.采用桩柱式桥墩,墩高在35-50m时(左包含),采用薄壁空心墩,截面尺寸6.0X2.5m,壁厚0.5m,承台厚3m,基础为双排4根直径1.8m的钻(挖)孔灌注桩;墩高在50-60m(左包含)时,采用薄壁空心墩,截面尺寸6.0X3.0m,壁厚0.5m.承台厚3.5m,基础为双排4根直径2.0m 的钻(挖)孔灌注桩;墩高在大于60m时,采用薄壁空心墩,截面尺寸6.0X3.5m,壁厚0.5m,承台厚4.0m,基础为双排4根直径2.0m的钻(挖)孔灌注桩。
0号和42号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设计采用摩擦桩。
引桥桩柱式墩:左右幅4、34、35号墩墩径2m;左右幅3、36、37、38号墩墩径1.8m;左右幅1、2、39、40、41号墩墩径1.6m。
系梁尺寸1.8X1.5m,承台尺寸7.6X 7.6X(3、3.5、4)m。
具体工程量见表3-1桥梁下部工程数量表。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三级交底制度执行,项目总工程师和方案编制人员向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试验、测量、作业队长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各作业班组长、各工种工长、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工长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由安保负责人对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及各工种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底。
4.1.2认真复核定线测量、准确设置测量控制网基点,并逐级加以审核复测;4.1.3详细制定下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的详细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质量;4.1.4认真做好试验工作,试验、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调查填料料源,根据进场原材料情况,及时做好试验检测工作,为桥梁下部施工做准备。
4.2临时设施建设4.2.1桥梁工区的办公及生活驻地与租用民房和自建彩钢房相结合,已经入住,所有办公、生活设备设施齐全,满足日常办公、生活需要。
4.2.2临时道路:利用现有的乡村道路和新开的施工便道,并对局部位置进行整修改造作为主施工便道,对于进入各施工工点的便道采用沿红线修筑以及新修临时用地作为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施工便道派专人维护,保证恶劣天气畅通无阻。
4.3机械设备、人员等准备根据施工现场需要,做好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以及现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等的配备,主要机械设备详见表4.3-1人员分工及职责表。
人员分工及职责表表4.3-1本工程计划安排2个施工队,下设杂工班、模板班、钢筋班、混凝土班,作业人员安排见下表4.3-2施工作业人员计划表。
施工作业人员计划表表4.3-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统计表表4.3-34.4.1项目部成立设备物资部,从事材料的调查、采购、管理、发放及监控工作。
4.4.2严把进货关,采购材料之前,严格按ISO9002标准确定合格供货商,对甲方指定供货商进行调查、考证,确保原材料或半成品质量有前提保证。
4.4.3技术部门提前按生产计划编制材料计划,并按照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动态管理,及时向物资部门报送材料计划,并标明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报项目负责人审批后,物资部门方可按计划采购。
4.4.4对进场的材料,物资部门及时通知试验室组织检验并核定数量,不合格产品不得投入使用、确保产品质量,同时满足生产需求。
4.4.5现场材料建立专项档案,并建立现场标识牌,材料的种类、规格、时间、使用部位等应标识清楚。
4.4.6对急需零星用料,技术部门作好计划,及时通知物资采购,以满足工期要求。
4.4.7掌握和追踪目前的材料动向和发展状况,追踪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信息,材料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5.总体施工方案、流程5.1概述桥墩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现场绑扎,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现场拼装、风缆与脚手架配合固定,搅拌站集中拌制砼,砼罐车运输至现场,吊车、窜筒与料斗配合浇注砼入模,人工振捣,砼浇注7天后拆模,采用无纺布覆盖、洒水养护。
高度小于12m墩砼采用一次浇注。
高度大于12m无墩系梁墩分次浇注砼,每次浇注高度不大于12m,其施工顺序为:搭设脚手架,绑扎第一节段钢筋,第一节段模板安装、第一节段混凝土浇注,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搭设脚手架,绑扎第二节段5.1-1否图5.1-1 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5.2圆柱墩施工本标段所有桥墩,设计为圆柱式墩,墩身采用定型钢模立模、风缆固定。
墩柱施工安排在桩基检测合格后进行。
施工步骤如下:5.2.1桩顶浮浆凿除施工墩柱施工前要凿桩头,对墩柱轮廓线范围内的桩顶面(承台顶面)混凝土全部凿毛(包括钢筋保护层范围内)。
待桩砼强度不小于10Mpa时,采用人工手持风镐凿除桩顶(承台顶)的浮浆。
经过凿毛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使表面保持湿润但不积水,在浇筑墩柱混凝土时,按照规范要求铺一层1~2cm厚的1:2同标号水泥砂浆。
有系梁的桩直接在桩系梁顶准备墩柱施工。
5.2.2地基处理为使砼罐车、吊车等重型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在墩柱施工前对原地面进行硬化处理。
墩柱四周采用30~50cm块石填筑,上铺20cm石粉,压路机碾压,局部采用10cm厚C20砼硬化,保证墩柱底部标高精度要求。
5.2.3测量放线根据墩身位置和尺寸,由测量队在桩基上放出墩柱中心十字线,然后利用十字线控制桩点,根据十字交叉法定出墩柱模板位置的控制线。
5.2.4钢筋制作5.2.4.1每批次钢筋原材进场后,不同规格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
5.2.4.2钢筋存放,应按不同规格分类码放,设标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