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ppt课件
22
实验室检查:尿:蛋白(+),红 细胞(+)。入院后经治疗,症状未见 明显好转,入院第10天于夜间大便时呼 吸困难突然加剧,明显发绀,抢救无效, 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23
尸检摘要 心脏体积增大,重量420g,各心腔扩大, 左心室肌壁增厚(1.4cm),主动脉瓣增厚,粘连, 其心室面见息肉状污秽赘生物,约花生米大小, 表面粗糙不平。双肺淤血水肿,肝脏重1800g,切 面褐黄相间似槟榔状。脾脏重300g,切面见三角 形梗死灶。左肾上极皮质区包膜下见灰白色梗死 灶。脑:大脑冠状切面,左侧顶叶中央前回有一 4cm×3cm大小的灰白色,质松软的病灶(软化 灶)。 [讨论] 1.死者生前患者有哪些疾病?死因是什么? 2.其临床表现的病理改变基础是什么? 3.如何防止此病的发生、发展和不良结局?
30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31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 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感染性心内膜炎
1
一﹑ 概述
概念: 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引起的 炎症性疾病
特征:在心瓣膜上形成含有病原微 生物的赘生物.病原体在血液内繁殖引 起败血症,赘生物脱落,可引起栓塞, 可导致败血性梗死.
2
二﹑分类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3
(一)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发病急重,病程<6W, 凶险,预后不良 2.毒力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伴败血症 3.侵犯正常心内膜 4.赘生物粗大,息肉状,含菌,松脆,易脱落 5.瓣膜破坏重:化脓, 溃疡,缺损,穿孔 腱索
26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27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28
29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由于毒素作用,微小血管壁受损,发生漏出性出血.临 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及眼底出血点(Roth点),部分 病人由于皮下小动脉炎,在指、趾末节、或大、小鱼 际处,出现紫红色、微隆起、有压痛的小结节,称Osler 小结
14
指甲下出血
15
(3)肾
因微栓塞引起灶性肾小球肾炎
16
(4)败血症
由于毒性低的细菌和毒素的持续作用,致病 人有长期低热、脾大,白细胞增多、皮肤、粘膜、 眼底出血点等败血症表现
数周或数月内死亡.
7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8
1.病因 本病由毒力弱的草绿色链球菌引起,多侵
入原有病变的瓣膜。细菌从全身的各感染 灶入血再侵入瓣膜。
9
2.病理变化
在瓣膜上形成溃疡,甚至穿孔。也可在 瓣膜上形成赘生物,但与风湿性心内膜 炎时在二尖瓣闭锁缘上形成的单行排列、 小、灰白色且附着牢固的赘生物不同, 这些赘生物大、灰黄色、污秽、分布广 泛可累及临近心内膜、易脱落。镜下为 内含菌团的混合血栓。
断裂→急性关闭不全
4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5
6. 病变特点
(1)引起急性化脓性心瓣膜炎,在受累的心瓣膜 上形成赘生物.
(2)赘生物由脓性渗出物、血栓、坏死组织及细 菌的菌落组成
(3)赘生物脱落形成含菌性栓子,可引起心、脑、 肾的败血性梗死,梗死处继发血栓形成
6
7.结局 起病急,病程短,病情严重,患者多数在
(-) 不肿大 无 心衰
亚急细菌性 草绿色链球菌
大,软,质脆易碎,棕黄 易脱落, 菌落,中性粒C↑↑
(+) 肿大 贫血 栓塞,肾小球肾炎, 心衰
19
20
病史摘要 患者,男,26岁。因心悸气促明显发作10
余天,突然神志不清伴右侧肢体瘫痪1天入院。 患者近四、五年来劳动后偶觉心悸气促,但休 息后即好转。一个多月前因龋齿到诊所拔牙, 术后当晚自觉不适,并有发热。服药后退热好 转。近10天来心悸、气促加剧,今天突然神志 不清,右侧肢体不能活动而急诊入院。既往史: 幼年时经常咽痛、发热,并有肢体关节肿痛史。
12
3.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联系 (1)心脏
病变主要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在瓣膜 表面形成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菜花状或息肉状 赘生物(比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小,比风湿性心 内膜炎大),严重时瓣膜可发生溃疡、穿孔
临床上可听见相应的杂音, 与赘生物形成有关
13
(2)血管
由于细菌毒素和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引起动脉栓塞 和血管炎。栓塞多见于脑,并引起相应部位的梗死。栓 子来源于赘生物浅层,含菌少. 因此, 一般不引起败血性 梗死,无菌性梗死.
24
一、病理解剖诊断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心力衰竭:
1.主动脉瓣瓣膜病伴亚急性细菌性内膜炎,赘生 物形成 2.全心肥大 3.左大脑半球贫血性梗死。 4.脾、肾贫血性梗死。 5.双肺、肝慢性淤血。 二、死因: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 及脑梗死。
25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17
本病对瓣膜的破坏较重,常导致严重的瓣膜病。 因此对已有瓣膜病变的患者(如风湿性心内膜炎等)
要积极应用抗生素预防身体内的感染灶中的细菌 侵入病变的瓣膜。
18
风湿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比较
பைடு நூலகம்
病原体 赘生物
血培养 脾 贫血 结局
风湿性 溶血性链球菌
小、硬、灰白、串珠状 不易脱落,无菌,中性粒C少
21
体格检查:入院后神志已清醒,但右侧 肢体仍瘫痪,肌张力增强,口唇稍显发 绀,不能平卧,呼吸28次/min,心率 140次/min,体温38.5℃,血压 124/88mmHg,心界向左右侧扩大, 听诊,主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及舒张 期杂音。双肺底部闻及湿性啰音。肝在 肋下3cm,脾于左肋下可触及。
10
赘生物特点
Features of vegetation)
大小不等,单个或多 个,息肉状/菜花状, 污秽,灰黄色,干燥质 脆,易脱落
由血栓,细菌菌落,炎 细胞,少量坏死组织 构成, 瓣膜破坏稍轻 伴肉芽组织
11
除心脏病变外,赘生物脱落可形成血栓栓 塞。
细菌毒素和引发的异常免疫反应可造成小 血管的损伤,在皮肤、粘膜和眼底形成出 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