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题
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②原因:
自然原因:时空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全球气候变 化导致近年来降水有所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增多;利 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管理不善等。
③解决途径: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可编辑ppt
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问题的对策:加强管理、开源节流、建设和保护
4
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水土流失
原因: 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不合理的垦殖等人为因素;
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
对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2)土地沙漠化
原因:气候变暖、干旱、风沙侵蚀等,滥垦滥挖滥牧滥砍滥伐可编辑ppt
8
(4)水资源
特点:可再生资源
组成:海洋水(地球水主体)、陆地水(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大气水
利用: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仅占淡水总量的0.3%)
方式:发电、灌溉、航运、养殖、工业及生活用水、航运
我国水资源短缺与解决措施: ①表现:我国人均水资源少;北方城市严重缺水(“资源型”缺水),南
⑵建筑: ①日照与街道方位:为了保证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光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
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②风与城市规划: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污染企业布局时应考虑风向。若常年只有一种主
导风向,污染企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若常年有两种盛行风对吹(季风),污染企 业应布局在垂直主导风向的郊外;若无明显的主导风向,污染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
⑸天气、气候与商业:天气、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商业活动,是商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水增多,会使雨具销售增多;而气温过高会影响啤酒、冷饮、空调的价格和销售;气温 过低同样也会影响御寒用品的销售。
⑹人口、人种: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地区往往是人口密集区
⑺旅游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旅游景观,如黄山“云海”、峨眉山“佛
可编辑ppt
6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⑴农业:
气候为农业提供光、热、水、空气等物质和能量,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资源往往决定一地的种植制度(结构、熟制、配置、种植方式); 气候往往影响着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目标: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采用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和温室等生产措施,发 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充分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 业(二高一优农业)。
危害: 土壤酸度增大、板结;
对策: 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
(5)污染
原因: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农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
危害:间接污染水源、食品,危害人体健可康编;辑ppt
5
对策:预防为主,治理污染源
(3)气候资源
影响因素:纬度(太阳高度角)、地形、日照时数、天气状况
光 我国分布:南北差异小,但西部优于东部
中国:
主要矿产:煤矿、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矿 矿产分布特点: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
居多
矿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乱采滥挖、破坏严重、浪费严重
对策: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高效益 做好矿区的环保工作研究 利用新材料、新能源
可编辑ppt
3
(2)土地资源
类型:耕地、林地(森林是一种环境资源, 具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专题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可编辑ppt
1
一、陆地自然资源
1.特点:
数量――有限性、 开发潜力――无限性 分布――规律性(可再生资源―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地质规律) 自然资源组合――整体性。
可编辑ppt
2
2.类型 (1)矿产资源
世界:
铁: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七国占世界总储量的90% 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中国、美国、俄罗斯储量较大,分布集中 石油:西亚、里海、北非、俄罗斯、美国、中国、印尼、墨西哥、英国等
的上风向,居民区应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下风向。
可编辑ppt
7
⑶交通运输:公路、铁路的设计,应注意沿线的气象灾害及其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机
场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力较小
⑷城市区位、文化景观:世界上大部分城市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地区。
气候影响文化景观。不同地区气候环境的不同,其文化景观也不同,如我国南、北方地区 的乡村聚落景观存在着极大差异。
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作用,被称为“大自然总调
度室” )、草地、建筑用地等
世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界 分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有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
布
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危害:沙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
对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3)盐碱化
原因:干旱地区大水漫灌,雨水位升高,沿海地区过分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危害:耕地退化、农业减产;
对策:完善排灌系统,利用水利和生物等配套技术
(4)酸化
原因:水土流失、酸雨、大量使用化肥 ;
可编辑ppt
9
(5)能源资源
照
最高区—青藏高原 最低区—四川盆地
世界分布:各大陆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尤其撒哈拉沙漠地区)较高
表示方法:气温、积温、无霜期
热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量
热量带:热量决定农作物的熟制
衡量指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水 分
全球分布:赤道多,亚热带大陆西岸、内部少,温带多,极地少(二多二少)
我国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分 布
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中 国 问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题 草场资源普遍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措 施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