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降血脂功能食品研究进展2

降血脂功能食品研究进展2

降血脂功能食品研究进展
Lipid-lowering functional foods research progress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学院
二〇一二年五月
降血脂功能食品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多因素影响,人体内脂质代谢的平衡被打破,而由此引发的高血脂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因血脂过高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对人类威胁正在加剧。

研究表明高脂血症发病率的明显增高,在中老年人群中表现较显著。

患者会通过不同的方法来降血脂,其中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推拿治疗和饮食治疗。

下面我主要简述食品在降血脂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食品研究进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factors of lifestyle and eating habits change,the balance of the lipid metabolism of the human body was broken,and the consequent high cholesterol has become very common,a diseas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is a serious threat tothe health of the people,the more severe atherosclerosis,high blood-induced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re exacerbating the threat to human health.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of hyperlipidemia,and performance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more significant.Patients through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lowering blood pressure,which mainly include drug therapy,massage therapy and diet therapy.The role of following my main brief of food in the process of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nd food research progress.
一、高血脂的判断标准
1.1、总胆固醇:
正常值:成人2.9--6.0mmol/L。

增高:(1)胆固醇>6.2为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危险因素之一。

(2)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见胆固醇升高。

(3)胆总管堵塞,如胆道结石,肝,胆,胰腺肿瘤时,总胆固醇增高伴黄疸。

降低:(1).严重肝脏疾患,如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等。

(2)严重营养不良。

(3)严重贫血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1.2、甘油三酯:
正常值0.56---1.7mmol/L 。

国际上推荐男性:0.45-1.7 mmol/L;女性:0.40--1.53mmol/L。

增高:(1)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原发性高脂血症,糖尿病,胰腺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

(2)妊娠和口服避孕药也可以引起增高。

1.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正常值:男性1.14--1.76mmol/L ;女性:1.22-1.91mmol/L。

(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胆固醇>6.2mmol/L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1]杨玺专家解答血脂及血脂粘度异常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7;)
二、高血脂的诱发原因
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或称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在血循环中以非游离状态存在,和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这样的大分子运输。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脂(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症通常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

([2]梁勇才高血脂症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1;)
1.1遗传因素
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质血症,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如脂蛋白酶的缺陷或缺乏),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引起。

1.2 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作用比较复杂,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住院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的。

1.3继发因素
继发性高血脂症是由于其他中间原发疾病所引起者,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病、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胰腺、肥胖症、糖原累积病、痛风、阿狄森病、柯兴综合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3]百度百科;)
三、降血脂的主要途径
3.1降低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有多种途径,其中主要食品有大豆蛋白、杏仁、膳食纤维、鱼油、黑米、人参等。

这些食品有着阻断体内胆固醇生物合成、抑制酰基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胆汁酸与胆固醇吸收、增加LDL 受体活性、抑制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活性等功能。

3.2 降低甘油三酯
人体内脂肪代谢异常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需要胰腺酶,所以抑制胰腺酶的活性是降低甘油三脂的有效途径,其中主要食品包括皂苷类、黄酮类、多酚类、萜类化合物及微生物。

葡萄籽的提取物也能抑制胰腺酶的活性。

[3]林肖惠, 徐为人, 刘鹏二氢丹参酮Ⅰ的降血脂作用研究[J]. 中草药2008;
另外,抑制脂肪酸合成酶活性也能有效的降低甘油三脂脂肪酸合成酶(FAS)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在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起该作用的食品主要有银杏叶、绿茶叶、桑寄生、西伯利亚海棠叶、胖大海及杜仲叶等的提取物,亚油酸、DHA 及EPA 等多不饱和酸类、多酚类、黄酮类等提取物。

([4]陈继承,何捷,何国庆降血脂功能食品研究进展 2011;)
四、降血脂的食品研究
发现高血脂血症后,首先应进行饮食调整、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对上述影响因素加以控制。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治疗。

具体包括:1. 医学证明:自然因子。

2.限制高脂肪食品:严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

不过,不能片面强调限制高脂肪的摄入,因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对身体是有益的。

适量的摄入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控制饱和脂肪酸)的饮食是合理的。

主要的降血脂食品及机理有:
4.1、鱼类
鱼类所含的饱和脂肪极低,尤其是来自深海的冷水鱼类,含有大量的W-3脂肪酸,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服用W-3脂肪酸(EPA和DHA补充剂)的人,胆固醇和三酸甘油的含量、血液粘稠度均有降低,而且还有降降血压的作用。

(阎卫高,马连成高脂血病关怀手册;)
4.2、水果蔬菜
食用大量的水果、蔬菜、水溶性纤维有利于降低胆固醇。

淡水溶性纤维(如全麦麸)能预防便秘,但对降低胆固醇没有助益。

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有豆子、枣、苹果、无花果、干梅子、花椰菜、燕麦麸等。

干梅子内含60%属于可溶性的果胶、黄豆及其制品也具有同样的功效,魔芋食品中也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

4.3、大蒜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半颗蒜头(整颗更好),可帮助某些人降低10%的胆固醇,而且还能降低血压。

蒜头里有益健康的活性成分是———蒜氨酸。

每日服用900毫克的无味蒜头胶囊和吃大蒜的效果是一样的。

4.4、洋葱
洋葱也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并有降低血液粘度的功效,作用和药物阿司匹林颇类似。

4.5、鱼油
鱼油中的Omega—3中含有的EPA被誉为“血管清道夫”,作用为:1、制造前列腺素的主要成分。

2.调节血脂,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3.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强循环系统的健康,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头晕头疼等症状,预防脑血栓和脑梗塞。

4.增强心脑血管的健康及肾脏功能。

([5]孔令谦食疗本草经华龄出版社 2006;)
五、总结
血脂调节是复杂的体系,涉及多途径、多基因调控,不同降脂途径间有反馈关联,不能靠单一的途径解决问题。

研究各种降脂保健功能因子的协同作用及对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多位点多途径开发更有效的降脂保健食品。

因此,降脂保健食品开发应该以一个功能为主,采用相关多功能相结合。

即使是单一功能,也要采用多途径、不同机理的多组分复配方式才能起到良好的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