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显示性偏好理论..

显示性偏好理论..

(偏好)来。
显示性偏好理论与 替代效应为负的证明
显示偏好理论的应用
指数
假设基期为t0 ,当前期为t1,两种商品x1和x2,两期的两商品 价格分别为( p10 , p20 ),( p11, p12 )。
如果基期t0时,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分别为x10和x20, 如果当期t1时,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分别为x11和x12。
直接显示偏好
假设A和B是不同的商品束。在收入为m,价格为(p1,p2)时, A(x1A,x2A)和B(x1B,x2B)组合都买得起。 但是消费者选择了A组合。 B组合买得起,可表示为:p1x1B p2 x2B m A组合是最优,所以满足:p1x1A p2 x2A m 因此: p1x1A p2 x2A p1x1B p2 x2B 我们称(x1A,x2A)被直接显示偏好于(x1B,x2B)
1,
p11x11 p12 x12 p11x10 p12 x20
说明什么呢?
格指数
价格指数,反映不同时期价格变化。因而权重是商品组合。
如果以当期商品组合为权重,
帕式价格指数I P

p11x11 p12 x12 p10 x11 p20 x12
如果以基期商品组合为权重,
帕式价格指数I L
• B(x1B , x2B )
x1
公理1:显示性偏好弱公理(WARP,weak axiom of preference)
如果A(x1A, x2A )直接显示比B(x1B , x2B )更被消费者所偏好,而且(x1A, x2A ) (x1B , x2B ) 则不可能有B直接显示出比A更被消费者偏好。即: 假定A(x1A, x2A )是在价格P1(P11,P21)下购买的, B(x1B , x2B )是在价格P2 (P12,P22 )下购买的。 如果有: P11x1A P21x2A P11x1B P21x2B 就不可能有: P12 x1B P22 x2B P12 x1A P22 x2A 在P1下选择A,因为B不如A。如果在P2下选择了B, 不是由于A不如B,而是在P2下买不起A。
显示性偏好理论
理论产生背景
之前的思路是:偏好关系——效用函数(无差异 曲线)——需求函数
问题是:偏好是主观的,不可观察的。 显示偏好理论:萨缪尔森提出,消费者的选择是
可以被观察到的,如果是理性的,就可以推断出 消费者的偏好情况。 显示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
几个假定

p11x10 p10 x10
p12 x20 p20 x20
能直接从价格指数变化判断消费者偏好顺序吗?
思考题
假设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x、y,他在px=10,py=5时买了5单位 x,10单位y,现在px=8,py=6,求该消费者该如何调整x、y?效 用是增加还是减少?
以基期价格为权重,构建拉氏指数:
L
p10 x11 p10 x10
p20 x12 p20 x20
以当期价格为权重,构建帕氏指数:
P
p11x11 p11x10
p12 x12 p12 x20
以帕氏指数为例
假设帕氏指数P 1,说明:
P
p11x11 p11x10
p12 x12 p12 x20
(SARP,strong axiom of revealed preference)
如果A(x11, x12 )直接或间接显示比B(x12 , x22 )更被消费者所偏好, 而且(x11, x12 ) (x12 , x22 ), 则不可能有B直接或间接显示出比A更被消费者偏好。
含义:如果A比B优,B比C优,则C比A优势不可能的 可推广至N个组合。比弱公理是更一般的表达。建立在传递性基础上。 如果遵从SARP,可从消费者可观察到的行为中,推导出无差异曲线
示意图
x2
• B(x1B , x2B ) • A(x1A, x2A )
x1
示意图
x2
• A(x1A, x2A ) • B(x1B , x2B )
x1
如何利用显示偏好来寻找无差异曲线?
思路:将偏好较高的点或偏好较低的点去掉,剩下的点便构成无差异 曲线上的点。
x2
•B •A •C
x1
公理2:显示性偏好强公理
1.偏好稳定 2.偏好具有传递性 3.偏好凸性 4.理性——追求效用最大
直接显示偏好:
如果消费者在现行价格下用既定的收入既可以买得 起A组合,又买得起B组合,而消费者选择了A,意 味着A组合优于B组合,更偏好A组合。
x2
• A(x1A, x2A ) • B(x1B , x2B )
x1
间接显示偏好
如果消费者费者在现行价格下用既定的收入既可以买得起 A组合,又买得起B组合,而消费者选择了A,与此同时, 在现行价格下用既定的收入既可以买得起B组,又买得起C 组,合,则意味着A组合优于B组合,B组合优于C组合。传 递性,间接显示出A优于C组合
示意图
x2
• C(x1C , x2C ) • A(x1A, x2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