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两缺口模型的发展:四缺口模型;三缺口模型
二、20世纪70年代的托宾一马柯 维茨模型
国际金融资产进行交易不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是
为了降低风险。
三、20世纪80年代的资本管制失 效论主张开放资本项目
资本管制的成本 一是费用成本; 二是管制带来的弊病 管制带来的弊病 第一、“寻租”行为; 第二、管制会加大经济调节的成本; 第三,资本管制会导致资本外逃的增加
四、金德尔伯格的短期资本流动 理论
短期资本流动会对一国的货币供给、国民收入以及国际收
支产生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论述主要集 中在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以及资本流动对一国国民收入有 何影响。如金德尔伯格(Chrles Kindleberger) 1937年出版的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一书在20世纪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该书中,金德尔伯格首先对国际资 本流动的长短期做了短期资本的界定,然后又引进了货币 供给、膨胀和收缩、产业流通与金融流通的概念,在此基 础上展开了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分析。金德尔伯格的国 际资本流动理论为20世纪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研究奠定了 基础。《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一书也成为研究国际资本流 动的一本名著。
进口替代往往利用以下政策: 本币汇率高估 低利率政策 信贷配给和外汇配给
一、放松资本管制的理论
(一)传统福利分析
(二)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论 发展中现象:从供给方面看,资本形成存在一个恶性循 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 —…,。低产出—一低收入。 从需求方面看,资本形成也存在一个恶性循环:低收人; 低购买力;投资需求不足—一低资本形成—一低生产 率—一低产出—一低收入。 对策:利用国外资本本推动生产率和实际收入的增长, 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对于甲国来说,投资后,获得的收益是OFEB(国内资
本总收益)+AREB(来自乙国的投资收益)> OF GA(未投资之前的总收益),多出来的部分为EGR。 对于乙国来讲,投资后,获得的收益是O’JEB(国 内资本总收益)-AREB(付给甲国的投资收益) > O'JMA, 多出来的部分为MRE. 从而可以看出,甲国和乙国都从国际投资中获得收益。 对全世界而言,资本的总收益也增加。增加额为EG M。其原因不是资本存量的增加,而只是资本存量在 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合理的流动。
1.名义工资与物价的黏性(开放经济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失效) 2.政府为了对某些行业进行保护,需要资本管制 3.政府为了收取资本收益的征税及通货膨胀税,而需要进行资本管 制 4.信息不对称(由于金融市场本身存在信息不对称,使金融风险较 大。若资本大量流动,将会使金融风险更大) (1)逆向选择。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外资大量流入,在信息不 对称的情况下,会加大逆向选择,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2)道德风险
五、俄林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观 点
(一)引起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因素 汇率变动(黄金输送点)和利率变动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购买力转移 借款国A和贷款国B,A国会购买比以前较多的商品,而 B国购买的较少,所以购买力就从国转移到A国。
(三)国际资本流势与生产要素的调整 随着资本的国际流动,借贷双方的贸易条件都会发生相应变。 一般而言,借款国A的生产要素和商品价格都上涨,贷款国B 的生产要素和商品价格都下降,所以A国货物与B国货物的贸 易条件应该变得对A国有利。总体上看,需求从别国的生产 要素转移到A国的生产要素,但从局部来,A国出口部门的生 产要索的价格不一定上升,从而出口商品的价格也不一定上 升,肯定上升的只有A国的 国内市场价格。因而A国国内 的生产要素会重新进行调整,如生产要素从出口部门流向国 内市场部门,或把新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投入到国内 市场部门中。而资本输出国B国的调整过程正好与资本输入 国A国相反,出口各部门的生产将会扩大,国内市场部门的 生产将会收缩。
克鲁格曼(1979)的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当一国持续恶
化的经济基础无法满足维持固定汇率的要求时,货币危机就 会发生。恶化的宏观经济基,如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承受 过高的短期外债、薄弱的金融体系,政府过度扩张信贷,实 际汇率远远高估。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选择是用本币 购买外币,而固定汇率制要求中央银行以固定的汇率卖出外 币。因此,随着宏观经济基础的恶化,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 将不断减少。当外汇储备耗尽时,固定汇必然崩溃,货币危 机也就随之发生。然而存在投机者的时候,汇率崩溃不会等 到外汇储备减少到零时才发生。投机者预测中央银行的外汇 储备在不断减少,为避免资本损失或牟利,会在中央银行外 汇储备耗尽前提前抛售本币买人外币,这将导致该国的外汇 储备提前耗尽,汇率崩溃。该模型暗示中央银行抗击这种冲 击的能力是有限的。
两缺口模型 发展中国家往往面临着如下缺口,储蓄缺口;外汇缺口; 技术缺口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 H.B. Chenery)和斯特劳特 ( A. M . Strout)。钱纳里和斯特劳特重点考察的是储蓄 约束和外汇约束,因而他们的研究被称为“两缺口模 式”。 主要内容:当经济发展受到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限制 时,利用外国资本则可以弥补这两个缺口,从而加快发 展中国家的发展和增强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能力。
一、资本管制的经济学分析
(一)资本管制是一种次优选择 该理论认可资本自由流动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但同时认为现实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市场失灵”或市场 扭曲。如果不能有效地消除这些市场扭曲,则需要用一 种市场扭曲对付另一种扭曲,因此资本管制是一种次优 选择。现实当中主要有化。 以普雷维什(R.Prebisch)为代表的发展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由 于技术进步成果传递的不均衡,形成了由工业发达国家构成的中心 和被排斥在工业化过程之外的大多数落后同家构成的外围。中心是 技术创造者、经济利益获得者和发展的动力,外围则是中心的附庸、 原料提供者和技术模仿者。中心向外围出售制造品,外围用农产品 和初级产品同中心交换,这就形成了国际贸易的中心-外围格局。 由于工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因而工业制品 与农产品的比价对工业品有利。这种贸易条件的不平衡导致中心与 外围之间在生产率和收入方面的距离不断扩大。因此,外围国家不 可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发展主义认为工业化是外围国家改变 经济结构、摆脱依附地位的根本出路,是外围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工业化过程巾,外围国家必须限制国内已能生产的商品进口,以 便节省外汇购买进口替代工业化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并最 终实现机器没备等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
一种道德风险是投资人知道,一旦出现危机,政府或国际金融机 构会给予资金救助,因此在贷款的使用上不是很谨慎。 (3)羊群效应
(二)资本管制是一种最优选择 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第二代金融危机理论认为,如果 投机者精心准备冲击某一国货币,该国中央银行是无能 为力的。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资本管制是保障发展中国 家经济免受冲击、经济能够平稳发展的手段。
三、麦克道格尔和肯普的观点
资本在国际间的移动,对资本流出入过以及整个世界
经济整体都会产生影响。 该模型假设:(1)全世界只有甲、乙两个国家组成, 甲国资本充裕,乙国资本短缺,世界资本总存量不变, 为OO’,其中甲国为OA,乙国为O’A。(2)资本可以无 障碍的在甲乙两国自由流动。(3)由国际投资产生的 收益能够在甲、乙两国间得到公平分配。(4)资本的 边际产值呈递减状态,FF’为甲国的资本边际产值,JJ’ 为乙国的资本边际产值(边际生产率、边际收益), 资本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值。
六、马科卢普的国际投资乘数模 型
分析了国际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第一、自发投资
的增加(B)会使国民收入不断增加,自发投资的减 少(A)也会使国民收入不断下降。投资变动引起的 国民收入变动的数就是投资乘数。第二、A国收入的 下降和B国收入的上升会使引致的资本流动与自发资 本变动相抵时才停止。(即A国进口下降的数额总额 =自发投资数额总额;B国出口增加=自发投资数额 的增加) 举例:边际储蓄倾向=0
第一种情况: 没有国际投资发生,也就是甲国和乙国分别使用各自的 资本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甲国的资本边际产值OC 明显低于乙国资本的边际产值O’H,即甲国资本的价格 明显低于乙国资本的价格。这时候,甲国资本的总收益 为OFGA(对资本的报酬OCGA+CFG(类似于消费者剩 余,这里面是对资本的消费者(厂商)获得的剩余))。 乙国资本的总收益为O'JMA, 世界资本的总收益 为OFGA+O'JMA。
甲国资本边际 生产率 F M
乙国资本边 际生产率 J H
E
N
R T G
C J’ o
F’
B
A
o’
第二种情况: 发生国际投资,必然会出现资本从资本充裕、边际收益 较低从而资本的报酬较低的甲国流向资本短缺、边际收 益较高从而资本的边际报酬较高的乙国。由于资本供求 关系的变化,甲国的资本边际产值或者说资本边际生产 率必然上升,而乙国的下降。资本的跨国流动直到甲乙 两国的资本边际产值及资本价格相等时候,即到E点才 会停止。甲国流向乙国的资本量为BA,甲国的资本存 量为OB,乙国的资本存量为O'B。
奥伯斯特菲尔德等人在20世纪90 年代提出了第二代货
币危机模型。即使宏观经济基础没有发生变化,投机者 如果预期该国货币将会贬值,大规模的冲击必定导致该 国货币贬值,因而这种危机具有自我实现的特征。
二 、 资本管制的政治学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对资本流动实施严格
的管制源于其奉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即进口替代工业 化战略,工业化成为发展中国家追求的首要目标。
一、休谟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论 述
休谟的价格铸币机制
二、费雪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 理论模型
理论基础:李嘉图比较利益
该理论认为,在不考虑资金流动中的各种风险素时,
资本在国际间不同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的收益率就是 这些市场上的利率,各国利率的差异决定了资本在国 际间的流动情况,而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结果则是消 除了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直至本国利率水平与世界 利率水平相等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