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早读材料二
主备人:时间:2018-12-19
7:10—7:20背诵《鱼我所欲也》
7:20—7:35必修课文和《晨读晚练》积累部分
7:35—7:45名作荐读
7:45—7:50背诵检测
一、背诵《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gǒu)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亦:也。
欲:想要。
兼:同时具有。
舍:舍弃。
取:选取。
甚:超过。
于:比。
故:所以,因此。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莫:没有。
则:那么。
凡:凡是,一切。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而:但是。
是故:这是因为。
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勿丧:不丧失。
丧:丧失。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则:就。
弗:不。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
尔,语气助词。
《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
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蹴:用脚踢。
而:表修饰。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何加:有什么益处。
何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
得我感激我。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通“向”,从前。
已:停止,放弃。
本心:本性,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二、名作荐读
一季梨花一生情
暮春又至,清明节也随之而来。
又踏上了那条久违的道路,说不出是熟悉还是陌生,在外求学的我多少年没有再次踏上这条归
乡的路?曾经弯曲的道路如今已变得笔直畅通,曾经的泥泞如今也变得整洁。
道路两旁的树木也彰显宁静,在清明节的凄清氛围里增添了份肃穆。
故乡早已不是曾经的破旧,如今,红瓦白墙的三层小楼也比比皆是,在清明节的宁静氛围里也显得格外淡雅。
相比之下,一个杂草横生的院子,两间破烂不堪的房屋显得格格不入。
那便是曾祖母生前居住的老屋,幼时的我经常嬉戏玩耍的老屋,曾祖母去世后,屋子便没人居
住了,也无人清理,更显凄清。
木门上挂了把铁锁,那把铁锁在风寒日露中早已锈迹斑斑,正如曾
祖母的一生,饱经沧桑。
木门前枣树下的石凳,依旧光滑,但却布满灰尘,曾祖母辞世后,便再没
有人记起当年的石凳,它早已被人们淡忘了,但此时我见到它,却是那么亲切,就如失散多年的老友又相逢。
眼光迷离中,我仿若又看到我那年迈的曾祖母手持蒲扇,端坐在石凳上翘首而盼,等我
归来。
老屋的陈设是怎样的我早已记不起了,但曾经的点点滴滴却历历在目。
曾祖母生于乱世,从未受过教育,但我却知道,她是非常湯望知识的,当我坐在门前的石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