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提纲蜗醉牛出品➢元素周期表、周期律考点汇总:元素周期表(结构、族、周期)、元素周期律(微粒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元素非金属性周期性变化)、“位—构—性”关系;元素推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元素、核素、同位素;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氢键(N、O、F的氢化物);电子式、结构式、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1.【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2.【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 、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3.【2015北京理综化学】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4.【2015上海化学】将Na、Na2O、NaOH、Na2S、Na2SO4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物质有A.2种B.3种C.4种D.5种5.下列过程中化学键未被破坏的是()①碘升华②Br2与H2生成HBr ③O2气体溶于水④NaCl固体溶于水⑤加热分解NH4Cl ⑥干冰汽化⑦水通电分解⑧HCl溶于水A.①⑥B.①④⑥⑧C.①③⑥D.②③⑤⑦6.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
在a g 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aA+m(A-N+m) mol B.aA(A-N) molC.aA+m(A-N) mol D.aA(A-N+m) mol7.含有共价键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 A.CH4B.H-C≡C-H C.CO2D.BF38.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可能是原子或离子,且为短周期元素,A与B可形成BA型化合物,且A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金属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它前一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多8个;C元素有三种同位素C1、C2、C3,自然界里含量最多的是C1,C3原子的质量数是C1的3倍,C2原子的质量数是C1的2倍。
D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而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E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2个。
(1)写出A元素的名称:________,C2粒子的符号:________。
(2)画出E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写出E的氢化物的分子式:________。
(3)写出B的单质与E的单质化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
答案:8.(1)氟21H(2)H2O、H2O2(3)4Na+O2===2Na2O,2Na+O2Na2O2(4)共价键5.【2015天津理综化学】(14分)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1)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的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_。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
(4)已知1mol e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1mol·L-1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 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下:①R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②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③若R溶液改加20mL1.2 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参考答案:5.(1)第三周期ⅢA族(2)r(O2-)>r(Na+)、HClO4>H2SO4(3)(或)(4)2Na(s)+O2(g) =Na2O2(s) △H=-511kJ·mol-1(5)①c(SO42-)>c(NH4+)>c(Al3+)>c(H+)>c(OH-)②NH 4+ + OH -=NH 3·H 2O ③0.022➢ 热化学考点汇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中和热(稀溶液,生成1mol 水)、利用盖斯定律或键能计算焓变1. 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A .对于2SO 2(g)+O 2(g) 2SO 3(g) △H=-QkJ/mol (Q >0),若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SO 2和0.5molO 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0.5QkJB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能用分数表示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 .小苏打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 3=Na ++H ++CO 32-2.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 2S(g)+32O 2(g)===SO 2(g)+H 2O(g) ΔH 1 2H 2S(g)+SO 2(g)===32S 2(g)+2H 2O(g) ΔH 2 H 2S(g)+12O 2(g)===S(g)+H 2O(g) ΔH 3 2S(g)===S 2(g) ΔH 4则ΔH 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 .ΔH 4=23(ΔH 1+ΔH 2-3ΔH 3)B .ΔH 4=23(3ΔH 3-ΔH 1-ΔH 2) C .ΔH 4=32(ΔH 1+ΔH 2-3ΔH 3) D .ΔH 4=32(ΔH 1-ΔH 2-3ΔH 3) 3.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
(1)在25℃、101kPa 下,8g 的甲醇(CH 3OH )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出176kJ 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已知:H 2 (g) + Cl 2 (g) = 2HCl (g) △H=-185kJ/molE(H—H) = 436kJ/mol ;E(Cl—Cl) = 243kJ/mol则E(H—Cl) =_____________(3)已知某反应A(g)+B(g) C (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则ΔH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 =2Fe(s)+3CO2(g) ΔH1=-25 kJ·mol-1①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2=-47 kJ·mol-1②Fe3O4(s)+CO(g)=3FeO(s)+CO2(g) ΔH3=+19 kJ·mol-1③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答案】(1)CH3OH(l)+32O2 (g)=CO2 (g)+2H2O (l) ΔH=-704 kJ/mol(2)432 kJ/mol(3)吸热不变(4)FeO(s)+CO(g)=Fe(s)+CO2(g) ΔH=-11kJ/mol➢化学平衡考点汇总: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恒温恒容、恒温恒压、绝热恒容等条件下的平衡问题;平衡移动方向判断(比较K与Q c的相对大小);等效平衡;三行式法解决平衡相关计算;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平衡移动问题);借助图像有效获取有用信息;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及计算1.已知2SO 2 (g) + O2 (g) 2SO3 (g);ΔH =-197 kJ·m o 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 o l SO2和1 m o l O2;(乙) 1 m o l SO2和0.5 m o l O2;(丙) 2 m o 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 2P乙B.SO3的质量m:m甲=m丙> 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 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G丙> 2Q乙2.将等物质的量的F 2和ClF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2(g)+ClF(g) ClF3(g)△H<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恒温恒容时,当ClF 转化40% 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0.9 倍B.若c(F2):c (ClF): c (ClF3) =1: 1: 1,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D.平衡后再降低温度,保持恒容,达到新的平衡,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3.如图,甲容器有一个移动活塞,能使容器保持恒压。
起始时向甲中充入2 mol SO2、1 mol O2,向乙中充入4mol SO2、2 mol O2。
甲、乙的体积都为1L(连通管体积忽略不计).保持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关闭活塞K,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2 SO 2(g)+O2(g)2SO3(g)。
达平衡时,甲的体积为0.8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小于60%B.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C.打开K后一段时间.再次达到平衡.甲的体积为1.4 LD.平衡后向甲中再充入2mol SO2、1mol O2和3moLSO3,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 A、0.1mol C和一定量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图乙为t2时刻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各改变一种不同的反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