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商业楼(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设计。
二、设计资料1)某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结构平面布置如图9.l所示。
层高:3.9m.层数:5层。
柱子断面尺寸:600mmx 600mm (图9.7)主梁断面尺寸:350mm X 800mm (图9.4)次梁断面尺寸:250mm x 550mm。
板厚:80mm地面装饰层厚:50mm。
材料:混凝士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25(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0-50mm。
2)施工现场已作好三通一平,且已完成基础施工及回填土工作,基础顶面标高为-0.300m3)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
4)本工程所用模板以定型组合钢模板为主,支承件以钢管为主。
5)各种材料及施工机具均满足施工要求。
6)本工程在常温条件下施工,不考虑冬季施工。
三、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只编制基础工程(说明)和主体工程两个分部工程模板的配板设计和混凝土的浇筑,其他项目的施工不考虑。
l)编写一份施工设计说明书,包括工程概况及其准备情况、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2)对主体结构中梁、板、柱进行配板设计,并绘制配板图(比例1:50)。
(仅画Z1 ,Z3 ,L1,ZL1配板图,板配板面积2.2*5.6m.标注详细尺寸)3)制定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4)确定模板的拆除时间。
四、设计要求(袋钉好)(1)图样1)一律采用3号绘图纸。
2)图样质量要求:内容正确、图面布置合理、整洁,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制图标准,汉字采用长仿宋字体。
(2)设计说明书1)必须用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
A42)必须用钢笔、签字笔书写。
3)质量要求:内容正确,书写清楚、工整,符合规范及指导教师的要求。
二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设计指导书在熟悉施工图样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给定的任务、条件和工程特点,全面统筹安排,做好施工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制定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并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来表达设计意图。
一、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三通一平、房屋的测量定位、放线、搭设临时设施以及必要的物质准备等。
在这一阶段,精确的施工测量尤为重要。
二、基础施工阶段包括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垫层、基础施工和回填土等。
基础的施工程序包括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和拆模等工序。
三、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阶段1.施工内容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主要由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三部分组成。
其施工顺序可选用以下两种之一:l)柱筋绑扎一柱模安装一浇柱混凝士一支梁、板模板一绑扎梁、板钢筋一浇梁、板混凝土(养护)。
2)柱筋绑扎一柱、梁、板模板安装一梁、板钢筋的绑扎一浇柱、梁、板混凝土(养护)。
2.质量要求1)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正确。
2)混凝土要达到规定的设计强度等级,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模板的支设、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成型。
3.模板的支设模板是使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按所要求的几何尺寸成型的暂时性的模具。
钢模板系统由模板、连接件和支撑件组成。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及其支架构造比较复杂,要求其形状、尺寸和位置准确,接缝严密;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并且要构造简单,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框架结构中的模板系统一般由基础模板、柱模板、梁模板和楼板的模板以及支架系统等组成,模板以定型组合钢模板为主。
在选型时,其规格可参照教材中的有关内容。
如在拼装时出现空缺时,可用木条镶嵌。
要按照模板的配板原则和方法进行结构各构件的配板设计。
对于拼配同一面积的模板,使用各种型号的钢模板,可以有多种方式排列组合。
但从施工方便和构造合理考虑,一般多采用横排或竖排;而横、竖兼排方式,会使支承系统布置困难。
配板时,应列出几种配板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优方案。
合理的配板方案应满足:使用钢模板的块数最少,木材拼镶补量最少,并能使支承件的布置简单,受力合理,以节省支模用料。
钢模板规格型号的选用应优先采用最通用的规格,尽量使用规格最大的钢模板,以P3015或p3012钢模板为主板,其他规格的钢模板只作为拼凑模板之用,这样拼好的模板有较好的整体刚度,并能节省连接件和支模材料。
(详见钢模板规格编码表)配板时,一般应按钢模板的长度沿梁、板、墙的长度方向,柱子的高度方向排列。
这种排列方向有利于使用长度规格较大的钢模板和扩大钢模板的支承跨度。
对于有些模板面积,其宽度正好是钢模板长度的倍数,也可以将钢模板的长度沿模板面积的短边排列,同时考虑钢楞及桁架支承的合理布置。
当钢模板的端头集中在一条线上时,直接支承钢模板的钢楞间距布置要考虑接缝的位置,应使每块钢模板都能有两处钢楞支承。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钢模板端头接缝可以错开布置,这样模板整体刚度较好,在长度方向易于平直. 直接支承钢模板的钢楞或桁架,间距可以不受接缝位置的限制,有利于发挥钢模板的刚度和节省钢楞用量。
为减少差错,在绘制各构件的配板图之前,应先绘制结构模板放线图,即根据施工模板需要将各有关图样中对模板施工有用的尺寸综合起来,绘在同一个平、剖面图中,如图9-2所示。
然后进行各构件的配板设计,并绘出配板图。
在配板图上要标出钢模板的位置。
规格、型号和数量。
(1)柱模板根据柱的断面尺寸进行配板设计,一般钢模板的长度沿柱子的高度方向排列。
柱模板由四块拼板围成,四周由连接角模连接。
要根据柱子所处位置分析各片模板的配板尺寸,并在柱顶与梁交接处要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为梁的宽和高(梁高以扣除板厚度计)。
柱模板在安装前,应先绑扎好钢筋,测出标高标在钢筋上,同时在已浇筑好的基础面(或楼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边线,沿边线先用水泥砂桨找平,并调整好柱模板的安装底面的标高,也可沿边线钉一木框,在木框上安装钢模板。
1)钢模板拼装完毕,经垂直度校正合格后,便可装设柱箍,为了保证柱模板的稳定,柱模之间要用水平撑、剪刀撑等相互拉结固定。
2)上层边柱的外侧模板需支承在承垫板条上,板条要用螺栓固定在下层结构上(如图9-3所示)。
(2)梁模板梁模板由三片模板组成,底模板及两侧模板用连接角模连接,两侧模板顶部则用阴角模板与楼板模板相连接,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应在主梁侧模板上留缺口。
主梁的配板图如图9-4所示。
在梁侧设置钢楞和梁卡具固定侧模板,并用对拉螺栓内顶。
支架的设置要符合有关规定。
l)整个梁模板用支架支撑,并在支架之间用水平拉杆及斜向拉杆加固。
2)由于主梁和次梁的跨度均大于 4m,所以在支模时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3/1000.3)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次梁模板安装。
4)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5)梁、柱连接处的模板一定要支设牢固,以保证在振捣混凝土时,模板不松动。
不走样、不移位。
梁的模板与柱的模板的搭设要使梁的模板搁在柱的模板上,如图9-5所示,如先拆了柱模板,则需将局部作成如图9-6所示。
(3)楼板模板楼板模板由平面钢模板拼装而成,其周边用阴角模板与梁相连接,其配板图如图9-7所示。
现浇板有下列两种支模方法:l)在板底设置钢楞,钢楞下放置桁架,桁架两端用立柱支撑,并尽可能使钢楞作用在桁架上弦节点上,且应使桁架与钢楞垂直,钢楞与钢模板垂直。
2)在板底设置相互垂直的内外钢楞,外钢楞下设支柱支撑。
钢楞间距由钢模板长度决定,原则上按照每块钢模板都有两处钢楞支撑设置;其他支承件的间距和数量按其受力计算确定。
本设计只需说明支设方法即可。
钢筋骨架与模板架设的工序搭接关系是:柱子一般是先绑扎钢筋骨架,后架设模板;梁一般是先架设梁底模板,然后在模板上绑扎钢筋骨架;现浇楼板一般是模板安装后,在模板上绑扎钢筋网片;墙是在钢筋网片绑扎完毕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后支设模板。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各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表4.2.7的规定。
4.钢筋的绑扎与安装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及其加工的质量对结构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钢筋属于隐蔽工程,在混凝土浇筑后难以检查,故钢筋从进场、加工到绑扎安装等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质量,并建立必要的硷查及验收制度。
(1)钢筋配料根据结构施工图,分别计算出钢筋的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2)钢筋的绑扎与安装钢筋的绑扎在现场进行,绑扎的要求是:位置准确,绑扎牢固,钢筋接头位置、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等应符合规定要求。
钢筋安装完毕要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为: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间距和位置;钢筋绑扎是否牢固,表面是否清洁、有无油污、铁锈,混凝土保护层等。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5.混凝土浇筑成型混凝土的浇筑成型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关键,它对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结构的整体性和外形的正确性等都有重要影响,故除要求混凝土拌合物要满足施工所必须的和易性外,还必须在成型过程中,有切实的技术措施来保证。
混凝土的成型包括混凝土的浇筑、振捣与养护。
拆模等。
(1)混凝土的浇筑在本方案中,采用塔式起重机综合调用,设置混凝土泵车进行混凝土的输送与布料,这样效率更高,施工更方便。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对模板系统、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预埋管线等必须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要填写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板、柱等构件是沿垂直方向重复出现的,因此一般按结构层次进行分层施工。
如果平面面积较大时,还应考虑分段施工,以便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工序能互相配合,进行流水作业。
基础混凝土一般要求一次浇捣完成,不留施工缝。
浇筑顺序是先四角后中间。
主体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可采用两种程序,其一是同一层中的柱(墙)与楼(顶)板同时浇筑;其二是同一层中的柱(墙)先行浇筑,以后再进行施工楼(顶)板的浇筑。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同时浇筑的方法施工缝少,结构的整体性好,模板不易变形,施工速度快,工期短,但其施工较复杂,模板拆除困难;而分别施工的方法则反之。
下面以二次浇筑为例介绍。
在每一施工层中,应先浇筑柱或墙的混凝土,然后再依次浇筑梁和板,在每一施工段中的柱或墙应按各层高度连续浇筑。
每一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应由外向内对称进行,不能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免柱模板因单向浇筑混凝土受推力,发生倾斜而使误差积累难以纠正。
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完毕,钢筋绑扎之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并做为操作平台。
柱子混凝土浇筑前,须在底部先浇筑一层厚50-100mm的与混凝士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