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例析圆中的最值问题
在解圆中的最值问题时,涉及到二元函数变量的取值范围,直接涉及到不等式的有关性质,如果不注意合理使用不等式的性质,就会造成错解,下面分析一例。
例:平面上有两点A (-1,0),B (1,0),P 为圆x y x y 2268210+--+=上的一点,试求S AP BP =+||||2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求相应的P 点坐标。
错解1:把已知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x y -+-=34422
,设点P 的坐标
为(,)x y 00,则S AP BP x y x y x y =+=+++-+=++||||()()()220202020202021121 点P (x y 00,)在已知圆上,
∴+=+-x y x y 020*******
∴=+-+=+-S x y x y 268211434100000()()
()()x y x x 020*******
23215
-=--≤∴-≤-≤≤≤, 同理,()()y x y y 020200443424226-=--≤-≤-≤≤≤,,
∴≤≤≤≤≤+-≤331584244434101160000x y x y ,,(),即4116≤≤S 。
∴S 的最大值为116,最小值为4。
错解2:设点P 的坐标为(x y 00,),则S AP BP x y =+=+++||||()220202
1 ()()()x y x y x y 02020202
00121221-+=++≥+
当x y 00=时等号成立,把x y 00=代入圆的方程化简,得214210020x x -+=,解得x 0772
=±,取较小值得x y 00772==-,这时
S ≥-+=-22772
1581472[()]。
∴S 的最小值为58147-,而无最大值。
错因分析1:在错解1中,产生错误的原因,在于把x y 00、看成相互独立的,能同时达到最大值、最小值的量。
实际上x y 00、作为两个“变量”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同时受()()x y 0202344-+-=的约束,这个约束条件表示了x 0与y 0的最大取值区间。
但是,当x 0、y 0成为没有联系的独立变量后,就不一定同时满足()()x y 0202344-+-=约束条件了,离开了约束条件的变量肯定会扩大解集。
例如当x 0取得最大值5时,y 0只能等于4,不能取得最大值6;当y 0取得最大值6时,x 0只能等于3,
不能取得最大值5。
同样x y 00、也不能同时取得最小值。
在不等式的性质中,若“a b c d a c b d >>⇒+>+,”,但反之,由“a c b d +>+⇒/a b c d >>,”,也就是说,a b c d a c b d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错解用的是放缩变形,不是同解变形,故改变了解集,比如:设a m n ∈[],,
b p q ∈[,],可以得到:
a b m p n q a b m q n p +∈++-∈--[][],,,
然而,由a b m p n q a b m q n p +∈++-∈-+[,],[,]却得不出a m n b p q ∈∈[][,],,,只能得出
a m p q n q p
b p m n q n m ∈+-+-∈+-+-[,],[,]2222。
这是因为a b a b -+与中的a b 、
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的,从而扩大了所求S 的取值范围。
比如,-≤≤-≤≤1111sin cos αα,,但是-≤+≤22sin cos αα是不成立的,因为sin cos sin()[]αααπ
+=+∈-2422,,这也是由于sin α与cos α都受
sin cos 221αα+=条件约束,当sin α与cos α离开约束条件sin cos 221αα+=以后,sin cos αα+的范围明显发生了改变,即扩大了取值范围。
错因分析2:在错解2中,利用不等式x y x y x y 020********+≥>>(),求最值,不
等式的一边必须为定值,若乘积x y 00为定值m ,则当x y m 00==
时,平方和x y 0202+的最小值为2m ;若平方和x y 0202+为定值n ,则当x y n 0022==
时,乘积x y 00的最大值为n 2。
但因错解2中乘积x y 00不是定值,因而不能应用这一方法求最值。
正解:把已知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x y -+-=34422,设点P 的坐标为
(,)x y 00,则S AP BP x y x y x y =+=+++-+=++||||()()()220202020202021121
点P (,)x y 00在已知圆上, ∴+=+-∴=+-+=+--+-==+=+∴=+++-=++=
++=<<x y x y S x y x y x y x y S 0202
0000000202006821
2682114341034432424332442104681540603402()()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sin()tan () ,可设,其中θθθθθθθϕϕϕπ -≤+≤∴≤≤====+=+=
=-1120100
344535100122sin(),
tan cos ,sin sin(),θϕϕϕϕθϕθϕπθπϕS S 由可求得当时,,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sin(),θϕθϕθθθϕθϕπθπϕ====∴=+=+==+=+==+=-+==-4535
3236521542485285
2013232
00x y S 当时,,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θϕθϕθθ=-=-=-=-∴=+=-==+=-=4535323659542485125
00,x y ∴S 的最大值是100,这时点P 的坐标是(,)215285。
S 的最小值是20,这时点P 的坐标是(95125
,)。
印象文华:
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理论基础,要深刻理解与正确应用不等式的性质,不仅要弄清每一个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还需要弄清条件和结论之间是“单向”的(如a b c d a c b d >>⇒+>+,就是单向的,即条件a b c d >>,是结论a c b d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还有a b c d ac bd >>>>⇒>00,,但ac bd >⇒/a b c d >>>>00,等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还是“双向”的(如a b a b >->是0的充分必要条件,即a b >⇔->a b 0)。
在解题时若被忽视,就容易产生错误。
“同向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这一性质是单向的,用它来做变形,是非同解变形,这样,每应用一次这一性质,就会使所求范围扩大。
在使用重要不等式定理求最值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在所求最值的代数式中,各变数均应是正数(如不是,则进行变号转换);②各变数的和或积必须为常数,以确保不等式一边为定值(如不是,则进行拆项或分解,务必使不等式的一端的和或积为常数);③各变数有相等的可能。
若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使用此定理解题都是错误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正、二定、三相等”。
圆()()x a y b r
-+-=222上点的坐标(x,y )可以设成x a r =+cos θ,y b r =+sin θ,由此可将相关的二元问题化为一元问题,有利于问题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