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0284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00284

第一章概述1、(简、多)各种咨询共同的特征A、咨询体现着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人际关系。

B、咨询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

C、它属于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

2、1963年对咨询的定义:“咨询乃是通过人际交往关系而达到的一种帮助过程、教育过程和增长过程。

”这一定义基本表达了咨询的实质内容。

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这是我们根据对咨询的实质的理解作出的定义。

(名词解释)3、咨询的根本目的—帮助来访者自立自强。

(单选)4、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故障,促进其人格想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名词解释)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似之处:(论述)a、二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

b、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相似的。

c、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二者是相似的。

d、二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主要区别:(论述)a、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

b、心理咨询所着重解决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是病态对象。

c、心理咨询用时较短。

d、心理咨询在意识层次进行,心理治疗主要针对无意识领域进行工作。

e、心理咨询只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的目标而进行的。

心理治疗的目的则比较模糊。

5、(简、论)新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4个阶段(多选)A、启动阶段(1949年至1965年)a、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期,心理学家黄嘉音曾对有心理障碍的病人,尤其是少年儿童病人进行了心理治疗尝试。

b、从1955年至1964年,中国的医学心理工作开展了针对神经衰弱而实行“快速”综合疗法。

c、80年代末90年代初,李心天先生将此法作了总结和提炼,称之为“悟践疗法”。

B、空白阶段(1966年至1977年)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心理学同许多人文学科一样受到批判,被看作是伪科学。

C、准备阶段(1978年至1986年)a、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报告和经验交流、研究探讨。

1b、在这一阶段,全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开始举办了不同规模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讲习班”。

c、一些精神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及上海、北京的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

D、初步发展阶段(1987年至现在)从1987年起,除翻译出版外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的有关著作之外,由我国专家自己著述及编著的有关著作陆续问世。

5、从业人员至少应具有的要求:(简、多)a、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b、至少对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用于其咨询实践之中。

c、至少应掌握一些如谈话,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d、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等。

6、帮助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求助者成长,自强自立,使之能够自己面对和处理个人生活的各种问题。

(单选)7、(简)对治疗者与咨询者个人的要求。

成功的治疗者需具下述条件:a、要有帮助别人的心。

b、要有敏锐的感觉及了解心理的能力。

c、要有精神病理的知识。

d、要有丰富的经验。

e、要保持中立无私的立场。

f、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与态度。

8、作为心理治疗者或咨询者仍须注意下列问题:(简答)a、提高对自己的认识。

一方面是提高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认识,另一方面是提高对自己作为专业人员的能力的认识。

b、提高对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与来访者交互影响关系的认识。

c、提高对自己专业职责及专业道德的认识。

第二章治疗关系的建立1、治疗关系是一种治疗联盟。

(单选)2、治疗关系的特征:a、独特性。

b、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c、专业限制。

(简答)3、治疗关系的因素:(多选)a、共情。

b、积极关注。

c、尊重和温暖。

d、真诚可信。

4、与治疗有关的其他影响与因素(多选)2b、即时化。

c、对峙。

5、(名)“对峙”的定义:就是要指出存在于各种态度、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要向来访者直接指出其存在的混乱不清、自相矛盾、实质各异的观点、态度或言行。

6、(简)“对峙”常常涉及来访者3种类型的矛盾:(多选)a、来访者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

b、来访者的思维、感受与其实际行动的差异。

c、来访者的想象的世界与治疗者所看到的真实的世界之间的差异。

7、贝伦森概括的5种不同类型的对峙(多选)a、体验式b、教导式c、强力式e、微弱式f、鼓励式8、体验式对峙是治疗者在发现来访者所说的关于他自身的情况与治疗者体会到的来访者的情况之间的矛盾反应。

(名词解释)9、教导式对峙是指对来访者对有关教育、职业、社会领域以及治疗过程的信息了解有误,信息缺乏,或需要寻求这类信息时治疗者与之的对峙情况。

(名词解释)10、鼓励式对峙指治疗者对来访者在日常生活中以某种积极的方式行事时所给予的鼓励或对其被动的行为不给予鼓励的对峙方式。

(名词解释)第三章会谈技术1、会谈是发生在两个个体之间的对话式交流。

(名词解释)1、会谈的目的与作用。

心理治疗中的会谈如按其作用划分,可分为:(多选)a、收集资料式会谈b、诊断(或评估)式会谈。

c、心理治疗式会谈。

2、(简、多)a、收集资料式会谈是会谈的最基本形式。

(判断)b、诊断式会谈的目的首先是要区分来访者是否适合进行心理治疗。

c、心理治疗式会谈是要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改变。

2、影响会谈的其他因素:会谈的场所应可以“隔音”的房间,这样才能满足“保密”的要求。

(判断)3、注意倾听的技巧:(多选)a、开放式问题。

5个W:where what why who which 。

3c、鼓励和重复语句。

d、说明语句。

e、对感情的反映。

f、总结。

4、影响对方的技巧(多)a、解释。

----解释是最重要的影响技巧(判断)b、指导:(多)1、指导言语的改变。

2、特殊的建议或指示。

3、自由联想式指导。

4角色性指导。

5、训练性指导。

c、忠告与信息。

d、自我暴露。

e、反馈f、逻辑推论g、影响性总结心理分析式的解释可能是要追溯到来访者的童年经历(单选)行为治疗式的解释可能是,与人交往使来访者感到害怕、紧张、焦虑,采取某些逃避措施之后,紧张害怕的心情有所缓和,焦虑下降。

(单选)认知治疗式的解释则更关心来访者在面对他人时是怎样想的,也就是说关心他的认知结构。

(单选)指导被人们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技巧(判断)指导简而言之就是告诉来访者做某事。

指导最直接的形式是治疗者让来访者干某些事或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事。

(单选)5、(名)自我暴露:指把自己个人的有关信息讲出来,使别人指导这样一个过程。

拉扎勒斯指出,治疗者的言语性的自我暴露具有开辟治疗的交流渠道的功效。

五、反馈。

6、(名)反馈是指治疗者为来访者提供自己活他人会怎样看待来访者的问题的特殊的信息。

7、会谈中的非言语性技巧a、目光的接触与身体语汇。

b、其他非言语性的技巧。

c、某些基本技巧的实践练习8、伊根认为,一个有效的治疗者应学会“倾听“和理解下列非言语行为:a、躯体行为,b、面部表情,c、声音特征,d、自发的生理反应,e、个人的生理特征,49、(判、改)身体语汇中,最有用的一种也许可以说是身体姿势的改变。

10、沉默现象的观察与处理。

卡瓦纳曾划分出3种形式的沉默:a、创造性的沉默。

b、自发性的沉默。

c、冲突性的沉默。

11、创造性的沉默:创造性是来访者在会谈过程中,对他自己刚才所说的话、所体验到的感觉的一种反应。

(判断)‘凝视着空间的某一点’也许可以看作是创造性沉默的一种标志。

(单选)第四章对象的区分与心理诊断精神分裂症病人常常存在思维障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障碍是妄想。

(单选)妄想是指病人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

(名词解释)幻觉是一种病人在没有现实刺激出现时,产生的虚幻的感知体验。

幻听与幻视最为常见。

(单选)1、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征:A、妄想、缺乏逻辑感知觉障碍,B、幻觉、幻听,C、情感障碍。

2、躁狂抑郁症病人。

抑郁:无价值、无意义、无希望。

生活中抑郁症:睡眠、身体暴瘦/肥(10磅)、情感障碍。

3、(名)人格障碍:指人格在其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障碍。

人格障碍一般从青春期开始渐趋明显。

(单选)4、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若按测验目的来看,可分:a、智力测验、人格测验。

b、特种技能测验。

c、诊断测验。

(多选)MMPI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人格量表,也被认为是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的量表(判断)在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的4个范畴:a、量的准则、b、质的准则、c关系准则、d、方式准则(多选)5、(论、简)治疗个案记录:a、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或出生年月)、婚姻状况、名族、住址(或单位)、电话等、有些情况须记下联系人的地址、电话(初次来访之后不必重复记录)。

b、来访日期、治疗个案编号、治疗者姓名。

c、来访者叙述内容(包括亲友叙述)d、确认来访者的主要问题(诊断意见、心理测验结果、治疗目标等)e、处理意见及方式(包括作业以及下次治疗要点等)。

第五章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阶段1、(论、十心理)杰何达在对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心理健康的标准:5A、对自身的态度:a、包括能有意识地对自身进行适当的探索,b、自我概念的现实性,能接受自我,现实地评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B、成长、发展或自我实现的方式及程度C 、主要心理机能的整合程度D、自主性或对于各种社会影响的独立性E、对现实知觉得适应性F、对环境的控制能力治疗的三大阶段:a、心理诊断阶段b、帮助和改变阶段c、结束阶段(多选)帮助和改变的阶段是治疗中的重要阶段,治疗的效益常由此产生。

(单选)烦塑造是指来访者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来影响治疗者。

(名词解释)移情这意味着来访者可能把他以前生活里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过的情感、态度等主观体验移植到治疗者身上。

(名词解释)反移情是指治疗者以不适当的行为来对待来访者在治疗中的某些行为表现。

(名词解释)对峙是向来访者指出态度、思想与行为等之间出现的矛盾。

(名词解释)第六章心理治疗中的阻力与问题1、(名)阻力:是影响心理咨询与治疗顺利进行的最重要因素。

试图以自己的能力干扰心理治疗进程的因素不能称作为阻力。

回避问题的方式———阻力的一种常见的变现形式,就是来访者对问题的回避。

(单选)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来访者为自己的症状或问题行为辩护,这是对治疗的明显的抵触。

(单选)2、阻力产生的原因。

(论述)a、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b、阻力来自机能性的行为失调。

c、阻力来自对抗治疗或治疗者的心理机动。

3、(简)应付阻力的要点:(论述)a、解除戒备心理b、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c、以诚恳的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

4、来自治疗者的干扰的某些具体表现:(多选)a、迟到或取消已约定的治疗时间,并且准备了一大套有关理由。

b、不是认真倾听来访者的谈话,也不是与来访者认真讨论问题,而是只顾自己说,让来访者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