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参考答案2(2010年4月)[1]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及参考答案2(2010年4月)[1]

全国2010年7月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良好、人际关系良好和( A )A.积极劳动实践 B.学习成绩良好 C.人格特征良好 D.积极态度和性格2.由紧张刺激物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是( B )A.挫折 B.应激 C.压抑D.冲突3.心理辅导中巩固与结束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巩固效果,另一项是( D )A.指导帮助 B.达成共识 C.回顾总结 D.追踪调查4.为来访者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某种看法,从而使来访者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问题,这是影响技术中的( A )A.解释 B.指导 C.摘要D.自我开放5.辅导过程中,来访者集中精力沉浸在思绪和感受之中,因而出现了沉默,这属于( D )A.自发性沉默 B.冲突性沉默 C.尴尬性沉默D.创造性沉默6.“尊重来访者的合理要求”属于心理评估的( A )A.保密性原则 B.动态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7.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属于( B )A.学习测验 B.智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心理健康综合测验8.人格结构理论认为,“自我”奉行的是( B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道德原则 D.理想原则9.下列治疗技术中不属于认知重建法的是( C )A.三栏目技术 B.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C.放松法D.合理情绪想象技术10.小刚学习用功时,他的妈妈就不再数落他,使他更加努力,这属于行为强化法的( B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D.消退11.两难问题法有其适用的教育内容,其中包括( C )A.智力训练 B.学习态度 C.品德形成D.人际交往12.“一个人应该能力十足,在各方面都有成就”,这种不良认知是( D )A.走极端 B.绝对化 C.虚拟陈述 D.追求完美13.研究表明,小学生道德感发展的转折期是( A )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14.就小学生自我发展而言,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上升时期是( A )A.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B.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C.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D.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15.下列不良个性卫生问题中可以用敌意矫正训练法的是( B )A.自卑 B.偏执 C.自负D.压抑16.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就会忘记。

经过两天会忘记( D )A.1/4左右 B.1/3左右 C.1/2左右 D.2/3左右17.中小学生适应性学习卫生问题不包括( B )A.考试怯场 B.调控心理状态 C.学习方法不当D.学习疲劳18.人际交往的基本功能是( A )A.信息交流功能B.提高学习、工作效率C.促进人的身心健康D.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19.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其内心世界逐步复杂,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秘密表露出来,这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之一,即( C )A.社会性 B.过渡性 C.闭锁性D.秘密性20.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 )A.抑郁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B.恐惧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C.焦虑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D.强迫症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包括( ABCDE )A.遗传因素 B.体质因素 C.性别因素 D.年龄因素 E.器质性因素22.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必须具备和遵循的特殊道德准则有( BCE )A.预防和发展相结合B.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C.全心全意为中小学生及来访者服务D.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E.尊重中小学生及来访者23.心理测验要对测验的一系列测验指标进行检验和说明,这些指标包括( ABCD )A.信度 B.效度 C.难度D.区分度 E.分数24.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CDE )A.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B.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C.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D.思维的独立性日益增强E.思维的批判性日益增强25.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ABCD )A.自我意识增强 B.“成人感”突出 C.开始对现实形成较为稳定的态度D.兴趣开始分化 E.理想已经稳定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心理可以分为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27.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是适应性问题,它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

28.心理辅导的指导与帮助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有制定辅导目标、选择辅导方案和实施指导帮助。

29.心理评估的综合性原则是指在心理评估中除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外,还要根据需要结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以取得最佳的评估效果。

30.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包括小组讨论法、两难问题法和脑力激荡法。

31.适应性认知卫生问题主要是过分概括化,即因认知错误所产生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观念、信念和思想。

32.“自主训练法”的基本原理是“每个人都可以控制自己”。

33.发展性个性卫生问题辅导,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看待自己、他人和环境。

34.考场上要讲究考试方法,应遵循由易到难的答题规律,以发挥出最佳的应考水平。

35.人格障碍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异常,感知和智力并无异常。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36.移情(p108) 37.无条件的积极尊重(p128) 38.神经症(p320)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9.简述健康心理的标准。

(p21-22)40.简述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p95-97)41.简述行为强化法中惩罚的种类及运用惩罚时的注意事项。

(p154)42.简述呼吸调节法及其原理与方法。

(p189)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43.(本题12分)试论述学校心理辅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p44-46)44.(本题15分)结合实例论述中学生异性交往紧张的表现及心理辅导要点。

(p289-290)全国2010年4月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属于( B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D.强化不相容反应2.有焦虑和恐怖倾向的来访者适合的治疗方法是( A )A.暴露法 B.代币法 C.厌恶法 D.生物反馈法3.发展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的心理学家是( C )A.艾利斯 B.贝克 C.莫兹比D.麦肯鲍姆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D )A.华生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斯金纳5.“危险或可怕的事情随时发生”,这属于不良认知中的( B )A.选择性概括 B.过分担忧 C.无法控制 D.注意推断6.辅导人员把来访者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并以提纲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 A )A.摘要 B.重复 C.解释D.指导7.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表现或活动的方法,属于观察法中的( A )A.实况详录法 B.事件取样法 C.轶事记录法 D.清单法8.学校心理辅导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是( A )A.开设心理辅导课 B.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C.个别辅导 D.小组辅导9.心理评估中,反映辅导员最基本的道德水准的原则是( B )A.客观性原则 B.保密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10.心理测验的特点不包含( D )A.间接性 B.典型性 C.科学性D.灵活性11.在各种心理评估法中,最亲切、最能深入探讨问题的方法是( C )A.问卷法 B.测验法 C.谈话法 D.观察法12.各类人格障碍最主要的特征是( B )A.一般始于青春期B.紊乱不定的心理特征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C.认为自己对人无任何责任D.否认自己的人格障碍13.不适用于多动症儿童的辅导方法是( A )A.系统脱敏法 B.精力释放法 C.自控训练法 D.行为强化法14.治疗中学生异性交往紧张问题最经典的方法是( C )A.放松法 B.暴露法 C.系统脱敏法 D.示范法15.人格表现出“思想、行为固执,敏感多疑,自以为是”等主要特点,这种人格属于( C )A.强迫性人格 B.攻击性人格 C.偏执型人格 D.癔症型人格16.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属于梦的工作规律中的( B )A.凝缩 B.变形 C.投射D.移置17.心理辅导目标的制定原则不包含( D )A.由辅导双方共同制定目标B.中间目标和终极目标相统一C.辅导目标必须具体可行D.保证辅导目标的全面性18.以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破坏社会道德生活的方式,把心理上积存的郁闷统统地发泄出来,这种方法属于情绪调节中的( D )A.呼吸调节法 B.表情调节法 C.自主训练法 D.合理宣泄法19.初中生情绪激荡,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这体现了初中生( A )A.情绪体验的冲动性B.情绪活动的丰富性C.情绪活动的心境化D.情绪变化的两极性20.中学阶段的友谊特征不包含( C )A.稳定性 B.亲密性 C.排他性 D.矛盾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有( ABCD )A.相声表演 B.哑剧表演 C.角色互换D.小品表演 E.歌唱表演22.学校心理辅导常用的倾听技术包括( BCDE )A.自我开放 B.重复 C.重读D.情感反应 E.询问23.一个有效的心理辅导人员应学会观察和表现的非言语行为是( ABCDE )A.目光注视 B.沉默 C.空间距离 D.面部表情 E.身体语言24.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 ACDE )A.自我意识良好 B.道德水平良好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积极劳动实践E.社会功能良好25.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心理评估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ABDE )A.客观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E.动态性原则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l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