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化合物测试题(带答案)

元素化合物测试题(带答案)

元素化合物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性质、用途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A.水玻璃—混合物,氨水—弱碱B.油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玻璃—合成高分子化合物C.二氧化硅—半导体材料,硅单质—光纤材料D.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性,碳酸钠溶液—碱性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当线路中通过N A个电子时,阳极产生11.2 L气体(标准状况下) ②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16 g O3含氧原子数均为N A③标准状况下,22.4 L CH3CH2OH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④6.5 g锌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硫酸,生成SO2与H2的混合气体,气体分子总数为0.1N A⑤10.6 g Na2CO3粉末中含有CO2-3数为0.1N A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4、取少量MgO、Al2O3、SiO2、Fe2O3的混合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X和滤液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四种氧化物中,至少有三种是碱性氧化物B.将固体X加入氢氟酸中,X会溶解C.滤液Y中的阳离子只有Mg2+、Al3+、Fe3+三种D.滤液Y中加入过量氨水,所得沉淀为Fe(OH)3和Mg(OH)25、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和一种未知物质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 mol时,生成2 mol物质X B.未知物质X为CO2C.反应中CO作还原剂 D.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Pd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 SO2+ H2O=H2SiO3↓+SO3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 ++4 NH3·H2O=[Al(OH)4]—+4NH4+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 Na2O2+2Cu2++2H2O=4Na++2Cu(OH)2↓+O2↑7、下列对有关物质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A.Na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反应,最终生成NaHCO3B.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MgCl2可制取金属镁C.实验测得NH4HCO3溶液显碱性,CH3COONH4溶液显中性,说明酸性:CH3COOH>H2CO3D.N2的化学性质通常非常稳定,但在放电条件下可以与O2反应生成NO28、某溶液中含有-3HCO、-23CO、-23SO、+Na、-3NO五种离子。

若向其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A.-23CO、-3NO B.-3NO C.-23SO、-3NO D.-23CO、-3NO、+Na9、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高温下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FeCl3与KI溶液混合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2O2溶于水 D.在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10、 A、B、C分别是元素甲、乙、丙的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D、E、F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E中一定都含有甲元素B.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C.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D.若A是非金属,则B一定为金属11、在100mL密度为1.2g/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金属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3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5.1g。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是()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B.当生成沉淀的量最多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最小为100mLC.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4 mol/L D.参加反应金属总质量(m)为9.6g>m>3.6g12、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SiO 2――→NaOHNa 2SiO 3――→HCl 溶液H 2SiO 3 ②Fe――→O 2点燃Fe 2O 3――→H 2SO 4Fe 2(SO 4)3③BaSO 4――→饱和Na 2CO 3溶液BaCO 3――→HCl 溶液BaCl 2④AlCl 3溶液――→电解Al ――→NaOHNaAlO 2⑤HCHO――→O 2催化剂、ΔHCOOH ――→CH 3OH H 2SO 4、ΔHCOOCH 3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1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 氧化为Fe 3+B. 将铜粉加1.0mol ·L -1Fe 2(SO 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mol ·L -1MgSO 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 ·L -1CuSO 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14、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 (HCO 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 、AlCl 3B 、Na 2OC 、FeCl 2D 、SiO 215、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 2O 3、SiO 2、Al 2O 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 4·7H 2O) ,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 选用铁粉B .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 2,控制pH 是为了使Al 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 .从溶液2得到FeSO 4·7H 2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 .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 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 4·7H 2O16、过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应用广泛,其制备反应为:。

过碳酸钠具有Na 2CO 3和H 2O 2的双重性质, 在500C 时分解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备过碳酸钠时可釆用冷水浴控制反应温度B. 过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漂洗剂和消毒杀菌剂C. 过碳酸钠应密封保存,放置于冷暗处D. 过碳酸钠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17、(10分) 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 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计算p H 时假定溶液体积没有变化):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1 0 0mL2.0m o l / L 的 NaOH 溶液, 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 测得滤液的pH=1 4;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 4 0 mL4.0 m o l / L 的 HC l 溶液, 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 +、 Fe 2+和A l 3+三种阳离子且p H=0。

(1)写出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实验①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

(2)这包铝热剂中铝粉的质量为 。

(3) 这包铝热剂中氧化铁粉末的质量为 。

18、(16分)工业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 = NH4HCO3;NH4HCO3+NaCl 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d.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钠(2)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其作用是;(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填分离操作的名称),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____气体,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3)碳酸氢钠受热所得固体12.28g与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质量为12.00g,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4)请你再设计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19、(16分)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____。

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 _____(写出两条)。

(2)利用___ ____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

“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_ (化学式)。

(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______ _。

然后在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______ ___。

(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 (填名称)。

(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___ 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