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细菌一形态(一) 形状:基本形状球状----球菌杆状---杆菌螺旋状----螺旋菌1.球菌基本形状:圆球形、扁圆球形、椭圆球形种类(依子细胞的空间排列方式分):➢单球菌一个方向分裂子细胞分散➢双球菌一个方向分裂子细胞成对排列➢链球菌一个方向分裂子细胞链状排列➢四联球菌二个方向分裂,子细胞田字形排列➢八叠球菌三个方向分裂,子细胞立方形排列➢葡萄球菌多个方向分裂,子细胞葡萄状排列2.杆菌基本形状➢杆状➢圆柱状➢同一种杆菌宽度比较稳定,长度易变种类➢与工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大多数杆菌菌体分散存在,如鼠疫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麻风杆菌、痢疾志贺氏菌➢有些呈链状排列、栅状排列、八字形排列,如苏云金杆菌。
3.螺旋菌基本形状➢弯曲杆状➢包括o弧菌菌体弯曲呈弧形或逗号形,如霍乱弧菌o螺旋菌菌体回转如螺旋状,如红螺菌(二)大小单位➢微米➢1mm=1000μm➢球菌大小以直径表示:0.5-2.0微米➢杆菌宽度与球菌相似,长度:0.2-8.0微米➢螺旋菌大小以菌体两端点间距离表示(三)影响细菌形状和大小的因素➢菌龄➢环境条件o环境条件适宜的幼龄菌,表现正常的大小和形态o环境温度偏高、营养条件失调的老龄菌,菌体萎缩二、细菌的细胞结构➢所有的细菌都有共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o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原核)➢某些细菌有特殊结构o如鞭毛、荚膜、芽孢等(一)基本结构1.细胞壁·功能a)维持细胞外形b)保护原生质体,在渗透压不宜的环境中保持生命力Gram staining➢1884年丹麦医生C.Gram➢涂片→结晶紫初染(紫色)→碘液处理→乙醇脱色→复红复染(红色)➢除支原体、螺旋体、细菌L型外,所有原核生物均有细胞壁,可区分为Gram阳性或阴性菌,两者在化学组成及细胞壁结构上差异显著可能原理➢结晶紫-碘复合物o阳性菌壁厚,肽聚糖含量高,结构紧密,含脂量少;酒精脱色,肽聚糖不溶于酒精,紫色不褪,复染不能进行o阴性菌相反➢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细胞壁特有的化学组成,青霉素等能破坏其结构或抑制其合成2.细胞膜(细胞质膜)功能a)物质转运与营养作用,渗透屏障b)呼吸作用与生物合成作用中心化学组成蛋白质 60-70% 磷脂 20-30% 多糖 2%3.细胞质:细胞膜内、除细胞核外的细胞物质形状a)无色、透明、粘稠、胶状成分b)水、蛋白质、核酸、脂类等构成c)核糖体、载色体、颗粒状内含物、气泡等4.细胞核➢没有核膜,称拟核、染色质体➢功能o贮存遗传信息➢很多细菌带有质粒o环状DNA分子,可复制、转移(二)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1.鞭毛a)部分细菌菌体表面产生的细长、波浪形丝状物A.有鞭毛的细菌种类➢大多数球菌无鞭毛o部分杆菌有鞭毛o所有孤菌,螺旋菌均有鞭毛o一些真核生物亦有鞭毛B.鞭毛着生位置➢依鞭毛着生位置➢侧生鞭毛菌➢周生鞭毛菌➢端生鞭毛菌C.结构D.功能➢与细菌运动有关o运动机制未详➢除具鞭毛的细菌能运动外o粘细菌、蓝细菌能滑行运动、但限于固体培养基上o螺旋体借助轴丝运动2.荚膜➢细菌细胞壁表面覆盖的一层松散的粘液性物质o具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于细胞壁---- 荚膜o没有明显边缘,可扩散到周围环境---- 粘液层➢菌胶团:多个菌体共一个荚膜A.荚膜对细菌菌落的影响➢S型菌落:能产生荚膜细菌,表面光滑(smoth)➢R型菌落:不能产生荚膜细菌,表面干燥,粗糙(Rough)B.功能➢保护菌体o免受干燥➢体外贮藏营养物质3.芽孢➢某些细菌到了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在营养细胞内形成对不良环境条件具较强抵抗力的内生孢子(休眠体)➢形状:o圆形,椭圆形,圆柱形➢表面形状能形成芽孢的细菌➢球菌o生孢八叠球菌属➢杆菌o好气性芽孢杆菌属o厌气性梭状芽孢杆菌属➢能否形成芽孢是种的特征,与环境条件无关o能形成:到一定生长阶段即形成o不能形成:条件再恶劣都不能形成结构➢孢外壁:含耐热物质DPA(吡啶2.6一二羧酸)➢芽孢衣➢皮层➢核心形成:营养细胞部分原生质浓缩失水而成作用➢抵抗不良环境o抗热: 营养细胞 100℃ 10分芽孢 121℃ 20—30分o抗干燥o抗药性➢保存生命力:遇适宜环境,吸水膨胀,发芽生长三、细菌繁殖与群体结构1.繁殖➢裂殖:无性繁殖,进行细胞横分裂➢速度o 20—30分/代o比植物快500倍,比动物快2000倍o条件适宜,1个细胞 4万亿亿(24hours)2. 群体结构➢菌落(colony) :固体培养基上,局限在一处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群落➢菌苔:斜面或平面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连片培养物➢菌膜、菌环等3. 菌落描述➢大小、形状➢隆起形状、边缘情况➢表面状态、表面光泽➢质地、颜色➢透明程度如黄单胞杆菌菌落描述为:➢较大,圆形,高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表面金色光泽➢粘,黄色➢不透明第二节放线菌(Actinomycetes)特点➢大多数为Gram阳性菌➢具有发育程度不同的分枝丝状体➢产生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等无性孢子进行繁殖➢产生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春雷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等)一.分布➢腐生➢分布区域o土壤为主o空气、淡水、海水为辅➢在含水量较少,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偏碱性土壤中分布最多二.形态结构o单细胞o原核不断复制,细胞不分裂,菌丝无隔膜o菌丝直径0.5-1mm,长度和分枝无限制➢结构完整o壁、膜、质、原核构成菌丝种类依形态和功能分:营养菌丝➢又称:基内菌丝,一级菌丝➢位置:伸入培养基内,可产生色素➢功能:吸收营养物质、水分气生菌丝➢又称:二级菌丝➢位置:生长在培养基表面向空间伸展➢功能:繁殖,输送养分、水分孢子丝➢位置:由部分气生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形成,可产生孢子➢功能:繁殖、孢子着生➢形状:直形、波浪、轮生、螺旋状三.放线菌繁殖与菌落特征1.繁殖➢菌丝片段(诺卡氏属放线菌)➢无性孢子o分生孢子o裂殖方式形成(链霉菌属)o孢囊孢子o菌丝顶端形成孢子囊,内有孢囊孢子(游动放线菌科)2.菌落特征➢菌丝组成➢质地致密,表面干燥,多皱➢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挑起四、代表属➢原核生物界、放线菌目、14科、56属➢与食品工业关系密切的有: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第三节.蓝细菌(cyanobacteria)——又称蓝绿藻、蓝藻1分布:水域(池塘、湖泊、海洋)、土壤、岩石、树皮等2 形状➢单细胞➢直径或宽度3~10um3 结构➢中心:核区➢周围o细胞质o含色素、叶绿素a 、藻胆蛋白(藻蓝素、异藻蓝素、藻红素)4 特点➢进行光合作用:放氧、光能自养➢分布广泛、生活力强➢部分能固氮➢代表属:微囊藻属(Microeystis)、鱼腥藻属(Anabaena):红萍鱼腥藻第四节、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纪念H.Ricketts :1909年研究斑疹伤寒感染而去世➢症状:头痛→寒战、高烧→皮疹→心力衰竭死亡(12~17日)1 形状结构➢球形: 0.2~0.5um➢杆状:0.3~0.5×0.3~2um➢细胞结构完整2 特点➢Gram阴性菌➢专性细胞内寄生,离开寄主不能生存➢通过节肢动物在宿主中传播:如虱(shi)蚤(zao)蜱(pi)螨➢不引起节肢动物致病,叮咬传播给人类等。
第五节、支原体(Mycoplasma)——又称类菌质体1 .形态结构➢无细胞壁➢形态多变➢球形时最小、直径0.2~0.3um➢离体而独立生活的最小生物体2 特点➢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抵抗力低,45℃ 15~30分钟死亡3 动植物病原菌肺炎支原体、唾液支原体(牙周炎)、口腔支原体(牙周炎)、发酵支原体(类风湿性关节炎)、柑桔黄龙病第六节、细菌L型——英国Lister Institute 缩写特点➢没有细胞壁的细菌➢外界环境影响(如低浓度青霉素、高渗溶液等)影响了细胞壁合成第七节、螺旋体(Spirochaete)➢不具细胞壁➢菌体柔软➢螺旋状梅毒➢梅毒密螺旋体o粘液传染,通过血液循环传至全身,引起溃病,引发秃顶,心力衰竭等.o0.09~0.75×3~500um第八节、衣原体(Chlamydia)1 形态结构o园形、卵园形o细胞缺乏产能系统2 特点➢Gram阴性菌➢生活史特殊原体→始体➢真接感染➢抵抗力低o56~60℃ 5~10分3 病原菌➢砂眼衣原体o砂眼——眼有异物感、视力疲劳、充血o鹦鹉热衣原体第九节、细菌分类系统依《伯捷细菌鉴定手册》菜豆根瘤菌Rhizobium Phaseoli Dangeard 1926,197(缩R.Phaseoli)o Phaseoli 拉丁语、蚕豆属名o Rhizosbium 科的模式、拉丁语o Dangeard 命名人o 1926 命名时间o197 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