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金融资产课件

第三章金融资产课件


• 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按管理权限报 经批准后作为呆账予以转销, • 借:贷款损失准备 • 贷:贷款-----已减值 •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应收未 收利息,减少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科目 金额。
• 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的 • 借:贷款-----已减值(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 •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吸收存款(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实际收到的 金额) • 贷:贷款----已减值(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 •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 •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按规定发 放尚未收回贷款的摊余成本。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会计分录
时点
交易性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做相反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摊余成本计量,分录同上
公允价值确定
3、初始取得或源生的:采用市场交易价格 4、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确定公允价值的, 应当使用合同条款和特征在实质上相同的 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场收益率作为折现率。 5、短期应收应付款:按实际交易价格
会计处理办法归纳
• 各个时点的会计处理 • 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发生减值时 --帐面余额的计算 --重分类时原已计入资本公积部分的处理
• 资产负债表日 • 借:贷款损失准备 • 贷:利息收入(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 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 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 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
• 收回减值贷款时 • 借:吸收存款(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 贷款损失准备(按相关贷款损失准备余 额) • 贷:贷款----已减值(相关贷款余额) •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
借或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银行存款等 借:持有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差额借或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等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帐面余额) 差额借或贷:投资收益 对原来没有固定到期日的: 借或贷:资本公积-其他 贷或借:投资收益
年份 20×0 20×1 20×2 利率(%) 6 8 10 利息 75 100 125
20×3
20×4
12
16.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50
205
实际利率计算如下: 75*(1+r)-1+100*(1+r)-2 +125*(1+r)-3 +150*(1+r)-4+(1250+205)*(1+r)-5
=1250
确定:r≈10%
差额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2)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 (2)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 借:可供出售-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 差额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3)权益工具投资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二、持有期间
年份
年初摊余 成本 a 1000 1041
1086
利息 收益 B=a*10% 100 104
109
现金 流量 C 59 59
59
年末摊余 成本d =a+b-c 1041 1086
1136
20×0 20×1
20×2
20×3
20×4
1136
1190
113
119
59
1250+59
1190
0
20×2年1月1日,A公司修改了其现金 流量,预期×2年末将收回本金的50%, 剩余的50%在×4年末收回,此时×2年的 年初摊余成本应调整(将×2年及以后的 金额用原利率折现)
类别
初始计量
后续计 资产负债 量 表日 公允价值 变动形成 利得或损 失计入资 本公积 (权益)
可供出售金额资产
股票类: 公允价 公允价值+交易 值 费用-成本 债券类: 面值----成本 已经宣告尚未发 放现金股利---应收 实际支付与前两 项之差---利息调 整
金融资产重分类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 ×
可供出售金额资产 其他三类之 间不能随意 分类
贷款和应收款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 有至到期投资
• 企业的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满 足或分为持有至到期的要求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再能 够可靠计量 • 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限超过两 个完整的会计年度
• 三、贷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发放的贷款 • 借:贷款---本金(贷款的合同本金) • 贷:吸收存款(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 借或贷:贷款----利息调整 (有差额的)
• 资产负债表日 • 借:应收利息(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 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 贷:利息收入(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 计算确定) • 借或贷:贷款-----利息调整 (差额) •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 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例4]20×0年初,A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 剩余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公 允价值为1000(无交易费用)。该债券的 面值1250,年票面利率4.7%(即每年支付 利息59)。该债券发行方可以提前赎回, 且不付罚金。A公司预期发行方不会提前赎 回。假定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为10%。(图 示见下页)
1000
1041 1086+52 (1138) 568 595
100
104 114
59
59 59+625
1041
1086 568
20×3
20×4
57
60
30
30+625
595
0
[例5]20×0年初,甲公司平价发行了一项债 券,本金1250(不考虑交易费用),剩余年限5 年,×4年末兑付。合同约定的利率为:
(1250/2)*(1+10%)-1+625*(1+10%)-3 +59*(1+10%)-1 +30*(1+10)-2+30*(1+10)-3 =1138(四舍五入)—此应为×2年期初数
年份
年初摊余 成本 a
利息 收益 B=a*10%
现金 流量 C
年末摊余 成本d =a+b-c
20×0
20×1 20×2
0
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按实际利率法,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类似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 (参见金融资产减值部分的说明)
1303 贷款
•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按规 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包括质押贷款、 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 二、本科目可按贷款类别、客户, 分别“本金”、“利息调整”、“已减 值”等进行明细核算。
会计分录
时点
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借: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含交易费用)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含交易费用) 借: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借:应收利息、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一、初始确认
借:应收利息、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借:应收股利 借:应收利息(按票面) 贷:投资收益 差额: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 (1)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
年份 年初摊余 利息 成本 收益 a B=a*10% 20×0 20×1 20×2 20×3 1250 1300 1330 1338 125 130 133 134
现金 流量 C 75 100 125 150
年末摊 余成本d =a+b-c 1300 1330 1338 1322
20×4
1322
133 1250+205
• 收回贷款时 • 借:吸收存款(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按客 户归还的金额) • 贷:应收利息(收回的应收利息金额) • 贷款---本金(归还的贷款本金) • 利息收入(差额) • 借或贷:贷款-----利息调整(存在利息 调整余额的,还应同时结转)
• (二)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贷款发生减值的 •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 同时:应将本科目(本金、利息调整)余额转入 本科目(已减值) • 借:贷款----已减值 • 贷:贷款-------本金 • ------ 利息调整(或应收利息) •
[例3]20×0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 券,剩余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公允价值为90,交易费用为5,每年按票面 利率可收得固定利息4。该债券在第五年兑 付(不能提前兑付)时可得本金110。 在初始确认时,计算实际利率如下: 4*(1+r)-1+4*(1+r)-2+…+114*(1+r)-5=95 计算结果:r≈6.96% (本PPT文档均采用四舍五入方式取数)
年份
年初摊 利息收益 现金流量 年末摊 余成本 余成本d B=a*r C a =a+b-c
20×0 20×1
20×2 20×3 20×4
95 97.61
100.41 103.39 106.58
6.61 6.79
6.99 7.19 7.42
4 4
4 4 4+1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