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段心电图培训课件
T波(T wave): 心室快速复极过称,正常情况 下,T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
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向下,Ⅲ、aVF、 V1~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V1的T波 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
Q-T间期(Q-T interval):从Q波起点至T波终 了,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 正常为0.32~0.44sec
一阶段心电图培训
房室传导系统
窦房结
房室结 希氏束 束支(左,右) 浦氏纤维
心房激动——P环
心房激动时,把各瞬间向量连接起来形成 的环,称P环。
上
右
左
2020/10/12
P
下
环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5
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ia
Ⅱ
心电图特征
1. 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P波形态表明冲动来
心电图分析步骤
1、节律 2、心率 3、心电轴 4、P波 5、P-R间期 6、QRS波 7、ST段 8、T波 9、U波 10、Q-T间期 11、心律齐否
确定心律 ➢根据P波电轴判定是否为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 现,在Ⅱ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不符合上述标准者为异位心律
36
正常窦性心率为60~100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或房颤时计算平均心率:一般数6秒钟的QRS波的个数乘以10
P-R interval
P-R间期>0.20s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0.12s注意有无预激综合征 P-R间期长短不一,高度提示房室分离
QRS波群(QRS interval):表示心室除极化全 过程,正常为0.06~0.10sec,最宽小于0.12sec
QRS增宽≥0.12s可见于: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早、室性逸搏) 预激综合征
额面向量环与肢体导联心电图的关系
横面向量环与胸导联心电图的关系
后
右 左
前
电轴
综合心电向量
2020/10/12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13
平均心电轴的临床意义
心脏解剖位置
左右心室的对比
– 横位心电轴可左偏, <-30°
– 垂位心电轴可右偏, >+120°
– 左室肥大,电轴偏 左
– 右室肥大,电轴偏 右
ST段(ST segment):为QRS综合波之后位于基 线上的一个平段,心室缓慢复极过程。其后出 现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波为T波
ST段
• S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 • 偏移正常范围:
– 所有导联ST段下移≤0.05mV – 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0.1mV – V1-V2导联ST段抬高≤0.3mV – V3导联ST段抬高≤0.5mV
电轴
➢ 电轴左偏时注意有无左室肥厚、左前分支阻滞 ➢ 电轴右偏时注意有无右室肥厚、左后分支阻滞 ➢ 电轴极度右偏注意是否为室速
P波:表示心房除极化,宽度小于0.12sec;振幅 在肢导联小于0.25mV,胸导联小于0.20mV
方向: Ⅰ 、 Ⅱ、avF,V4-6向上、avR向下
P-R间期(P-R interval):P波与P-R段合计为 P-R间期,反映自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 极的时间,正常为0.12~0.20sec
正 常 心 电 轴 与 其 偏 移
心脏转位
心脏循长轴转位
右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
心脏循长轴转位的临床意义
– 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大 – 逆钟向转位:可见于左心室肥大 – 钟向转位也可见于正常人
右心房肥大
左心房肥大
右束支传导阻滞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RBBB
Ⅰ
aVF
V1
V4
Ⅱ
aVL
V2
V5
Ⅲ
aVR
V3
V6
右束支传导阻滞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RBBB
心电图特征 1. QRS波群时限增宽,超过0.12S; 2. V1或V2导联的综合波呈rSR’型或呈M形
波; Ⅰ、V5、V6 S波增宽而有切迹,其时限
≥0.04sec; aVR导联则常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 3.V1 导联R峰时限>0.05sec 4. 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
QRS波群2
•电压:
–至少一个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 –至少一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 –Rv5<2.5mv,RavL<1.2mV,RavF<2.0mV RI<1.5mV, Rv5+Sv1<3.5mv(女) Rv5+Sv1< 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 RavR<0.5mV –Q波 < ¼ R波(同导联)
左束支传导阻滞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Ⅰ
V4
V1
Ⅱ
V3
V5
V2
Ⅲ
V6
左束支传导阻滞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心电图特征 1. QRS时限增宽≥ 0.12s; 2. I、aVL、V5 、V6导联R波增宽、其顶峰粗钝
或有切迹; V1、V2导联常呈QS形,或有一极小R波(rS波)
42
QRS波群1
• 波形:根据主波方向和有无Q(q)波
– I、II、V4 ~ V6导联主波:向上 – avR、V1导联主波:向下 – V1、V2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
• avR、Ⅲ、avL导联可有Q波或q波 • Ⅰ、Ⅱ、avF、V4~V6导联 不应有Q波(可有q波)
– V1至V6 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 – Q波小于 0.04秒,振幅<1/4同导联R波
; 3.Ⅰ、 aVL 、 V5、V6导联q波一般消失 4. V5、V6导联的R峰时间>0.06s ; 5. ST-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心肌梗死的定位 Ⅱ Ⅲ aVF Ⅰ aVL V5 V6 V1-前壁 广泛前壁 正后壁
心电图分析步骤
自窦房结(即Ⅰ、 Ⅱ、aVF、 V4 –V6 P波直立, aVR P波倒置);
2. 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100bpm;同一
导联中P-P间期差值应<0.12sec。
心室激动——QRS环 心室除极时,把各瞬间向量连
接起来形成的环,称QRS环。
2020/10/12
后
右
前
前
左
QRS 环
1.二次投影/肢导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