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方案#(精选.)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方案#(精选.)
4、继续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水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高二学生学完了必修,掌握诗歌鉴赏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并深化古诗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积累并掌握古诗文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1、注重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2、体现本单元诗歌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师生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4、能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古代诗歌教学服务。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学板书)
春江花月夜
江月图(景):春江花月夜之景幽美深远
问天图(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暂——永恒
一、导入——二、作者介绍[多媒体展示课件]——三、整体感知:[多媒体插入配乐朗诵课件]——四、赏析课文[多媒体展示课件] (一)、景——春江花月夜美景,(二)、理——宇宙人生哲理,(三)、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五、知识拓展[多媒体展示课件]——六、课堂小结——七、作业:1、背诵《春江花月夜》全诗;2、收集古典诗歌中以明月、江水、落花为意象的诗句,结合整首诗分析意象蕴含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倾听配乐朗诵课件,进入诗歌意境。
学生放声诵读,各抒己见谈初读的整体印象。
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
2、出示诗歌前八句的幻灯字幕。
学生齐诵前八句。
应用成果: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题目:
结合您在本次培训中选定的应用专题,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方案(或课例),并作为终结性成果以作业形式提交。
Hale Waihona Puke 1.作业要求:(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2)教学课例必须是教学设计的教学实录;
(3)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学生体会春江花月夜美景。
3、问:看到了如此美景,诗人又想起了什么?
请一位同学朗读“江天一色无纤尘”到“但见长江空流水”这四联。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蕴含的宇宙人生哲理。
4、其中哪些表达思妇相思,哪些表达游子思归呢?诗人又是如何表达的呢?
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余下的部分。
体会游子思妇相思之情。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情感美(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凄清婉转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2.成果模板
(1)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春江花月夜》
姓名:
陈知军
工作单位:
安徽省泾县中学
学科年级:
高中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春江花月夜》是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赏析示例课文。本单元的鉴赏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重在把握意象,发挥审美想象,体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春江花月夜》是本单元赏析示例课文,学好本课将为本单元“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的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