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下册作文序列化训练2写简单议论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作文序列化训练2写简单议论文教案

写简单议论文一、学情(教情)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讲,写议论文的确是个难点。

他们尽管容易弄懂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但真正在写作实际中,仍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议论文来。

主要表现在:①学生拿到题目,开头发几句议论,接着写几个与论题有关的故事,结尾再讲几句道理。

这其实只能算是一种变相的记叙文。

②重举例论证而轻道理论证,成了“论据+论据”的格局,论点与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桥梁,论据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议论文不像记叙文和说明文那样是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描摹、叙述或客观的介绍和说明,它已脱离了具体形象的依托,是在理性概念的范围内对某一道理进行抽象的思考。

而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主要处于从感性向理性的过渡阶段,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因而使初中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觉得难写。

再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缺少生活的积累,导致作文时有观点而缺充足论据。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往往局限于讲解议论文要这么写,而没有讲清要怎样去写;学生听到的或看到的只是论据要为论点服务,议论文要分析说理之类的话,而得不到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的指导。

因而学生即使知道自己在写作议论文时存在这些毛病,也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改正。

二、采取措施:采用议论片断法是消除学生畏难心理的较为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写作二三百字的片断作文,来掌握按一定层次展开论述的写法,并注意对事例进行分析,使事与理有机结合——片断作文,学生可能更易于把握。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论据资料库,让学生搜集新颖的论据,整理在读书摘抄卡(或读书笔记)上,并定期在学习小组或班级内交流。

为了激发学生搜集的兴趣,可以把搜集信息与议论文(片断)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从而更自觉地搜集信息。

另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切实可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分析和怎样进行分析。

三、训练目标:1.了解写简单议论文常用的两种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2.说说议议练练写写,指导学生初步尝试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证明观点,写简单议论文。

四、训练重点:在论证过程中能够“议起来”“议开去”“议下去”。

五、训练流程(一)议论文片断的写作指导“说理”是写好议论片断的最重要的环节。

要写好“说理”,首先要使片断的层次清晰。

我们一般可以围绕论点,先阐明“是什么”,再议论“为什么”,最后提出“怎么样”...........................。

如下面的例文中作者就先说明诚信是什么,再阐述要讲诚信的理由,最后要求大家做诚信的人,一步步推进阐明观点。

其次,要针对论点进行多角度说理。

围绕论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为什么这样”。

如例文的论点是“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讲诚信的人”,作者从两个角度摆出了理由:①诚信是做人的一个起码要求;②诚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理由十分充分,且作者用“首先”“其次”加以排列,使之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再次,还要运用各种论证方法来突出论点。

如例文中就以对比论证来证明了“诚信是做人的一个起码要求”:如果做人不讲诚信,那么我们周围的社会就将是一个尔虞我诈、彼此设防、充满虚伪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不会快乐,使论点更加鲜明。

【例文】我们的社会需要讲诚信的人诚信是一个涉及人的道德修养和做人准则的问题。

做人要讲诚信,就是说做人要有表里如一、不虚假和言而有信、不欺瞒的态度。

这种态度既应该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也应该表现在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诚信首先是做人的一个起码的要求,是人人都应具有的品质。

试想,如果我们做人不讲诚信,那么我们周围的社会就将是一个尔虞我诈、彼此设防、充满虚伪的冷漠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快乐么?其次,诚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的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大环境正是人们所期待的,而诚信毫无疑问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学生练习:以“宽容”为题,写一片断作文。

要求:①层次清晰,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

②200字左右。

【学生例文】宽容是如水的温柔,是理解,它让人的心灵更美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就能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

于是,他一天将一块石头递给老板“买”糖,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这块石头,然后把糖“卖”给了他。

杂货铺老板用宽容呵护了一个充满好奇的孩子的尊严。

苏霍姆林斯基回忆此事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理解影响了我一生。

”宽容是爱的化身,她向世间万物撒下爱的种子,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李琰)【同学点评】…………(二)简单议论文的写作引导1.开头:提出论点,简练鲜明论点是作者提出的主张、看法,在文中担负着回答“要证明什么”的任务。

提出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三两句点明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即可。

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这种方法在议论文中很常见。

如“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宽容有着强大的感化力。

”直接提出论点,使文章更显精练、简洁。

②以简练..论点。

如“自然界的万物总能给人们..的语言叙写一件事、一种现象,以此引出以重要的启示: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大海这种无限的包容力,正是启示人们要有宽大的胸怀,去包容、宽恕别人。

我们应该学会宽容。

”由自然现象引申拓展,谈到学会宽容,形象生动,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了解议论文常见的开头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辩证思维能力。

议论文写作的关键在于写作时是否思路清楚,要引导学生先要对所议论的问题认识清楚。

2.主体: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论证过程是议论文的主体,是“以理服人”的具体展现,担负着“如何用论据证明论点”的任务。

论证的过程可按“为什么——怎样做”的思路展开,如课文《多一些宽容》,先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再论述怎样才能做到宽容,最后补充论述。

还可以采用正反对比式的结构,如可先从正面论述宽容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再从反面论述不宽容的危害与后果。

如果说论证结构是从宏观角度搭建了议论文的骨架,论证方法则从微观角度充实议论文的血肉。

(1)事实论证:用来阐明观点的事实包括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历史事实、统计数字等,在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等。

而在摆事实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选材料要有广泛性、真实性、典型性。

作文题目是多种多样的,论点的确立也是多角度的,一个论点有时需要几个事例加以证明,因此,材料的收集面要广,古今中外都可涉猎撷取,除了正面材料,还可以适当收集一些反面材料,写作时相得益彰的正反对比,能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真实性即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或生活中存在过的事情或现象,绝不能是虚构的,哪怕材料中某些细小的数字引用不正确,都会令人怀疑事例的可信度,从而影响立论的真实性;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事实有没有代表性,主要看它能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能不能充分阐明所持的观点。

例如:《敬业与乐业》中,举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做苦工和做演讲等不同身份的例证,通过社会分工不同的鲜明对比,充分证明“要敬业”的要求是一致的。

这篇文章所举的例证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对比与分析,更加充分、典型地阐明了所持的观点。

②论述的事例要简明概括。

论述的事例要简明概括,不必面面俱到,细加描述。

这是由议论文的特点所决定的。

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要求以情感人,而议论文主要是以理服人;记叙文要求写人记事形象生动,而议论文则要求事例概括,分析透彻,否则材料淹没了观点,会影响说理的效果。

例如:《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第2段拿“不少人”跟白求恩作比,从反面论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必要性时,则用短短三句话就列举出了“不少人”的几项“利己”表现,概括简明清晰。

③理清思路,要有条理性。

论述的事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选例数量的多少,完全根据阐明观点的需要。

如果用几个事例论证同一个观点,要从不同角度选择,切忌重复雷同。

然后在使用论据时,先后顺序条理也不容忽视。

例如:《多一些宽容》一文中,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方面来论述怎样才能做到宽容,而这四点又是以层层递进的关系安排顺序的:“互谅、互让”是宽容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和互敬。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自己生活中的领悟,也可以是导师、先贤的正确论述来证明论点。

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开头以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和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名言引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用道理作论据应该采取科学态度,尤其要注意两点:①应该以将自己从生活中、书本上悟出来的道理为主,而不是以名人名言和科学原理定律为主,否则堆砌了别人的名言、公理,反而会使自己的观点模糊不清。

②引名人名言、科学原理不可断章取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可以为保持其完整而照搬照抄,为证明自己所阐述的观点,对引用的内容可以省略,可以截取,还应该适当分析,以使其与论述的观点结合更加精密。

(3)摆事实、讲道理,经常结合使用:在摆事实时,也要讲道理;在讲道理时也要联系实际。

事例后要加上适当必要的论说。

用道理阐发观点时,也要例举例证。

这样,议论就可以做到有血有肉,血肉丰富,而不至于只剩下干瘪的空洞的骨架,让人望而生厌。

例如:写“寂寞”,就可以写成:他们寻找寂寞,但不意味着意志消沉,姜尚垂钓河边,一时寂寞却成就后来的千古功名;诸葛亮“龙卧南阳”,一番寂寞之后,便有了成名八阵图的得意;再说现代的吧,众多球迷心目中的乔丹,他也曾把手一挥,离开了他成名的篮球场,两年的寂寞以后,他又创造了三连冠的辉煌。

3.结尾:总结问题,归结实质在议论文的结尾处,对全文内容加以总结是常用的方法。

不过这种总结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归结出其实质,或加以升华。

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

人与人能够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说“宽容”》)紧扣开头提出的论点——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对文中的论述加以总结,赞美宽容,增强说服的力度。

议论文的结尾,还可以或发号召,或提要求,或谈希望,或预言前景,目的都是为了劝勉读者认同作者的观点,或按文中的意旨去行动。

如: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宽容吧,如果我们都有宽容之心,那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就有充足的阳光。

(《宽容是阳光》)让学生认识到结尾能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要精心设计结尾。

(三)简单议论文的写作框架指导八年级学生写作简单议论文,不妨尝试运用以下“模板”,引领学生学会在论证过程中能够“议起来”“议开去”“议下去”:1.点:点明中心论点(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一)2.正:正面举例论述(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二)3.反:反面举例论述4.深:深入开掘(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三)5.联:联系现实(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三)6.总:总收全文(字数约占文章的十分之一)具体解释如下:点: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点明中心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