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序列化全程训练学案七年级上期之八
写一个人
三空二中郑海丽
学习目的:
1.了解写一个人的方法。
2.当堂实践,掌握方法。
学习重点:当堂实践,掌握方法
学习难点:了解写一个人的方法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的手中有几个卡片,上面写着几个段话,老师读一读,看看能不能准确地猜出写的是谁,老师有奖励哟。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1.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这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韩麦尔先生)
2.他的头颅不漂亮,但表现出聪慧和坚强的性格。
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
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探求的十分尖
锐的目光。
(左拉)
3.他用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笔下的父亲)
4.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鲁迅笔下的私塾先生)
二.明确写一个人的方法
师引入:以上是名家笔下的一些人物形象,正是因为作者描写人物时抓住了人物的某些特征,所以把人物写活了,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一个人的方法。
大家认为该如何写一个人?
学生思考后与同学交流后发言,师可归纳。
1.要把人物放到事件中去写,人物只有在事件中才能真正“活”起来;
2.要努力写出人物的个性;
3.要注意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进行描绘。
——本节课我们主要从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即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的描写来写一个人物。
(一)卡片一、二运用了什么方法描写人物?——外貌描写
肖像(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衣着、容貌、神情、姿态等等。
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
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1)要选取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的肖像特征来描写。
例如:写左拉“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坚强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这些描写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用议论在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
这样在描写中插入了议论,既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又隐含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运用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描写人物肖像。
例如:以后我们将学到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这篇文章中,写豆腐西施是“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3)用起绰号的方法来概括人物精神面貌和肖像特征。
例如:《水浒传》中多用这种方法描写人物,如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鼓上蚤时迁等,都是以绰号概括肖像特征的。
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写一个非常胖的同学,可以亲切地称“小胖子”等。
把“一个小孩”改为“一个小不点儿”,并给他取绰号为“阿咪”,结果大家读了之后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通过人物的语言写出人物的个性。
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语气。
“言为心声”,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
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
听下面一段话:
世相
街头小店有部公用电话,南来北往的行人很多,这天来打电话的人一个接着一个。
一个戴眼镜的人在电话里说:“我叫苏若甫,苏东坡的苏,郭沫若的若,杜甫的甫。
”(知识分子)
一个红光满面,挺着将军肚的男人,从小车里钻出来,拿着手机说没电了,也在这里打电话。
他在电话里说:“我叫李美财,李嘉城的李,美女的美,财富的财。
”(企业老板)
一个带着安全帽,背着工具包的中年汉子来打电话,在电话里说:“我叫马再新,下马的马,再就业的再,创新的新。
”(工人)一个提着青菜的老大娘来打电话,在电话中说:“我叫黄玉芹,黄豆的黄,玉米的玉,芹菜的芹。
”(家庭主妇)
(三)通过人物的动作写出人物的个性。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
语言要简练、准确,要学会用一些形象而生动的动词。
例卡片三:(朱自清《背影》)
他用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例卡片四:(鲁迅笔下的私塾先生入神的读书动作)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
将头仰起
...,拗过去
...。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向后面拗过去
..,摇着
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四)通过人物的心理写出人物的个性。
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心理描写应符合人物年龄,应符合具体情境。
听下面一段话:我推着车,不敢抬一下头。
似乎人行道上有许多双行人的眼睛在嘲讽地盯着我,盯着我的书包;似乎背后有许多相识的同学在对我指指点点的议论着,我把头埋得更低了,只看得见马路从我脚下慢慢滑过去。
我仿佛走了一段漫长的路。
三.学以致用,当堂实践
1.选择初中阶段你熟悉的一位老师,通过记叙一两个具体事件,来表现老师的某个性格特点或品质。
2.作文中至少有三种人物描写方法。
3.不少于600字。
4.自由写作。
四.交流与评价
(一)小组交流、互批互改
(二)小组讨论,各小组推荐一篇作文,全班交流(三)上交学案,老师评阅
五.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