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作文序列化全程训练之《扩写与缩写》学案

初中生作文序列化全程训练之《扩写与缩写》学案

初中生作文序列化全程训练之《扩写与缩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扩写与缩写的相关概念;2.掌握较易的扩写、缩写的方法;3.当堂实践,掌握方法。

学习时间: 2 课时学习过程:.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首歌,名字叫《小芳》,有几句这样的歌词: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好看。

”到底美在哪里呢?这就要有具体的形象。

所以歌中唱道: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通过大眼睛和粗长的辫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让学生比较:A :冯巩对观众很热情。

B :冯巩对观众很热情,他一走上舞台,就快步走向观众,一边挥手一边笑容满面地在大声喊道:“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比较后小结:前一句很空洞,通过他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描绘出他的形象,就能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

因此,把文章写好,有时还必须要用形象表达。

本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扩写和缩写的相关知识。

.扩写、所写的相关概念及要求一)扩写扩”字有“扩大”、“扩充”、“扩展”的意思,顾名思义,扩写是一种扩充、拓展型的写作形式,即将短小的原作通过合理的想象加以扩展和生发,加鲜活,使内容更加丰富,景物更情节更加具体,人物更加丰满,继而形成较长的文章。

这好比几何图形中的“相似性”,缩写的“相似性”是由大缩小,扩写的“相似性”是由小扩展到大。

扩写的对象可以是一篇短文、一段话、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提纲或一首诗等。

扩写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忠于原文,只要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主题,主要情节与原文保持一致,增写的内容紧紧围绕原文的主题,突出重点,无论怎样扩展,都是合理的。

但不能随意发挥,不可任意改变体裁、人称。

第二,要进行合理想象,增加由原文扩展的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也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抒情,增加必要的资料或补充论据(议论文)。

第三,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尽量保持原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四,扩写的语言同样要求简练、明确。

(二)缩写缩写是把一篇较长的文章,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题材、体裁、顺序的前提下,用简炼的语言压缩成一篇简短的文章。

缩写在紧紧抓住中心的前提下,剪除枝叶,保留主干,是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基本内容的情况下,压缩文字的训练形式。

它有助于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缩写有多种形式,如梗概、摘要、提要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缩写类型,不管什么 形式的缩写,都要保持原文的风貌。

记叙文的缩写,要抓住原文中心,按原文的结构顺序,保持情节完整, 的概括,还要注意保留关键词语。

删去细致的描写。

议论文缩写要抓住原文的中心论点,保留分论点和主要论据,体现原文的论证层次。

说明文缩写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理的本质。

不论缩写哪种体裁的文章, 都要紧紧抓住原文中心, 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 必须是结构 完整的短文,而不是东挑一句,西抄一句的摘录式的段落提纲。

当原文删除后,不连贯时,要用必要的话联缀,做到文字连贯通顺。

缩写是在中心思想、 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 把长文缩成短文的一种删繁就简的训练形式,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作文训练。

我们经常看到的文章提要、缩写。

在写作时,切记不要大段大段地照抄原文,还要注意不能头重脚轻, 要选好舍取的材 料,要注意训练自己快速筛选材料的能力。

三. 范文示例范文示例(一):《天净沙•秋思》扩写作者:郑敏思(元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走累了,他坐在青石上,休息着。

一阵秋风吹过,几片黄叶落在他冰冷的掌心。

又是深 秋,不知为什么,秋天带给他的总是无尽的凄凉。

抬头望望天空,他已经很少这样做了。

远远的,有一株老树苍凉地矗立在天边, 夕阳的余晖惨淡地笼着它, 勾勒出一则古老而悠远的神话。

老树寂寞地站在那里,什么都不拥有,只拥有那条枯藤和这迷离的神话。

他想读懂它。

忽然,一群乌鸦,披着晚霞与满身的疲惫, 在黄昏中划过长空, 飞向老树,飞向它们的旧巢。

他愣住了。

是的,他读不懂老树的神话,读懂它的,只有这群寒鸦独自走了好远,他进了一个偏远的小镇。

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小巧、精致,空气中总含着 淡淡的湿气。

他喜欢这里。

在黄昏中,小镇更显得唯美与朦胧。

小桥、流水、人家都镀上一 层柔柔的金色,人们那样地平和,划着船,静静地远去,直至消失,回到他们应回的地方。

对情节进行必需电影简介、小说梗概等都属于那地方是富丽堂皇还是破旧不堪, 似乎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份平凡又含蓄的牵挂。

他坐在 桥头, 看着这一切, 潜然泪下, 尽管告诉自己是游子的缘故。

他决定离开, 这里不属于自己。

又踏上了征途, 骑着这么多年惟一的伙伴—一匹瘦弱的老马, 这无际的荒原上。

一阵秋风迎面吹来,他闭上眼睛,仰起头,两行冰冷的泪水从眼角流出,他终于懂了,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寻求着心中那个美好的神话, 在它们都碎了,彻底碎了,连残骸都不存在。

那株老树,就是最美好的神话,那个小镇,就 是最永恒的风景,这么多年,他一直遗失了它们。

想到这里,他策马狂奔,想在风中使这一 切都逝去。

但是,老马长啸一声,停了下来,哀怨地看着他,是的,马老了,已经再也跑不 动了。

他牵着老马,慢慢地走着,走进夕阳里,与它一起消失在天边。

老师点评】:这是一篇根据古代散曲扩写的散文。

文章以自己的理解阐释了这首名作的景、情、境, 非常真切、 具体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感。

人物内心刻画得比较生动, 语言十分 优美,是一篇较成功的扩写文。

范文示例(二)谈骨气》原文作者:吴晗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 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走在荒凉的古道上, 走在那一片壮丽的风景。

但是,现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我们 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 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 还有 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 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 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 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 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

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面我们来看《谈骨气》的缩写示例:谈骨气》缩写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自古以来,有很多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

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骨气的含义是随着社会阶级的不同而不同的。

南宋文天祥不屈而死,写诗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另一位古人宁死不食嗟来之食,都体现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

闻一多先生在深知自己生命受到敌人威胁的时刻,仍在痛斥国民党特务。

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话,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我们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和骨气,在今天说来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

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老师点评】:这是北京市中考优秀作文。

考生首先对原文作了认真的阅读,把握了原文的内容、论点结构,具备了一定的快速筛选材料的能力,遵从“留主干,去枝叶”的原则,对原文进行压缩,原文中的论据,从具体叙述变为概括叙述,运用原文重点词句概括其事实,突出原文的精华。

做到既保留了原文的论点、论据,又达到缩写的目的。

四.课堂实践把下面一段文字缩写成50字以内的文章或诗歌。

温馨提示:1用充满情感的心去观察;2.用充满情感的心去感受;3.用充满情感的心去表达。

母亲点亮了那支短短的蜡烛,昏黄而温暖的烛光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

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对准了针眼。

一次,又一次;一次, 又一次。

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

每一针,都仔仔细细;每一线,都饱蘸深情。

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被岁月的风雨分割的沟壑纵横的脸,泪水禁不住淌满了我年轻的面颊。

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意了,才套到我得身上,把扣子一粒粒的扣好,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撒播的种子。

母亲哽咽着,用有点哆嗦的手轻轻的拍着我的肩:“儿呀,要记住回家的路…”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朴素的小草。

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的一生覆盖。

无论漂泊多远,黑暗中那昏黄的烛光,永远是我生活中唯一的方向,唯一的牵挂。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学生写完后,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五.学以致用,当堂实践(一)作文题目:把下面的材料扩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 牛说因为人有“智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