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七上第1课《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字词。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
领会文章轻快活泼的语言风格,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把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涨.(zhǎng)起来酝酿
..(kēcháo)
..(yùn niàng)窠巢
B.嫩.绿(nèn)嘹.(liáo)亮抖擞.(sǒu)
C.应和.(hè)黄晕.(yùn)薄烟(bò)
D.披蓑.(suō)朗润(rùn) 宛(wǎn)转
2、上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卖弄稀疏缭亮烘托呼朋引伴
B.静默应和薄烟舒活抖擞精神
C.蓑笠嫩绿抚摸酝酿繁花嫩叶
D.润湿眨眼黄晕宛转花枝招展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山朗润
..起来了。

(明亮滋润)
B.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这里指说各种气息在空里气,像发酵一样,越来越浓)
C.卖弄
..清脆的喉咙。

(炫耀)
D.舒活
..舒活筋骨。

(舒服)
4、下列氏顺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误的一项是()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时工作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D.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6、从下面的文字中分别找出写各种感觉的句子。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
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写嗅觉的:。

(2)写听觉的:。

(3)写触觉的:。

7、文学常识填空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后改名自清,字,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

其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你我》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散文代表作有《匆匆》《春》《》《》等。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画?你能各自用一个四个字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几幅图画的美吗?
答:;




2、作者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能各举出一个例句吗?
答:;


3、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分别概括每段文字的大意。

答:;


三、课内语段阅读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4-6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第1段:图;第2段:图;第3段:图。

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答:。

(2)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答:。

3、第一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答:。

4、作者描写雨中的乡村、行为和农民,有什么作用?
答:。

四、拓展提高
放学后同学们可以在路上边走边观察,然后结合以前所见的秋天特征,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来赞美一下秋天吧。

我们把题目就定为《秋》。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把握
1、C。

“薄”应读“báo”。

2、A。

“缭亮”应为“嘹亮”。

3、(D)。

“舒活”在句中的意思是“舒展,活动”的意思。

4、C。

将引号里的逗号移到引号外面。

5、C。

“仿佛”不是表比喻,而是表猜测、想象。

6、(1)②(2)③④(3)①
7、秋实佩弦散文家荷塘月色背影
二、自主学习
1、春草图(3段)——充满生机
春花图(4段)——百花齐放
春风图(5段)——轻柔馨香
春雨图(6段)——和平宁静
迎春图(7段)——清新活泼
2、比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拟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排比——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3、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具体写了盼春的心情,对全文起到总领作用,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

三、课内语段阅读
1、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2、(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蜜蜂人格化,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且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

3、不能颠倒。

因为三个比喻分别照应着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的面的“:桃儿、杏儿、梨儿”。

4、这是侧面描写,烘托了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氛围。

四、拓展提高
(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