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等五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试题一(27分)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②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③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④▲,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⑤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⑥▲,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⑦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⑧▲,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⑨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⑩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劫.难—诘.问藩.篱—翻.阅B.交卸.—琐屑.骷髅.—镂.空C.阻遏.—扼.杀绮.丽—倚.靠D.疮.疤—伧.俗肃穆.—日暮.5.在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请你参考前面的句式,以“阅读”为对象,完成对莎士比亚这段话的仿写。
(2分)阅读是人生中的一份耕耘。
生活里没有阅读,▲;思想里没有阅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6.学校为活动开设了橱窗专栏,小明找来了一条指引大家读书的标语。
请将下列三个词的序号分别填入这条标语中。
(3分)A. 实用B.流行C. 经典读(▲)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读(▲)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读(▲)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7.下面是学校语文组有关“初中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课题研究的调查表格,请你表述此表格的调查结果。
(3分)阅读实验前后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变化对写作的态度实验前(%)实验后(%)害怕60 20喜欢10 30一般30 50▲8.请就你读过的一本书,简要谈谈给你的写作带来的启示。
(2分)▲二(40分)(一) 阅读下面古试文,完成9—13题(16分)【古诗阅读】(5分)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9、(1)、诗歌以“”和“”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2分)(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古文阅读】(12分)〈甲〉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选自周密《观潮》)〈乙〉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选自张岱《白洋潮》)【注释】①擘(bù)翼:张开翅膀。
13.〈甲〉文中“□□□□”的比喻和〈乙〉文中“百万雪狮”、“半空雪舞”都从形态上描绘了大潮奔涌的气势,表达了▲的情感。
(2分)(二)阅读《西塘古镇》选段,完成14—17题(12分)西塘古镇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
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
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
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
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吁。
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日: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
西侧联日: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⑥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占河的街道都有廊棚。
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
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⑦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
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
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槽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严“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
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
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才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
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
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
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14.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2分)15.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4分)古桥:▲廊棚:▲16.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4分)“势”:▲“事”:▲17.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迭效果?(2分)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任务18—21题。
(12分)舌尖上的军队①曾几何时,一档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在央视热播,笔者就来说说舌尖上的军队。
②二战中,美军士兵对装备的午餐肉罐头深恶痛绝,他们甚至编出很多段子来调侃这种罐头。
然而,在战时的英国,午餐肉罐头被当地百姓当作圣诞菜肴享用。
这种落差就是国力的体现。
③越战之后,美国淘汰了老旧的马口铁罐头包装口粮。
硬质罐头的重量、硬度影响了携带的便捷性。
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美国开始采用一种被称为软罐头的包装技术。
采用软包装不仅拥有和马口铁罐头同样的保质期,还便于携带和空投。
包装废物在战时也易于被掩埋或者带走。
在执行秘密任务时,也不会因为碰撞而发出声响。
④最早使用软罐头技术的是美军特种部队。
他们经常需要在越南丛林中执行超过十天的远距离巡逻或者偷袭任务,携带传统的硬质罐头非常不便。
美军后勤部门拿出用于医疗包装的高分子材料包食物给士兵吃。
美国一直用最新的科技来推动军队的饮食进步,并将其视为战斗力的一部分。
⑤除了软罐头之外,营养支持技术也是来自于美国军方。
营养支持本是医学专门技术。
上世纪50年代,美军开始研究此项医学技术,通过给士兵注射营养液便可以维持生存,而且达到无损健康、保持精力旺盛的效果。
美国军方打算送宇航员上太空,不进食则无需考虑宇航员的排便问题。
最后这个实验失败了,因为即便什么都不吃仍然会有排便,人体的胆汁需要通过排泄系统排出。
这种技术被用于治疗消化道出现问题的重症病人。
中国就有因为癌症需要切除整个肠道和胃部的病人一直靠营养液维持生存,甚至结婚生子并存活。
军队餐饮科技的进步实际上可以推动民用商业领域的进步。
⑥上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配发新型单兵口粮。
这是一种可以自热并且携带安全的前线口粮。
为了避免口味单调,美军开发出二十多种不同的菜品,甚至为回教徒和素食主义者开发出专用的口粮。
⑦我军有无类似的军用口粮呢?⑧我军后勤部门一直在研发各种军用食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压缩饼干。
压缩饼干可被视为炒面的升级版,当初制造压缩饼干是希望方便携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缩饼干的口感和营养也有所改善。
有很多人认为,压缩饼干是一种泡过之后可以变得很大的食品,这并不是制造者的目的。
压缩饼干的单位热量也谈不上很高,至少与同等质量的肉类比没有什么优势。
整体而言,这是一种不算先进....的单兵口粮。
⑨中国真正具有技术含量的军用食品是脱水米饭,最早发明脱水米饭的是旧日本军队。
中国改良了日本的技术,只要加入少量热水,脱水米饭就可以食用,口感也接近一般的米饭。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效仿美国研制了类似的单兵自热食品,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十多种不同的改良型号,适用于各个军兵种。
⑩一个国家的军队是否强大,不完全在于拥有多少飞机坦克航母,而吃饭的水平往往能体现其后勤能力。
对军用食品的研制开发,是军队建设今后不断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18.从全文看,军用食品要具有哪些特点?(3分)▲19.根据第⑤段内容,请给军方“营养支持技术”下定义。
(3分)营养支持技术是▲技术20.文章第⑧段加点的“不算先进”能不能改为“不先进”?请结合文段内容回答。
(3分)▲试卷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