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原则错误案例分析
考纲要求: 高考真题: A. 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 操作性原则: 1、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学习水平 行为动词 1( 2006年理综全国Ⅱ).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了解 认识,能表示 ,辨认 ,区分 ,比较 辨认胶体和溶液的区别方式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要能直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了解 认识,能表示 ,辨认 ,区分 ,比较 A、直径介于 1nm ~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C.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 指导教学,尤其对结果性的学习目标应设计 课标要求: 理解 解释 ,说明 ,判断 ,预期 ,分类 ,归纳 ,概述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电解质溶液 的分子、离子通过 理解 解释 ,说明 ,判断 ,预期 ,分类 ,归纳 ,概述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出明确、可测量、便于操作的行为目标。 1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D. 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 辨认胶体和溶液的区别方式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2(2006年北京理综卷) .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2 、Y 均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考纲要求: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团队合作的素养,形成科学 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 的态度和价值观 ZY 学习水平 行为动词 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 学习水平 行为动词 1 ( 2007 年上海化学卷) .请回答: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 一致性原则: 1 、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1)将 ZY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 性质是 ( C ) 认识胶体的重要性质 了解 认识,能表示 化学教学目标必须与化学课程目标保持 了解 认识,能表示 ,辨认 ,辨认 ,区分 ,区分 ,比较 ,比较 a、 b 、d___(填写序号字母)。
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胶体》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对物质分类的过程中,了解胶体、溶液之间的区别方式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胶体的重要性质 改为:在……中,能辨认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重复观察、比较、实验的方法,提高推理、分析、 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2 (2008年全国化学).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团队合作的素养,形成科学 的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水平 行为动词 体、溶液之间的区别方式 ———延吉市三中 张老师 违反操作性原则
_
_
高考真题:
A. 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完全的一致性,是化学教育教学目的在化学 课标要求: 理解 解释 ; ,归纳 理解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解释 ,说明 ,说明 ,判断 ,判断 ,预期 ,预期 ,分类 ,分类 ,归纳 ,概述 ,概述 B.能透过半透膜 .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教学的全过程中得以贯彻和完成。 1b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 D.呈红褐色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教学目标案例分析
罗静(学科化学) Email:413742380@
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胶体》的教学目标
———延吉市三中 张老师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对物质分类的过程中,了解胶体、溶液之间的区别方式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胶体的重要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重复观察、比较、实验的方法,提高推理、分析、 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团队合作的素养,形成科学 的态度和价值观
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胶体》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对物质分类的过程中,了解胶体、溶液之间的区别方式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胶体的重要性质 ———延吉市要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重复观察、比较、实验的方法,提高推理、分析、 归纳能力。
认识胶体的重要性质
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胶体》的教学目标
———延吉市三中 张老师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对物质分类的过程中,能辨认胶体、溶液之间的区别方式 2、通过查阅资料,认识胶体的重要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重复观察、比较、实验的方法,提高推理、分析、 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团队合作的素养,形成科学 的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