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幻灯片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幻灯片

•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感染中毒症状 颅内压增高 脑功能障碍症 脑膜刺激征
.
29
第三节 化脓性脑膜炎
• 临床表现
非典型表现 <3个月婴儿;体温升高或降低,甚至体 温不升;面色青紫或苍白;吸吮力差、拒 乳呕吐;黄疸加重;肌张力减弱或不典型 性惊厥发作。
2个月~3岁: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
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
>5岁: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
机体免疫状态
机体免疫能力较弱
血脑. 屏障功能较差
27
第三节 化脓性脑膜炎
• 发病机制
感染灶致病菌(大多经呼吸道)→血流→菌血症 →脑膜(多见)
脑的邻近组织感染→局部扩散→脑膜(少见)
.
28
第三节 化脓性脑膜炎
− 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
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 • 新生儿惊厥不典型表现:
.
14
第二节 惊厥
• 临床表现
• 惊厥持续状态: - 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 完全恢复者。 - 为惊厥危重型,多见于癫痫大发作。由于惊厥时间过 长,可引起缺氧性脑损害、脑水肿甚至死亡。
.
8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神经反射
生理反射 觅食、吸吮、拥抱、握持等反射
病理反射 小于2岁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巴宾斯基(Babinski)征双侧阳性可为生理现 象。
.
9
第二节 惊厥
• 概念
俗称惊风、抽风,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不自主强制 性或阵挛性收缩,常伴意识障碍。它是儿科常见急症, 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
.
1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王明环 新乡卫生学校
.
2
目录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惊厥
化脓性脑膜炎
3
病毒性脑膜脑炎
.
3
重点与难点
• 重点
掌握小儿惊厥、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的临 床表现、治疗要点、常见护理诊断/医护合作性问题、护 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 难点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 脑炎的病因
15
第二节 惊厥
• 临床表现
• 热性惊厥:
- 由发热诱发的惊厥 - 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
.
16
第二节 惊厥
• 临床表现
• 热性惊厥(单纯性):
– 见于6个月~ 5岁婴幼儿,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的 初期
– 多呈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 – 一次热性病一般发作一次,无NS体征 – 发作后出原发性表现外,一切如常 – 50%患. 儿在以后的热性疾病中再次或多呈发作 17
.
10
• 病因
第二节 惊厥
• 感染性疾病
–颅内感染 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真菌 等引起的脑膜炎、脑炎及脑脓肿。
–颅外感染因素 热性惊厥(最常见)、全身感 染引起的中毒性脑病、破伤风等。
.
11
• 病因
第二节 惊厥
• 非感染性疾病
– 颅内疾病 脑血管病、原发癫痫、先天脑发育异常、脑 外伤等。
– 颅外疾病 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各类中毒、严重的 心、肺、肾疾患和各类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
• 临床表现
第二节 惊厥
• 热性惊厥(复杂性): - 惊厥呈部分性发作,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 - 发作时间长,多在15分钟以上 - 24小时发作在1次以上 - 热性惊厥反复发作5次以上
.
18
• 辅助检查
第二节 惊厥
• 血尿便常规 • 血糖、钙、尿素氮测定 • 脑脊液、X线、CT等
.
19
• 治疗要点
第二节 惊厥
• 控制惊厥常用药物: - 地西泮:首选 - 苯巴比妥钠:新生儿惊厥首选 - 10%水合氯醛:治疗脑水肿
• 针刺: - 合谷、人中、内关等
• 病因治疗
.
20
第二节 惊厥
• 护理评估
̶ 询问健康史
惊厥出现的时间、次数及惊厥发作时的具体表现, 有无发热及其他诱发因素,有无伴随症状
̶ 护理体检 ̶ 查阅资料 ̶ 评估心理和社会状况
.
12
• 发病机制
第二节 惊厥
惊厥是一种神经系统暂时紊乱,因小儿大脑皮层 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因此, 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皮层形成强烈兴奋灶并迅速 泛化,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大量异常、反复放电。
.
13
第二节 惊厥
• 临床表现
• 惊厥典型表现: - 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部、 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眼 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 关紧闭,面色青紫。
.
21
第二节 惊厥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有窒息的危险
• 有受伤的危险
• 潜在并发症 • 焦虑(恐惧)
与惊厥发作时咽喉肌痉挛, 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有关。 与抽搐、意识障碍导致的舌咬伤、 坠床等有关。 颅内压增高 与担心患儿的生命安危及预后有关
.
22
第二节 惊厥
• 护理措施
• 预防窒息
- 保持安静,就地抢救。 - 保证气道通畅。 - 备好急救用品,如开口器、吸痰器、气管插管用具等。 - 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观察并记录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3
• 护理措施
第二节 惊厥
• 预防外伤 - 将纱布放在患儿手中和腋下,上下齿列之间放置牙垫。 - 床边放置床档,同时将床上硬物移开。 - 移开可能伤害患儿的物品,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 - 对有可能发生惊厥的患儿要有专人守护,以防发作时受伤。
.
24
• 护理措施
第二节 惊厥
• 监测病情及并发症 - 生命体征 - 惊厥的类型、脑水肿的表现
• 缓解心理压力
• 健康教育
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
.
25
第三节 化脓性脑膜炎
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脑膜炎症,是小 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本病的病死率为5%~15%,约1/3幸存儿遗留各种神 经系统后遗症。
.
26
第三节 化脓性脑膜炎
• 病因
致病菌的侵袭
0~2个月:大肠杆菌感染最多见
.
4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脑 • 脊髓 • 脑脊液 • 神经反射
.
5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脑
胎儿期神经系统最先开始发育。 出生时大脑外观与成人基本相似,但发育不完善。 3岁时大脑皮质细胞分化基本完成。 8岁时已接近成人水平。 4岁之前神经髓鞘形成不完善,易产生泛化现象
.
6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脊髓
腰椎穿刺位置 婴幼儿以第4~5腰椎间隙为宜。 4岁后以第3~4腰椎间隙为宜。
.
7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脑脊液
正常小儿脑脊液的量和压力随着年龄 的增长和脑室的发育逐渐增加。
新生儿脑积液的量少、压力低,故抽 取脑脊液较困难。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