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公开课
1
主要题型
数论
方程
问题
行程
问题
计算
主要题型
几何 问题
小升初主要题型
计算部分 :
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率、凑整、积不变性 质、整体约分等;
常用结论: 等差数列: 求和公式、求项数公式; 经典方法: 代换法、分组法、整体法; 分数比较大小: 裂项: 裂差型、裂和型、整数裂项。
常用方法
方程 : 去括号、移项要达到熟练以上水平。 强调计算的速度与准确性。 数论问题: 整除问题 余数问题 奇偶分析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行程问题
画图,分析过程是关键 平均速度 火车过桥问题 流水行船 相遇追及 多次相遇追及 变速问题 钟表问题
工程问题 整体法 看成合作法 方程法 假设法 浓度问题 浓度三角
分数应用题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单位
“1”) 抓不变量 统一单位“1” 经济利润问题
几何问题
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圆
基本方法:公式法、去“白”法、平移、割补、旋
转等。
常用模型、定理
一半模型
等分点定理
等高模型
蝴蝶原理
四边形模型
立体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与圆
锥。
经典应用题 和倍问题 植树问题 鸡兔同笼 盈亏问题 其他题型 容斥原理 加法原理 计数问题
再打开出水管。如果同时打开2个出水管,那么8分钟后水 池空;如果同时打开3个出水管,那么4分钟后水池空。那 么出水管比进水管晚开多少分钟?
变式训练2: 自动扶梯以均匀速度由下往上行驶着,两位性急的孩子 要从扶梯上楼。已知男孩每分钟走20级梯级,女孩每分 钟走15级梯级,结果男孩用了5分钟到达楼上,女孩用了 6分钟到达楼上。问:该扶梯共有多少级?
2. 逐步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3.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找到所求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已知条件找出隐含的条件,
从而找到所求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 系。
二、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 选择一个系统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 的紧密联系以及数学的趣味性。
从长远来说:
我们为了开拓孩子的思 路,锻炼他们的思维, 可以让他们选择奥数。
学好奥数对于初高中数 理化的学习和理解大有 裨益。
1 更好地领悟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2 锻炼自己各方面综合能力! 3 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学习习惯! 4 促进自我的知识管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5 提高自信!
从 同 步 到 奥 数 培 优 课 学 什 么?
小升初数学
分享几点知识、建议:
展 - 进 入 正 题, 展 开 培 训
确定目标 客观
①② ③④
努力方向 勤奋
成功
孩子们需不需要学奥数?
教育不是一桩优胜劣汰的工程,而考试却是。 高考、中考、小升初......
不可否认: 讲师的面角对色定无位法忽视的“小
升初”选拔,孩子们 需要接受基本的奥数 知识。
所以,扶梯共有(20+10)×5=150(级)。
《从同步到奥数》我们到底学什么?
原草量: 200-20×5=100份 或150-10×5=100份
这片牧草可供25头牛 吃多少天?
100÷(25-5)=5天
• 牛吃草问题中要注意三点: • (1)每天新长出的草量是通过已知的两种不
同情况吃掉的总草量的差及吃的天数的差计 算即出:来草的的。生长速度=总草量差÷天数差 • (2即):在原已有知草量的=两牛种头情数况×中吃,的天任数选-一草种的,生求出 原有长速草度量×。吃的天数
活动探究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出 牧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的求法。
合作交流法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交流不仅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后学会问题的解决方 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三、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 “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在指 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让学 生采取自主探索法、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严谨的推理过程 中,真正了解牛吃草问题的解决方法。
解:上楼的速度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男、女孩自己的速度,另
一部分是自动扶梯的速度。 男孩5分钟走了20×5=100(级), 女孩6分钟走了15×6=90(级), 女孩比男孩少走了100-90=10(级), 多用了6-5=1(分),说明电梯一分钟走10级。
因男孩5分钟到达楼上,他上楼的速度是自己速度与扶梯速度之和。
牛吃草 年龄问题
逻辑推理 乘法原理 周期问题
快!吃草去喽
一、说教材
说
课
二、说教法
部
分
三、说学法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牛吃草问题》是数学小升初课程内容。众所周 知,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牛吃草 问题》设置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 单入手的思想。
•本讲教学目标
1. 学会运用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法。
讲课部分
我叫王辉,这是 我的牧场,这里
全是我的牛。
“如一果堆我草把可“供一10堆头草牛”吃换3天成, 这“堆一草片可正供在6头生牛长吃的几草天地?””
因为草每天都在生长,草的总数量 在不断变化。这类工作总量不固定(均 匀变化)的问题就是牛吃草问题
题中有哪些数量关 系?
基本关系分析: 牛的吃草量=原有草量+新生长的草量 新生长的草量=天数×新草生长速度
• (3)在所求的问题中,让几头牛专吃新长出
注意
1. “牛吃草”问题有很多的变例,例如抽水 问题、检票口检票问题等等;
2. 只有理解了“牛吃草”问题的本质和解题 思路;
3.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轻松解决此类问题。
变式训练1: 一个水池装一个进水管和三个同样的出水
管。先打开进水管,等水池存了一些水后,
解天吃草量)10×20=200份=原草量+20天×草的长速 (10天吃草量)15×10=150份=原草量+10天×草的长速
草每天的生长量: (200-150)÷(20-10)=5份
原草量: 200-20×5=100份 或150-10×5=100份
草每天的生长量: (200-150)÷(20-10)=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