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技术
学生消除肌肉粘滞、充分活动全身关节和韧
带,特别是踝关节。 ❖ 教学目标与设想
1.活跃课堂气氛; 2.主动参与,运动快乐; 3.激趣热身,为学习做好生理与心理上的准 备。
16
(三)尝试练习与教学诊断 (约6分钟)
❖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尝试练习与教学诊断 入手,借助教学挂图,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立定 跳远技术与自己动作的差距,明确立定跳远技 术的重难点
3
❖ 通过多种激励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 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探讨、仔细观察,通 过练习,改进与提高立定跳远技术动作, 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树 立自信、在探讨和观察中逐步获得真知、 在挑战中逐步提高运动技能。
4
二、教材分析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水平四中提出, 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发展跳跃的能力。立 定跳远项目最能锻炼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全 身协调用力的能力,能较客观地综合体现一 个人基本身体素质;因此,从水平二起,已 列入教学内容。
10
四、教学目标设计
❖ 认知目标:学习立定跳远技术,掌握起跳预 摆和起跳方法与要领 。
❖ 技能目标:通过变换条件的跳垫子练习, 75%以上学生能够体会立定跳远重点环节技 术要求,改进与提高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并 能实践中应用,提高立定跳远的能力。
❖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勇于不断挑战自我,通 过成功体验树立自信;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 仔细观察别人的动作,与同伴相互探讨交流, 敢于表达成功的心理体验。
七、场地器材准备
❖ 为了提高本次课的教学效果,我利用了田径场、 14个小标志锥、胶带两卷、8块自制立定跳远 测试线、10块小体操垫、1块展板、2副支架、 5张立定跳远技术动作教学挂图及一台便携式扩 音器。
❖ 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的体验与学习立定跳远的
技术动作。
14
八、教学策略
❖ (一)课的导入(约2分钟)
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完整技术动作
重点:1.摆臂与蹬地动作的配合; 2.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
难 点: 抬 腿 收 腹
立定跳远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分开,两腿屈膝半蹲,两臂后摆,上体稍前倾。然后两 臂迅速向前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起,接着迅速收腹屈膝,两腿并拢,两臂 后摆,小腿向前伸,脚跟着地后,上体迅速前移,两臂前摆。
9
❖ 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13班的学生,男生22 人,女生 38 人,共60人。
❖ 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了解到以下情况:
❖ 1.学生的跳跃能力有较大差异。
❖ 2.学生立定跳远虽然学过,但各环节都有待 改进与提高,多数学生蹬摆协调配合的用力 方法并没掌握。
❖ 因此,本课仍以然摆臂与蹬地动作的配合与 两腿同时起跳,落地平稳为教学重点,以预 备姿势和爆发式的起跳及腾空的高度为教学 难点。
进行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师生问好,提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强 调课堂安全问题,安排见习生。
❖ 教学目标与设想 1.通过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加强组织纪律; 2.明确课的内容和目标; 3.集中注意力,振奋学生精神。
15
(二)激趣热身(约5分钟)
❖ 通过蛇形跑、徒手操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使
5
❖ 立定跳远动作技术:
❖ 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环节组成; ❖ 1.预摆时,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提踵,两臂前后摆动,
前摆时,两腿伸直同时深吸气,呼气时,两臂后摆,屈 膝半蹲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 ❖ 2.起跳时,两臂自后向前上方急速摆动,同时两脚前脚 掌迅速用力蹬地,并向前上方跳起腾空。 ❖ 3.腾空时充分展体。 ❖ 4.落地时收腹举腿,两小腿主动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 后摆动,脚跟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并屈膝落地 缓冲。
立定跳远完整技术动作
重点:1.摆臂与蹬地动作的配合; 2.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
难 点: 抬 腿 收 腹
立定跳远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分开,两腿屈膝半蹲,两臂后摆,上体稍前倾。 然后两臂迅速向前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起,接着迅速收腹屈膝,两 腿并拢,两臂后摆,小腿向前伸,脚跟着地后,上体迅速前移,两臂前摆。
17
教学目标与设想
❖ 1.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尝试练习与教学 诊断入手;
❖ 2.借助教学挂图,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立定跳 远技术与自己动作的差距;
❖ 3.明确立定跳远技术的重难点。
7
三、学情分析
❖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骨骼和肌肉 发育较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肌肉力量 和弹跳能力逐渐增强。
❖ 他们的心理特点为视野开阔,观察力加强, 感受力提高,虚荣心强,爱攀比等。
8
❖ 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运 动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有 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从而在练中提高,最终 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6
❖ 立定跳远教学重、难点
❖ 重点:摆臂与蹬地动作的配合;两腿同时起跳,落 地平稳;
❖ 难点:预备姿势和爆发式的起跳及腾空的高度。 ❖ 在教学中如果采用分解教学,会形成技术环节的脱
离,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 因此,从教材结构分析,宜采用完整练习方式进行
教学,从教材的功能上看,应以提高学生跳跃基本 素质为主,做到精讲多练。
执教:张荣芳
1
一、教学设计理念
❖ 本课教学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以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 学习基础实际,以尝试练习与教学诊断入手, 借助教学挂图,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立定跳远 技术与自己动作的差距,明确立定跳远技术 的重难点。
2
❖ 教师通过立定跳远测试线标志及线上设置小 体操垫为主要练习方式的设计,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变换 条件练习法,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学习改进 立定跳远技术;并逐步提高练习难度, 使学 生在挑战中学习教学重点:1.摆臂与蹬地动作的配合;
2.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
❖ 教学难点:
预备姿势和爆发式的起跳及腾空的高度。
❖ 主要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示范法、讲解法、提问法、练习法(条件练习、 重复练习)、观察法、讨论法,总结法。
12
六、教学流程设计(如下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