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紧急应变计划

紧急应变计划

页码: 1 / 8生效时间: 2014/9/1版本修订历史记录序号修订内容修订人修订日期版本备注1 新版下发张家喜2014-09-01 A.0批准:审核:编制:姓名:周建群姓名:苏益先姓名:张家喜职位:总经理职位:副总经理职位:人事行政副经理页码: 2 / 8生效时间: 2014/9/11 目的建立紧急应变计划,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将可能的事故带来的危害或损失减至最低。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整体范围3 定义无4 权责4.1总经理:本制度的审批,公司最高及最终决定权、仲裁权;4.2人事行政部:制度拟定、实施、推动监督执行、追踪落实执行效果,对违反制度执行的行为,按规定全权处罚;4.3各部门:按制度内容严格执行;5 程序内容5.1紧急事件外援电话: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1205.2紧急应变计划种类:●火警●地震●台风●暴雨●人员事故●罢工●食物中毒●盗窃●抢劫●暴力●炸弹威胁及爆炸事件●水灾●触电●传染病●5.3火警紧急应变计划5.3.1发生火警时,发现人应立刻高声呼叫,通知部门之消防责任人(部门主管)和义务消防队员。

5.3.2消防责任人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并在不影响自身安全情况下,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利用车间灭火器或消火栓救火,与此同时立即报告公司消防安全总负责人。

5.3.3消防安全总负责人接到火警后,迅速关闭本厂有关总电掣(但尽可能保持日常的照明系统),赶往火灾现场。

一组人利用消防水带及灭火器救火,另一组人抓住时机,搬开货物,隔离火势的蔓延,与此同时,消防负责人根据火势情况进行分析,能否彻底消灭火势?如若不能,则立即报火警(外线119)请求外援,并打碎火警钟掣,发出火警信号,同时通知总经理。

5.3.4当听到火警的警鸣后,所有员工应立即在部门主管指挥下按照指明的紧急情况疏散路线撤离至安全区。

5.3.5接待员按照来宾登记册立即带外来人员撤离至安全区。

5.3.6人员疏散后,各部门文员/助理负责检查各个房间是否有人,保证所有房间内都空无一人后,关上门,以减小火势和烟的扩散。

5.3.7人员撤至安全区后,由管理人员清点人数,并指挥接待员清点来宾人数。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许离开安全聚集地。

页码: 3 / 8生效时间: 2014/9/15.3.8运输、搬运部门的消防责任人按消防规则组织本部门的义务消防员向前线救火的消防员运送和补充灭火器材。

5.3.9人事行政部组织公司急救员并准备药箱以便及时对事故中的伤员进行抢救及护理。

5.3.10车辆调度组负责各种消防器材的运送,以及将重伤员运送到医院的工作。

5.3.11如果火势难以控制,则厂内所有义务消防队员及消防救护人员迅速撤离火灾现场,转移至安全区。

5.3.12撤离时注意事项:切勿使用升降机;切勿停下收拾个人物件;在正式宣布该建筑物安全前,切勿回到该建筑物。

5.4地震紧急应变计划5.4.1地震发生时5.4.1.1应保持冷静,相关人员应尽可能迅速关闭各部门电源开关及厂电源总开关。

5.4.1.2在室内,远离门窗,应躲入办公桌或其他较坚固承托一定压力的物体下,或站在柱边、墙角;随手用较柔软物品护头和捂住口鼻,以免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不要向阳台跑,不可选择跳楼逃生。

5.4.1.3接待人员应尽可能带来宾到安全位置,应把来宾情况迅速汇报上级。

5.4.1.4车间管理人员要起管理作用,要求员工不要恐慌,应保持冷静;最好应安排车间员工有秩序撤离至安全区,不要让员工争先恐后冲出去车间,避免会造成被挤压或践踏的事故;如情况恶劣不能外出逃生,则要指挥员工到车间较安全的位置(桌下、柱边、墙角等)。

5.4.1.5在户外,尽可能远离厂区寻求空旷地方(篮球场、露天广场),并远离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地方。

5.4.1.6机动叉车应立即熄火,把车横放并迅速躲入安全位置;其他机动车应立即刹车熄火,车上人员要抓住座椅或牢固物件,不要急于外出。

5.4.1.7被埋压人员,应尽量高声呼叫求救,尽力清除身上的物体,力争及时脱险;经努力仍不能脱险,可尽力掏出一定空间,保证呼吸通畅,注意保存体力。

5.4.2地震平息后5.4.2.1管理人员应有秩序安排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区;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救人,以免接着可能发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压埋。

5.4.2.2各部门主管/负责人清点该部门已撤离至安全区人员的人数;对未能脱险的人员进行抢救。

5.4.2.3消防总负责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及其他人员进行寻找伤者的抢救工作。

在抢救中,要注意查找呼救声,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和容易获救的幸存者,救人时要注意被埋压人员的安全。

5.4.2.4人事行政部组织人员对事故中伤员进行救护,并拨打急救电话(外线120)。

5.4.2.5如地震时引起火灾,消防总监组织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工作,有需要时,拨打火警电话(外线119)。

5.4.2.6通过有效的途径,了解地震最新情况。

5.4.2.7把具体情况尽快综合汇报给总经理及副总经理。

页码: 4 / 8生效时间: 2014/9/15.5台风、暴雨紧急应变计划5.5.1当出现台风、暴雨警告时,管理层必须密切注视台风暴雨的发展情况,部署防范措施。

5.5.2若发现有人外出,即时查明去向,并取得其联系方式,以便取得外出人员的安全信息。

5.5.3人事行政部确保急救药品及手电筒的供应。

5.5.4如果时间允许,各部门负责人应指定人员用胶带或夹板固定窗户。

5.5.5机电维修部应关闭电源总开关(必要时)。

5.5.6生产部负责人应确保关闭煤气及锅炉蒸汽(必要时);各职工应关闭宿舍的煤气。

5.5.7安全负责部门在台风、暴雨将到来之前进行全厂巡查,并与各部门负责人协商,对需要维修、加固的地方即时通知机电维修部。

机电维修部即时做好维修、加固工作。

5.5.8事后应检查是否有伤者,如有,立即展开急救,拨打急救电话。

(外线急救电话120)5.5.9在信号/警报取消后,安全负责部门对全厂进行巡查,如需维修的即时报修。

机电维修部及时做好维修工作(必要时戴上头盔)。

5.5.10必要时,行政部对台风、暴雨紧急应变计划进行修改,并不断完善。

5.6人员意外事故急救应变计划5.6.1人员意外事故受伤通常包括:轻微创伤、严重出血、体克/昏厥/虚脱、骨折、烧伤/烫伤、中毒、中暑、触电等。

5.6.2当发生意外事故后,发现者应以最快的方式(口头或电话)将意外报告部门主管及人事行政负责人,视严重程度作出紧急处理。

5.6.3一旦有员工受伤,立即通知部门急救员和人事行政部。

5.6.4不可轻易移动受伤者,急救员可在医生到达之前作现场紧急处理。

5.6.5如果伤势严重,立即呼叫紧急救护(外线120)。

5.7罢工应变措施5.7.1当有罢工事件发生时,所属部门管理人员应安抚罢工人员的情绪,及尽可能规范罢工人员在现场或车间,不要让他们随意走动,以免影响到其他员工加入罢工。

5.7.2部门管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应尽快赶到现场,了解罢工原因。

5.7.3如罢工人员人数比较多,应要求罢工人员选出代表与公司代表进行面谈协商解决。

5.7.4公司代表与罢工代表在一个独立的地方进行面谈,面谈时,应尽量聆听员工的诉求、意见及了解罢工的原因。

5.7.5如公司代表能够对于员工提出诉求、意见可立即做出回应或承诺,事件可得以解决;否则,可定出回应时间(时间越快越好,通常以罢工人员的接受为准则),尽快汇报总经理,当总经理对罢工人员的诉求、意见做出回应后,应立即将公司的回应转告给罢工人员代表。

5.7.6如当公司代表与罢工人员双方不能达成共识,公司应即通知有关劳动部门协助调解;如调解不成功,提交法律部门进行仲裁。

5.7.7如罢工人员在罢工期间,进行恶意破坏者,公司根据厂规进行处理,事态严重者将报送公安部门处理,公司保留对一切肆意破坏者的追究权利。

5.8食物中毒应变计划5.8.1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发现者应以最快的方式(口头或电话)通知人事行政部。

页码: 5 / 8生效时间: 2014/9/15.8.2人事行政部组织急救人员尽快赶到事故现场,对中毒者进行救护工作。

5.8.3如中毒者情况严重,人事行政部应立即安排车辆将中毒者送到附近的医院,如果未能安排,拔打紧急救护电话(外线120)。

5.8.4人事行政部应安排人员保护中毒者所在现场,防止闲杂人员围观,不要让任何人触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的物品(如:食物、饮品、呕吐物、容器等)。

5.8.5安全负责人要尽快到达现场,并对事故进行调查,饭堂人员、中毒者及其他在场人员应如实反映情况,对中毒者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中毒者的主要症状,可疑的食物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等情况记录下来,并向厂部经理反映。

5.8.6将留样的食物和现场取到的物品送防疫部门进行技术鉴定。

5.8.7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

5.8.8对中毒的食物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毒,食具、容具可用1-2%碱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中毒者的排泄物可用20%石灰乳进行消毒。

5.8.9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及技术鉴定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预防事件再次发生。

5.9盗窃应变计划5.9.1有盗窃案件发生,应使用最近的电话立即向人事行政部报告情况,视情况报告当地派出所(外线:110)并保护现场。

5.9.2失窃人员尽可能准确详细地向人事行政部或公安人员描述事件发生经过,告知您的姓名及联系电话,用电话报案时,须提供以下所有资料:5.9.2.1报案人的姓名,联络电话;5.9.2.2失窃事故发生地点;5.9.2.3人员受伤与否;5.9.2.4财物受损情况;5.9.2.5待对方确定明了资料后,方可挂断电话。

5.9.3人事行政部对事件进行了解后,应安慰失窃人员并积极搜集资料,以求破案并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如发现可疑事件应及时提供给公安机关。

5.9.4人事行政部应对失窃事件发现原因进行总结,以防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并教育员工提高警惕,保管好个人财务。

5.10抢劫事件应变计划5.10.1当厂内发生抢劫事件时,如劫匪持有武器(刀或枪),在场人员应避免与匪徒发生正面冲突,保持镇静,并观察匪徒的衣着、发型及口音等任何特征;如劫匪未持有武器且有足够人手可以制服匪徒时,则等待适当机会将匪徒擒获,但决不可有不必要的伤亡,期间应尽快通知当值保安或人事行政部,并立即报警(外线110)。

5.10.2如劫匪乘车逃离,应记下其车牌号码、颜色、车款或牌子等,并记清人数。

5.10.3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员保护好现场,劫匪遗留的凶器、作案工具等不要用手触摸。

划出警戒范围,不要让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5.10.4安全负责人对事件进行调查,访问目击人员,收集发生劫案的情况,提供给公安机关。

5.10.5公安机关未到现场或未处理完毕之前,相关人员不要离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