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工业大学电路理论试卷

合肥工业大学电路理论试卷

1. 图 11 所示电路,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 i 。
U&
S
j50Ω
-j 100Ω 图 10


9V


图 11
3Ω 6A

i
2.图 12 所示交流正弦电路中 R =20kΩ,C =5000pF。若电压 uo 与 uS 同相,求电源频率 f 。
+RC

uS
R C uo


图 12
命题教师注意事项:1、主考教师必须于考试一周前将“试卷 A”、“试卷 B”经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字后送教务科印刷。2、请命题教师用黑色水笔工整地书写题目或用 A4 纸横式打印贴在试卷版芯中。
2
2008 ~2009 学年第 1 专业班级(教学班)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试 卷 ( A)
学期 课程代码 04400120 课程名称 电路理论 A 学分 5 课程性质:必修 、选修
考试日期 2008-11-12
命题教师 刘健、刘良成、叶运骅、陈波
共 3页 第 3页 、限修 考试形式:开卷 、闭卷 系(所或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名
+ 6Ω
36V
- 5I1 + a

+ Re
a
UOC
D):
V,
Ω。
_
I1
-
b
b
5、图 5 电路 a、b 上的结点电压方程是:
A):
⎩⎨⎧u−au(a2(+5)4++u5b)(5−+u
b (5) 3) =
= −1 −2 +
3
×
3

B):
⎩⎨⎧u−au(a2(+5)5+)
− ub (5) = ub (5 + 3)
−1 = −2
+
3
×
3

C):
⎪⎪⎧u ⎨
a
(
1 2
⎪⎪⎩− ua (
+1+ 4
1) + u 5
1 5
)

u
b
(
1 5
)
b
(1 5
+
1) 3
=
= −1 −2 +
1 3

(a)
(b)
图4
a
b
5S
4S
3S
2S
+
3V
1A
-
2A
0 图5
D):

6、图 6 为线性纯电阻网络,各元件参数如图所示。
试计算中电阻 R 为
B): -1 A, 吸收 20 W。
C): -1 A, 发出 20 W。
D):
A,
W。
W。
I0
A
5A

2A
图1
B)、割集取的再合适的话,割集的支路再加上所有结点,都不可以形成树;
命题教师注意事项:1、主考教师必须于考试一周前将“试卷 A”、“试卷 B”经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字后送教务科印刷。2、请命题教师用黑色水笔工整地书写题目或用 A4 纸横式打印贴在试卷版芯中。
4、下列几个定理或定律,均适用于一切集总电路的有: A)、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基尔霍夫定律; B)、特勒根定理、基尔霍夫定律; C)、基尔霍夫定律。
2、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的电路定律或者定理有: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等。 3、电路中,当电感流过的电流为零时,电感两端也一定为零。 4、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分析中三要素是指振幅、角频率和初相角。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试 卷 ( A)
共 3页 第 1页
2008 ~2009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代码 04400120 课程名称 电路理论 A 学分 5 课程性质:必修 、选修 、限修 考试形式:开卷 、闭卷
专业班级(教学班)
考试日期 2008-11-12
命题教师 刘健、刘良成、叶运骅、陈波
系(所或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名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求一个电路的阶跃响应,属于求解该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B)、求一个电路的冲激响应,不属于求解该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C)、求一个电路的动态元件的初值,也属于求解该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线性动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初始电压为有限值时,则电路在换路的瞬间,电容中的电流不会发生突变。 6、在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等效电阻实验中,当外接可调电阻调节到适当阻值时,其端电压出现了 0.5 倍 的开路电压,此时若采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可调电阻,必须把可调电阻从电路中独立出来。
IS

+ 0.01F 10V _
S
RC
图7 5Ω
+ uc _ 5Ω
+
uC
-
+ 5V _ S(t=0)
C)、τ = 0.1s, uc (0+ ) = 10V, uc (∞) = 10V 。
图8
D)、

9、图 9 示电路中, uC (0− ) = U 0 = 10V , R = 4000Ω, L = 1H ,C = 1µF , iL (0− ) = 0,
10、在一阶 RC 电路时间常数测量试验中,如果操作失误,应先对 C 放电后才能从新开始。
二、 选择题(3×8=24 分) 选择每题提供的 ABC 选项中你认为是正确的选项,注A)、两个阻抗角相同的阻抗并联后得到的总阻抗的阻抗角是原来阻抗的阻抗角的 0.5 倍; B)、两个阻抗角相同的阻抗串联后得到的总阻抗的阻抗角是原来阻抗的阻抗角的 2 倍;
其 IS 为 :
为:

; Re
A):
1 A, 6 Ω。
B): 7 A, 15 Ω。
C): 5 A, 10 Ω。
D):
A,
Ω。
+
15V
_
15Ω
(a)
6
4
5
2
1
3
+a
6V
6A b
图3
图2
IS
(b)
a Re
b
4、图 4(a)电路等效成图 4(b)电路,其 Uoc =
V;Re =
Ω。
A): B): C):
10 V, 20 Ω。 20 V, 20 Ω。 30 V, 30 Ω。
C)、理想电压源中电流为定常量或者定常函数,而理想电压源的端电压也为定常量或者定常函数。
本题已经提供了 3 个备选答案,若你计算的答案在备选中有,则在答题纸上填写备选答案的序号 A、B
或 C,如果你计算的答案在备选中没有,则在填写出你计算的答案。
2、一个含有 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线性平面电路,其回路、单连支回路、网孔的个数关系为: A)、回路个数 = 单连支回路个数 = 网孔个数; B)、回路个数 > 单连支回路个数 = 网孔个数; C)、回路个数 < 单连支回路个数 = 网孔个数。
则 s 闭合后,电压 uc 的响应特性是:
A): B): C): D):
过阻尼单调衰减(不振荡)。 欠阻尼振荡衰减 (振荡)。 临界阻尼衰减 (不振荡) 。
R
iL L
+
S(t=0)
C
uC

图9
命题教师注意事项:1、主考教师必须于考试一周前将“试卷 A”、“试卷 B”经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字后送教务科印刷。2、请命题教师用黑色水笔工整地书写题目或用 A4 纸横式打印贴在试卷版芯中。
Ω 时吸收最大功率;
并求最大功率 Pmax=
W。
A): 100 Ω, 1.5 W。
B): 150 Ω, 1.5 W。
C): 267 Ω, 1.5 W。
D):
Ω,
W。
40Ω
40Ω

60V 100Ω
100Ω
R

60Ω 图6
60Ω
7、图 7 电路原已稳定,已知 IS=0.5A,R=4Ω,t=0 时开关 S 打开。
3
8、正弦稳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取关联参向时,其电压超前电流 900 角。 9、利用结点法分析不含受控源的电阻电路中(设电路含 n 个结点,b 条支路),则列写的独立方程的个数 为 b-n+1 个。
7、关于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下列的功率均一定守恒的有: A)、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复功率,视在功率; B)、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复功率; C)、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3、一个含有 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线性平面电路,其树和割集的关系下列说法合理的为: A)、割集取的合适的话,割集的支路再加上所有结点,可以形成树;
1、 图 1 中,若 5A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50W,则流过
2、 元件 A 的电流 I0= A; 2A 电流源的功率 P2A = A): 1 A, 吸收 20 W。
(注意:本页答题无效,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并写明各题题号;在答题纸上右 上角填写各自的选课序号。)
一、 判断题(2×10=20 分)
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画“√”,反之画“×”。
1、线性电路采用叠加定理分析时,只可对电压量或者电流量采用叠加,而对于元件所消耗的功率不可以用
叠加定理。
C)、割集的支路数为 n-1,树支的支路数也为 n-1,因此割集等于树。
2、图 2 为某电路的 G 图,若取支路 1、2、5 为树枝,则下面
给出的单树枝割集正确的是:
A):(1,4,6)、(1,2,3)、(3,5,6)。
B):(1,4,6)、(2,4,5)、(3,5,6)。
C):(1,4,6)、(2,3,4,6)、(3,5,6)。
D):(
)、(
)、(
)。
3、图 3(a)电路变换为图 3(b)所示电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