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字母表示数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1和第53页例2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知道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会根据实际情况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难点: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掌握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的方法。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听你们的爸爸妈妈说,你们都特别有孝心,有谁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年龄呢?(请几个同学自由说)还不清楚的同学回家一定要问问哦!我们的好朋友小红不但清楚爸爸的年龄,还知道自己的年龄和爸爸年龄之间的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知探究】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从情境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谁能用式子表示出小红1岁、2岁、3岁时爸爸的年龄呢?
学生观察思考后举手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列表:(课件)
小红的年龄/
岁爸爸的年龄/
岁
1 1+30=31
2 2+30=32
3 3+30=33
…………
(2)设疑引题:这些算式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我们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知识。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1))
(3)组织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展开讨论“如何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并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的想法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第二种:用字母a表示小红的年龄,则a+30就表示爸爸的年龄。
师:这两种想法都很好,同学们交流一下用哪一种更好呢?(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更好,因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更简单明了。
)
(4)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和数。
①用字母表示数。
师:如果我们把a+30看成是一个数,那么它表示的就是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即(a+30)岁。
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师:如果我们把a+30看成是一个式子,那么它表示的就是“爸爸比小红大30岁”这个数量关系。
③感受字母的取值范围。
师: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所以字母a在这里所取的数值也是有限的。
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5)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组织学生完成第52页下面的问题: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
学生先思考再汇报,教师板书:当a=11时,a+30=11+30=41。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例2。
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同桌相互交流。
(2)小组合作完成例2的学习,然后全班汇报,集体订正后教师板书:
x×6=6x。
当x=15时,6x=6×15=90。
(教师解释:当字母与数相乘时,乘号可省略,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写在字母前面。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出式
子中的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0~15。
)
【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学生读题后,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
2.完成教材第55页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汇报,全班集体订正。
)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55~56页的第3、4题。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1)
例1:小红:a岁爸爸:(a+30)岁
当a=11时,a+30=11+30=41。
例2:x×6=6x
当x=15时,6x=6×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