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课件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课件
急性弛缓性麻痹的诊断 与鉴别诊断
首都儿科研究所 张宝元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新疆疫情通报
• 8月26日,新疆和田地区发生一起脊髓灰质炎野病 毒输入性疫情,目前共有4名儿童发病,属重大突 发公共事件。
• 截止到9月15日,疫情已扩大到3州9县,发现9例 疑似脊灰(I型),年龄4月~38岁;AFP病例103例。
无异常
有 有异常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AFP神经系统检查要点
运动障碍(持续性): 肌张力:安静状况下肌肉的紧张度
方法:用手触摸肌肉以判断其静止状态时的紧张度,或在肢体放松情况 下做被动屈伸,旋前、后、内收、外展等运动以感觉其阻力。小婴儿快
速摇晃腕、踝关节。 肌张力减低:肌肉弛缓松软,被动运动时阻力减退,关节运动的范
目的和重要性
AFP
• 脊髓灰质炎( Poliomyelitis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病毒性传 染病。临床上出现肢体急性弛缓性瘫痪(AFP)部分病人留有永久的肢体瘫痪 等后遗症,是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脊灰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控制乃至消灭脊灰最重要策略是预防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 vaccine OPV)或灭活脊灰病毒疫苗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AFP神经系统检查要点
肌萎缩 (Amyotrophy)是指肌肉体积变小,肌
纤维变细甚至消失 可与邻近的及对侧相同的肌肉比较 并可用带尺测量肢体的周胫 分三类: 神经源性肌萎缩:前角细胞或运动神经 肌原性肌萎缩: 肌肉 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消耗性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AFP神经系统检查要点-感觉缺失(Sensory loss)
形式 震动觉 关节位置觉 轻触觉 针刺痛觉 温度觉
通路 后索 脊髓丘脑束
纤维大小 大纤维 小纤维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反射检查(Reflexes)
• 对感觉刺激引起的不随意运动反应称反射 • 反射的分级 • 0:消失 • ±:加强时方可引出 • 1+:存在但减弱 • 2+:正常 • 3+:增强 • 4+:阵挛 • 反射减弱或不能引出时,应重复,加强法反复多次
( inactived poliovirus vaccine IPV)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目的和重要性
AFP
1988年我国政府响应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关于全球消 灭脊灰的目标后,确定了我国消灭脊灰的目标和策略
1994年9月我国最后1例脊髓灰质炎,表明我国已经成 功阻断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1995、1996、1999年均发现有输入脊髓灰质炎病例
围增大
肌张力增高:肌肉较坚硬,被动运动时阻力增高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AFP神经系统检查要点
• 肌力:肌肉收缩时的力量
• 肌力评判标准
0级——完全瘫痪,肌纤维无收缩运动 1级——可见或仅在触摸中感到肌肉轻微收缩,不能
牵动关节产生肢体运动 2级——肢体能在床上平移,但不能克服重力 3级——肢体能克服地心引力,不能克服阻力 4级——肢体能做一定抵抗阻力的运动 5级——正常肌力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AFP神经系统检查要点-反射检查
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深反射: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桡骨膜反射
下肢:膝反射、踝反射、踝震挛 病理反射:正常情况下(除婴儿外)不出现,仅在中
枢神经系统损害时才发生的异常反射,如Babinski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AFP神经系统检查要点-脑膜刺激征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医疗机构任务
AFP
• 报卡
各级医疗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在12小时, 以电话方式报告到当地辖区疾控机构
• 留取合格标本
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两份粪便标本(临床高 度疑似脊灰病例和高危病例采集3份),至少间隔 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置专用粪便盒内, -20℃保存。
表明通过OPV的常规和强化免疫,已在人群建立免疫 屏障
2000年10月我国消灭脊灰工作进入无脊灰阶段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目的和重要性
AFP
OPV在全球消灭脊灰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也出现了脊灰疫苗株和疫苗衍生株感染问题
掌握AFP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提高AFP病例的监测质量 ---巩固无脊灰成果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报卡注意事项
AFP
根据卫生部文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治疗过程 中,凡遇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必须诊 断慎重。
在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均作为“急性弛缓性麻 痹(原因待查)”诊断,不能做出“类脊灰”或“脊灰” 诊断。
此外国际疾病分类无此诊断名称。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上下运动神经元麻痹鉴别
损害部位
肌张力 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电变性反应 (EMG)
上运动神经元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麻痹
(硬瘫 痉挛性 中枢性) (软瘫 弛缓性周围性瘫)
皮层运动投射区或锥体束 脊髓前角、前根和周围 神经的运动纤维
增高(痉挛性)
减低(弛缓性)
亢进
减低或消失
+
-
一般无(晚期有废用性萎 缩)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瘫痪
瘫痪定义瘫痪是指肌肉活动能力的减低或丧失, 分
为功能性和器质性 功能性:癔症性 器质性:不同角度多种分类方法 瘫痪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 瘫痪形式: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交叉瘫 瘫痪时肌张力状态:弛缓性、痉挛性 解剖分型:肌源性、神经肌肉接头、神经源性(上
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
• 北京目前有新疆来京人员10000余人,学生700多 人,服苗者占少数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2
急性弛缓性麻痹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
定义
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 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不是单一的疾病
监测病例的定义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任 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
急性驰缓性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卫生部规定的AFP病例
包括以下14种疾病: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症
(3)横贯性脊髓炎 (4)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
Hale Waihona Puke (10)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
(14)短暂性肢体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