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厦门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本试卷共七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文化常识(9分)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就是“表奏”,又称“表文”,是中国古代下级呈给上级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在表中可以有所陈述、请求、建议。

B. “敕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命令的专称。

C.御史,春秋战国时期为国君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

秦时有纠察弹劾之权,汉以后,御史职责则专司纠弹。

D.“舍簪笏于百龄”中的“簪笏”是指代官职,其中“簪”是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是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唐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的人物,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来做官。

1B.待漏,指百官五更前入朝,等待朝拜天子。

漏,铜壶滴漏,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用铜壶盛水,滴漏以计时刻。

C.万乘,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此常以“万乘”指天子、帝王、帝位。

D.斋戒,通常指古人在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禁欲守戒,洁身清心,以示虔诚之意。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顿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

行礼时,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故称“顿首”。

也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表致敬。

B.字,本义是生儿育女。

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八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C. 勒石,刻石记功,亦指立碑。

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勒石燕然”,当时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记功而归。

D. 皇太子,皇帝的长子,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

居住于东宫,故常以东宫代指太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士兵!士兵!阎连科郭军火了,火透了!这是一种深埋地下,只能暗暗燃烧,不能公然爆发的委屈的火。

这种难言之苦气得他肺就要炸开。

何止是肺,心、脑、肝、骨、血、肉……都蓄满了一种爆炸的力量。

连队的最高“武职官员”居然在五十九秒前宣布退伍命令时短粗有力地唤到了他的名字。

他答了一声“到”,但那只是士兵接受命令的本能。

当他明白那声“到”的深刻含意后,就急步流星地退出了军人大会。

他遇事理智、冷静,但绝不是打掉牙咽肚里那号蔫不几几的士兵。

不可理解、不可思议、不能容忍!想退伍的不让走,不想走的偏要打发你走!他掉泪了。

当泪珠从鼻翼落到手背上,他骂了一句“草包”,陆路不通水路通,我找师长去!他没料到真会让他退伍。

说到底他不同于一般士兵呵!入伍六年,队列、射击、军体、战术,哪样他不2是名列前茅!六年呵,两千一百九十个日日夜夜,他立过两个三等功,荣获十二次连嘉奖,足有两打的嘉奖证书,掌握了一整套的军事技术,六年,一整套,白搭!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请师长出面,把我留下!他的主意铁定了,步子坚坚实实的,快得流星赶月一样。

他曾是师长的警务员。

他们远非警务员与首长的关系。

有一次,师长问他:“你怎样看那些想当官的干部?”“想当官也没啥不好的。

工厂鼓励工人争当工程师,学校鼓励学生争当科学家,部队为啥不鼓励大家争当将军、元帅、军事家!”师长兴趣盎然:“那你呢?”“我?”他一怔,仅仅一怔,认真答道:“我想当官,但并不想让你把我提起来。

”“为啥?”“你把我提成干部,全师的人都会说我是给首长拖地板、倒开水换来的。

”……他说得毫无顾忌,使师长感觉到他具备一个真正军人应具备的东西。

师长珍爱这号士兵,也知道该怎样爱这号士兵。

一九七九年二月间,边境到了有火即燃之时,师长突然把他叫到身边问:“你怕不怕打仗?”他“啪”的一个立正,不假思索地答:“我当兵就是为了打仗的!”这样,他下连了。

然而,他们连只是特级战备一个月,自卫反击战就告结束了。

到师部,有五里路。

那些已成“百娃”的士兵们,三五成群,夹杂在各色人流中。

“现在当兵的真多。

”“没用!和平年代,白白养着,浪费开支。

”他听着这风送来的对话,心里像倒进了一包谷糠,杂乱,烦躁,刺心的疼痛。

六年呵,他为了什么?为了打仗!直说吧,为了死啊!可竟有人认为他们是白白养着,是浪费开支!“啪!”一只大手落在他肩上。

他们排的高林从后面骑车赶上来。

好家伙!刚刚宣布退伍命令,就居然穿了一套灰西装。

3他眼睛被那身西装刺疼着。

半晌,他压着嗓子说:“何必呢,临走还不留个好印象。

”“好印象!我的印象够好了。

军事训练,除了你谁能和我比?”“既然这样,就留下再干嘛。

”“我留这干啥?我和你不同……当过师长警卫员,去找师长讲个情,转个志愿兵,和平年月,拿钱不多也不少,打仗了,当英雄不大也不小。

”高林蹬转自行车,回头冷笑着说:“你要不是农村户口,我猜你今天准不会来找师长吧!”他僵住了。

仿佛当头挨了一棒,胸部有股涩酸的味道直往喉口满:天!竟这样看待我!难道我仅仅是为我自己吗?我是为祖国的安宁,为来来的战争,为士兵的价值和尊严!转志愿兵,他压根儿就没想过。

他想的仅仅是……是什么呢?难道是打仗?你渴望战争干什么?用战争证明你的存在?士兵们青春的消耗,才有了今天的安宁,这本身不就证明了士兵的价值和尊严!猛地意识到自己一个很大的失误:我找师长究竟为了什么呀!他静静地站着,望着路边飘动的白杨树,心里猛一下彻底空虚了。

鬼使神差地,他又往前走去,脚步像个大病初愈的人。

前面,市中学门口,围着几个人。

他走过去,瞟见个小女孩,大冷天,蹲在路边,手里拿着笔,膝上放着画夹子。

画的是孩子们在打排球、跳皮绳,背景是校后那座青黛色的,朦朦胧胧的山。

他正想抬脚往前走,突然那小姑娘眼里闪着光,对他笑了笑,又回头画几笔,在那大山顶,就多出了个哨兵,持枪站立着,凝视着他守卫的正前方。

那哨兵像漫画,滑稽、可笑,可因此整个画面和谐了、深刻了……或许这是小姑娘儿戏的一笔,可这一笔叫人多么安慰啊!小姑娘站起来走出人群,在他面前甜甜地一笑:“叔叔好!老师让我们每人写一封信寄出去,我就寄给你,你给我回信吗?”“给我?”他有些尴尬,“叔叔是退伍兵,你写给那些没有退伍的叔叔吧。

”小姑娘把头一歪,纯真地望着他,“退伍怎么了,刚才那位穿西装的退伍叔叔说,我能上学、画画,是因为你们为我站过岗。

”他望着那双明净的眼,像有股清泉从他心里流过,哗哗啦啦、滋滋润润,冲去了心里的怨气、不解和忧愁……一下子变得开阔、恬静、明媚了。

4七天后,师长接到了一封简短的信:首长:您好!我一路顺风,安全到家了。

眼下,正是冬闲。

大队让我当民兵营长,抓民兵工作。

有件事,我想请首长相信并记住:像退伍军人证上写的那样,有一天需要我“招之即来”时,我会来的。

你的士兵:郭军×月×日(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插入郭军在连队六年的杰出表现,与他被命令退伍的现实形成反差,构成情节上的跌宕变化,深化了作品的情感意蕴。

B.从不愿让师长提干到要师长出面留下自己,郭军行为的前后变化既强化了退伍命令带给他的心灵冲击,也突显了他的不甘。

C.和平年代军人职能发生了转变,郭军不能认识并接受这样的事实,想要通过师长摆脱农村户口留在部队,因此受到高林讥讽。

D.文中通过描写郭军的心路历程,既展现了普通军人面对命运转折时的彷徨失落,又讴歌了他们爱国奉献、深明大义的品格。

5.小说是怎样使郭军这一人物显得真实可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6.结尾写郭军与小姑娘相遇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答:三、文言文阅读(20分)(2017年高考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5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