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01知识管理1.海水晒盐方法:__盐田法__,也称太阳能蒸发法。
原理: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__蒸发__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__结晶__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__饱和__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流程:条件: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
2.饱和溶液人判断方法:(1 )在某温度下的溶液中加该溶液的溶质看是否能够溶解,若不能继续溶解,则说明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2 )在某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3 )相互转化:3.结晶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__饱和__溶液里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海水晒盐的过程称为__蒸发结晶__。
02基础题考点1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D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2.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3.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开发前景广阔。
请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淡化:世界上已采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20多种,目前普遍采用__多级闪急蒸馏__法。
(2)海水“晒盐”:海水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其过程如下:图中的①是__蒸发__池,②是__结晶__池,图中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饱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考点2蒸发结晶4.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A )A.结晶法B.过滤法C.溶解法D.蒸馏法5.我国的海岸线幅员辽阔,有充足的海水资源。
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
在此过程中( B )A.溶剂的质量不变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D.氯化钠的溶液质量保持不变6.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做法中应用了结晶方法的是( D )A.除去水中的泥沙B.分离豆浆和豆渣C.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D.用海水晒盐7.根据课本中“活动天地——蒸发结晶”实验填空:(1)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表面吹热风,目的是__加快水分蒸发__,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是__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__。
(2)此结晶方法被称作__蒸发结晶__。
(3)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自然放置在空气中,__能__(填“能”或“不能”)得到食盐晶体。
03中档题8.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风吹日晒蒸发海水中的水分,使氯化钠晶体析出。
下图能正确表示海水晒盐过程中,海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关系是( C )9.海水晒盐过程中,析出粗盐后剩余的溶液成为“苦卤”,关于苦卤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苦卤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B.苦卤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的大C.苦卤通电可以制得金属镁D.苦卤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10.下列是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从海水制备精盐的流程图:此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实验方法是( D )A.蒸发B.结晶C.过滤D.蒸馏1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B.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12.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__不变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在蒸发池中,经过风吹日晒使水分部分蒸发,蒸发的水分子组成__不变__(填“不变”或“改变”)。
(3)在结晶池中,继续风吹日晒,海水就会变为食盐的__饱和溶液__。
(4)析出粗盐后,母液中氯化钠的浓度__改变__(填“不变”或“改变”)。
(5)将已配好的10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__17.5__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04拓展题13.1 L海水在逐渐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单位:g)的关系如表所示:(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普通海水的密度小于__1.13__g/mL。
(2)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卤水的密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__1.21__g·mL-1~1.26__g·mL-1范围内__。
为什么?原因是__在这个范围内,氯化钠析出量较大,且杂质析出量较小__。
第2课时溶解度01知识管理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__100__ g 溶剂里达到__饱和__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影响因素:物质本身的性质、溶剂的__种类__、__温度__。
方法点拨: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②标准:在__100__克溶剂里;③状态:达到__饱和__状态;④单位:“克(g)”。
易混点拨:溶解度和溶解性不一样。
物质的溶解度是对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性决定溶解度的大小,溶解度反映物质的溶解性。
2.气体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数。
影响因素:气体本身的性质、__温度__、__压强__。
变化规律: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__小__;在一定的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__大__。
3.溶解度曲线点:(1)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__溶解度__。
(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__溶解度相等__,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线: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增大__,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很小__,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NaCl;(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减小__,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面:(1)曲线及曲线上面所表示的溶液为__饱和__溶液。
(2)曲线下面所表示的溶液为__不饱和__溶液。
降温结晶: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可采用__冷却热饱和溶液__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02基础题考点1溶解性1.如果进行蔗糖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则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D )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溶质质量④溶剂质量⑤溶剂种类A.①② B.①⑤C.②③④ D.①④⑤考点2溶解度的概念与意义2.下列加速物质溶解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A )A.加热B.水量C.振荡与搅拌D.把固体研细3.下列对“20 ℃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 D )A.20 ℃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里B.20 ℃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C.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1.6 g硝酸钾4.若要增加汽水中的二氧化碳,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D )A.增加水量B.持续通二氧化碳C.升温D.加压5.20 ℃时,50 g水最多可溶解5 g A物质;40 ℃时,100 g水最多可溶解10 g B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是( D )A.A>B B.B>AC.A=B D.无法比较6.(xx·贵港)下表是NaCl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30 ℃B.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C.40 ℃时,5 g NaCl中加10 g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6.3%的溶液D.40 ℃时,9 g Na2CO3中加20 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10 ℃,析出固体的质量为7 g考点3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7.(xx·德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2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40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将40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会有晶体析出8.(xx·聊城)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c__。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b__的相等。
(3)t3℃时,把80 g物质a加入到200 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不饱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A__(填字母序号)。
A.a>b B.a=bC.a<b D.不能确定03中档题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 C )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D.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10.(xx·枣庄)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60 ℃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时,将30 g氯化铵加入50 g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80 ℃时,等质量的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少的是氯化铵溶液11.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溶解度/g物质1020304050607080NaCl35.836.036.336.637.037.337.838.4KNO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1)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的是__硝酸钾(或KNO3)__;T℃时,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T介于__20__℃~30__℃__之间(从上表温度中选取最近的两个数值)。
(2)80 ℃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各100 g的混合物,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物质是__NaCl__;将所得溶液冷却到10 ℃时,溶液的质量是__156.7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