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交流展示
同学们还搜集了哪些“愁”的诗句呢?
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
情景导入
苏 州 枫 桥
情景导入
枫桥夜泊
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诗的题目的?
诗人张继就是这天的夜里在 枫桥写的这首流传千古名篇。
感知内容
认真读古诗,解决生字问题,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思 考:在这首诗中,作者描写哪些景物?
字词学习
枫桥:在今江苏苏州。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 人寒山曾住于此。
地点:山中
时间:秋天傍晚下过一场雨后
为了突出秋雨之后山野间的明丽与清新
感知体会
同桌探究: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感知体会
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颔联和颈联中的四句, 每一句都是一幅画,小组讨论,用几句话来描绘一幅画面。
交流展示
观察插图内容,结合小组的意见,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交 流成果。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朗读感知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一听朗 读,分享你的朗读成果吧!
吟诵,抑扬顿挫,要注意重音与停顿韵味,在停顿的 地方将韵母的音发得饱满一些,会有更好的诵读效果。
感知体会
老师朗读古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 随着张继来到枫桥边,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边听边想, 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展示导入
对这位诗人你还有哪些了解,对他们的 作品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诵读吧!
展示导入
开展王维诗词的接龙,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 和大家一起进行诵读比赛,专门背诵王维的诗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漠孤烟解决生字问题,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思 考:在这首诗中,作者描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物?
静:明月松间照。
动: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交流展示
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了那么美 丽恬然的山中景色,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交流展示
山中明明有那么多美丽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还称这 之为“空山”呢?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思考。
班级展示
多种方法背诵古诗,分享背诵方法。 将你读到的诗中景物描绘出来,请尝试用一段 话描绘这首诗呈现的画面。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展示导入
同学们,在唐诗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很特别 的诗人,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谁呢?咱们 一起来看看吧!
走近诗人
王维
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有 《王右丞集》。有“天下文宗”, “诗佛”的美称。王维的诗以描绘山 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与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派诗人。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朗读感知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一听对古诗 的朗读,分享你的断句成果吧!
读古诗语速要慢,把握好停 顿和语调,感悟诗句含义。
感知体会
诵读古诗,整体感知,作者描写了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要突出“新雨”呢?
班级展示
多种方法背诵古诗,分享背诵方法。 将你读到的诗中景物描绘出来,请尝试用一段 话描绘这首诗呈现的画面。
学写生字
泊 愁寺
观察字形,谈一谈你认为怎 样就能记住它。
标注读音,变换同音字加强 记忆。
学写生字
chó
愁 u
忧愁 仇恨 稀稠 酬谢
作业布置
字词学习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它的意思我理解了,我还可以 把它放进诗句中理解。
朗读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 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2 画出读不懂的字词。 3 想象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
朗读感知
探究古诗的断句,根据 节奏感进行划分标记。
了解诗中的地名,有的地方我 还去过呢?分享给大家吧!
朗读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自读古诗,边读边理解诗句意思,不理解的 字词查字典。 2思考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作者在诗中 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朗读感知
探究古诗的断句,根据 节奏感进行划分标记。
枫桥夜泊
学写生字
孙
观察字形,谈一谈你认为怎样能记住它。
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枫桥夜泊
展示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思乡的诗句,今天就一 起来展示分享给大家吧!
展示导入
开展“秋”诗词的接龙,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 学,和大家一起进行诵读比赛。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
交流展示
读着古诗,哪些字眼触动你的心?
愁
此时此刻的你,脑子里会冒出什么问题来问一问张继?
这是一种怎样的愁?
乡愁
你是从哪里品到的呢?
交流展示
诗人张继漂泊他乡,此情此景你说张继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思念家乡
交流展示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交流展示
每一幅画面就像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把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 山中的整个景致。这些景色给你什么感觉?
宁静,清新,恬然。
交流展示
我们可以看到,洗衣服的少女归来时发出了喧闹声, 渔舟经过时莲花也随之摆动,为什么它们给你的感觉仍然 是“静”呢?
以动写静,更突出“静”
感知体会
同桌探究: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感知体会
看到满天的霜,你什么感受? “乌啼”是什么意思? 乌鸦的叫声在人们印象中一般怎样? 从寺中传来了钟声,这钟声怎样?
交流展示
你们能不能用想象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境?想一 想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江南秋夜图?
宁静、幽暗、寒冷、凄凉、遥远、美丽的江南秋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