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电影史

外国电影史

格里菲斯贡献一,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1第一个将镜头确定为电影最小的叙事单位,还确定了镜头--场景--段落--影片的标准概念,改变了电影构成单位,从“场”变为“镜头”。

是蒙太奇艺术产生的基础。

2,将画面景别标准化,赋予特写、近景、中景、全景等以特定的涵义,并形成了经典电影叙事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镜头语言;发展了大特写、大远景等一系列电影语言,并创造性的运用近景特写表现情绪二,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1,有意识的系统的使用运动镜头,如摇镜头、移动镜头及景深镜头,还发明了圈入圈出、淡入淡出的技巧2,他根据镜头的情绪内容决定画面的选择,包括构图、光线、景别,用剪辑来控制情绪和节奏3,首先使用三维立体的真实布景和表意性的灯光照明4,注重对演员和表演要求,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开创了好莱坞明星制度的先河。

三,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作的创新1,丰富了电影的结构,创造平行剪辑,创造了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快速剪辑打破了戏剧美学的“三一律”,形成了真正电影化的叙事语言,且成为好莱坞影片最为典型实用的叙事模式2,大胆的使用闪回、平行交替等切入手法和省略法,使电影具有无限的时空自由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诗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将电影真正带入了成熟的叙事艺术阶段。

西部片:1,西部片式以美国西部为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发西部为题材,是美国人民民族性格与精神的体现。

2,通过特定的戏剧性程式表现,有固定的情节、善良的白人遭受暴力的威胁,英雄的牛仔作为执法者来除暴安良,结果一定是善胜恶。

有固定的人物、背景和相关道具,连镜头都有一定格局。

极易辨认的图像符号,处理完全模式化、公式化的。

3,西部片不是历史的再现和西部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是反映了一种道德理想,善胜恶的伦理,观众寻求的不是情节和人物性格,而是某种精神上的宽慰和道德满足。

4,代表人物作品:约翰、福特《铁骑》,《关山飞渡》等。

霍克思《红河》、齐纳曼《正午》喜剧片:1912-1930美国喜剧电影的黄金时代:美国喜剧电影之父麦克·塞纳特(拍片的指导思想是对任何事情特别是自认严肃的事情采取调侃的态度,讽刺的主要目标就是虚伪),创造了著名的“启斯东警察”。

其影片制造的各种噱头都成为喜剧片的类型特征。

四个电影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勃斯特·基顿《大将军》哈罗德·劳埃德《大学新生》哈莱·朗东犯罪片(强盗片):名解1,以城市和犯罪事件始末为北京,以犯罪分子为主要人物。

2、不重推理,罪犯一开始暴露再观众面前,人们感兴趣的不是谁是罪犯,而是罪犯的犯罪过程和落网过程。

3、人物定型化,专门演员。

4、固定造型因素、服侍、外表、城市环境和三大现代工具——枪、汽车和电话。

现在加上直升机、对讲机和带瞄准镜的枪。

5、故事来源于社会新闻,但是主角经过重新塑造,变成神话般的人物。

6、结局强盗必死。

符合观众社会心理。

7,30年代初最流行8,霍克斯《疤脸大盗》、李洛埃《我是一个越狱犯》。

公认大师,希区柯克。

如《后窗》、《精神病患者》。

一、先锋派电影1,1917~1928年的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由于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入侵和一战带来的西方传统观念和精神文明的危机,欧洲开始了一场抵制外来文化入侵和探索自身文化的运动。

使本世纪20年代世界电影艺术的中心从美国转回到欧洲。

2,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辐射整个欧洲大陆,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形态,形成多种多样的艺术流派。

深受尼采(个人、个性自由,反传统)、弗洛伊德(内心、心理现实,反表面)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且与当时盛行欧洲现代艺术思潮有明显的关系。

主要流派有:印象主义(法国)、表现主义(法、德)、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3,这一运动本身并不以叙事功能和商业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

对现存电影叙事模式的对抗和突破,从而创造一种新的电影语言和表现形式。

4,其总的美学特征有:反叙事、非理性、抽象性。

其表现为背离常情、惊世骇俗。

总体倾向是反传统,主张个性自由抒发,表现心理现实。

其钧异于商业电影。

5,先锋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代表著作有德吕克的《上镜头性》、杜拉克的《完整电影》以及爱浦斯坦、慕西纳克、冈斯、莱谢尔等人。

二诗意现实主义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一,背景:1、好莱坞电影的大举入侵和本国电影生产力的削弱;2、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很快波及到欧洲,法国比欧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更长;3、严峻的现实迫使在生活困境中寻找到生命的亮色和生存的诗意。

二,特点:法国30年代的一种创作倾向,并无系统理论,指30年代产生的一批影片在创作上强调遵循人道主义和人性论。

继承了20年代印象派和先锋派的创新精神,但又与社会现实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它是抒情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现实主义植根于传统,意味着对现状的关怀和尊重,是作品的核心和主题;所谓诗意,是人从现状出发的自由的心理诉求。

1、以法国现实生活特别是下层人民生活为题材,以富有感情的笔调描写普通人的遭遇,并大量调动电影的表现手段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2、多数是悲剧,用真实的背景去表现人物的活动场景,导演手法细腻,在某种诗情画意,能给予观众一种诗意的满足;3、表现形式上有别于蒙太奇的剪辑组合,多采用长镜头和深焦距镜头;4、演员表演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三,诗意现实主义共经历了过渡期、乐观主义时期、“黑色时期”等三个阶段,出现了让·雷诺阿等诗意现实主义大师。

四,诗意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雷内·克莱尔的四部曲,《巴黎屋檐下》、《百万法郎》、《自由属于我们》、《七月十四日》五,评价诗意现实主义的主要贡献:一、更新“现实”观念让。

米特里曾对待意现实主义的“现实”观念,作出了极为准确的评价,他在《电影史》中指出:“实际上,这一风格中,电影家并非重复或复制现实,那伯仅从形式的表层上看,他们在模仿生活创造的活动,它的情感进发、它的内在运动,依据此点进行创作,仅仅只保留其最奇特、最具特色的那些方面。

对真实的把握仅在于表达‘本质意义的’真理”。

二、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坚持独立制片的雷诺阿,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地使用景深镜头,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电影语法。

他的创作实践为巴赞的“场面调度”的理论提供了实证,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电影银幕的创作。

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对于“电影本体论”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三、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电影编剧使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影片在银幕上大放光彩,它再一次显示了生活自身的活力和电影文学的功力,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位置。

这一时期的著名导演:克莱尔、费戴尔、贝盖尔都是自己所导演的影片的编剧,雷诺阿、杜威维尔也均参与自己影片的编剧工作。

在诗意现实主义的创作中,突出的误识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忽视电影艺术的视听性。

在一些影片中,由于过于强调对白和编剧的作用,强调文学的作用,却忽视了电影首先是一门视觉性和听觉性的艺术。

其二,艺术群体对个体的冲击。

由于诗意现实主义时期的电影剧本通常出自于几位大编剧之手,因此,作品往往显现出某种近似性。

他们都是依据同样的戏剧模式而构筑的,即一种搬到当代平民社会现实中的悲剧的模式。

而那些平庸的模仿者匠气十足,抹平了电影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与个性。

这一状况一直持续了多年,直到“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才宣告结束。

让·雷诺阿:(结合其作品谈谈他的艺术风格?)32 雷诺阿的贡献?(北电大题)1、诗意现实主义精神最主要的体现者2、前期创作的社会主义倾向,影片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倾向具有鲜明的左派思想,影片接受苏联的现实主义精神,因而被认为是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声(《母狗》(1931)《布杜落水遇救记》()1932《托尼》(1934)《兰基先生的犯罪》(1935));3、《幻灭》(1937一个关于越狱的故事,但影片主题是关于合作与和解的问题,表现雷诺阿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博大情怀)《游戏规则》(1939诗意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一个关于上流社会道德腐败的陈旧故事,但导演流露出沉重的悲剧意识,是对人对社会的一种失望情绪,宿命论色彩)成功运用了景深镜头和长镜头的叙事手法,4、发现在表演上的两个原则:一是在画面呆的时间越长,越具有真实性;二是任务的出入场,不必切,而是在镜头移动中自由出入5、雷诺阿是一位对世界电影史作出巨大贡献的电影艺术家,他总结前人成就通过实践,最终确定了世界电影的写实主义传统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写实主义电影语法。

有声电影史上最早采用长镜头、景深镜头、变焦镜头的最重要的导演,对电影语言的贡献,是无声电影转向奥森·威尔斯的现代电影进程中最重要一环,现代电影思想的奠基者。

他的实践实证了巴赞的场面调度理论,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比如景深镜头的运用,其使背景与前景同样清晰,使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6、人文主义立场和左倾倾向成为电影界传统延续至今,长镜头、景深镜头实践为巴赞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和实践资源。

新浪潮的理论主张(简述或论述)新浪潮的主要导演大多是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的青年评论家,该杂志主编安德烈·巴赞是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也是新浪潮导演的精神之父。

尽管新浪潮导演推崇创作个性,各人风格相异,但他们还是具有较为一致的电影美学观念的,其核心就是巴赞的理论主张:)1)、记录本性:1,这一主张是针对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戏剧性效果和因果叙事的故事化倾向而来的。

2,巴赞指出,电影和其它艺术相比,更贴近生活和现实,因而记实性是电影的第一本性,“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而生活并非戏剧性的环环相扣,按照起承转合的规律性被安排好的,生活往往由一些松散的分不清轻重主次的事件串联起来,而且这些事件往往是多义的。

3,所以,在具体叙事时他们时常穿插进无关的细节,破坏叙事的完整性,表现生活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4,这一理论在新浪潮的电影中有突出的表现,如《精疲力尽》。

左岸派:艺术特点:1、在世界观上接受了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表现世界混乱、荒诞、非理性2、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等关系上呈现出的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危机,展现资本主义世界的“异化”境遇3、对人的内心和精神发展过程感兴趣,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想象、潜意识活动等主题。

4、在艺术表现上,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将逻辑的线性的时间改变为错综复杂的心理时间,空间也由具体的物理空间改变为心理空间,在时空转换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5、新浪潮是“生活流”,即把没有因果关联的事件串联起来,追求纪实效果;左岸派是“意识流”。

6、十分讲究画面构图和用光效果;常将声音置于一种优先位置,对话和内心独白构成了影片重要的组成部分;十分注重电影剪辑,称自己是“电影剪辑派”一,室内剧电影定义:2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