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时数分配章内容学时理论实践合计八环境 6 15 21九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 1 4十舒适与安全 3 2 5十一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9 9 18十二病人的清洁卫生9 12 21十三休息与活动 6 6十四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9 9 18十五冷、热疗法 3 3 6十六饮食与营养 3 3 6十七排泄9 12 21十八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12 12 24十九静脉输液与输血 6 6 12二十标本采集 3 3二十一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 3 3 6抢救和护理二十二临终护理 3 3二十三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3 3 6机动 1 1 2合计90 90 180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第一章医院和住院环境【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在护理操作中运用人体力学的原则。

2.掌握正确的铺床方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3.熟悉医疗环境所包括的范围(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4.了解病人单位的构成要求及所需设备。

5.了解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护理的相互关系。

1.环境与健康(1)环境的意义和范围(2)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3)环境与护理的关系2.医疗环境(1)医院的物理环境(2)医院的社会环境3.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1)病人单位及设备(2)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3)铺床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教学方式】讲授、示教、回示教、练习、录像。

【复习思考题】1.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2.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3.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4.为什么室内要保持通风?5.请问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6.试比较三种铺床法的不同点。

7.举例说明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8.如何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第二章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运送病人的方法:轮椅运送法、平车运送法。

2.熟悉病人入院和出院的程序及方式。

3.熟悉住院病人的分级护理内容。

4.了解运送病人的方法---担架运送法。

【教学内容】1.病人入院的护理(1)入院程序(2)病人入病房后的初步护理(3)分级护理2.病人出院的护理(1)病人出院前的护理(2)出院当日护理(3)出院后的处理3.运送病人法(1)轮椅运送法(2)平车运送法:挪动法、一人搬运法、二人搬运法、三人搬运法、四人搬运法(3)担架运送法:三人搬运法、滚动搬运法、平托法讲授、示教、回示教、练习、录像。

【复习思考题】1.简述病人入院时的护理内容。

2.简述病人出院时的护理内容。

3.试述住院病人的分级护理内容。

4.一般病人入院和急诊病人入院其护理工作步骤有何不同?5.如何作好病人出院前的健康教育?第三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增进舒适的方法;掌握疼痛病人的护理。

2.熟悉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疼痛的原因和影响疼痛的因素;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和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

3.了解舒适与不舒适的概念及引起不舒适的原因;疼痛的概念,疼痛的发生机制。

【教学内容】1.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1)舒适与不舒适(2)不舒适的原因(3)护理不舒适病人原则(4)增进舒适的方法:卧位、常用卧位2.疼痛病人的护理(1)疼痛的概念(2)疼痛的发生机制(3)疼痛的原因(4)影响疼痛的因素(5)疼痛病人的护理3.满足病人安全的需要(1)影响安全的因素(2)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教学方式】讲授、示教、回示教、练习、录像。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舒适?高水平舒适有哪些表现?2.导致不舒适的原因有哪些?3.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4.解释以下概念: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

5.列举5条疼痛的护理诊断标准。

6.疼痛病人可能出现哪些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第四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2.掌握无菌技术原则和无菌技术操作的方法;隔离种类及措施;隔离原则和隔离技术操作法。

3.熟悉医院感染的概念、形成、类型和医院感染的管理。

4.熟悉消毒灭菌的方法;医院清洁、消毒、灭菌的工作。

5.熟悉洗手技术和手的消毒;隔离病区的管理。

【教学内容】1.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的形成(2)医院感染的类型(3)医院感染的管理2.清洁、消毒、灭菌(1)消毒灭菌的方法(2)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3.洗手与手的消毒(1)洗手技术(2)手的消毒4.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2)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无菌容器的使用;无菌包的使用;铺无菌盘5.隔离技术(1)隔离病区的管理(2)隔离原则(3)隔离种类和措施(4)隔离技术操作法:口罩、帽子的使用;刷手与消毒手;使用避污纸;穿、脱隔离衣【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示教、回示教、练习、录像。

【复习思考题】1.如何进行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2.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3.无菌物品保管应遵循哪些原则?4.使用紫外线应注意哪些问题?5.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遵循哪些原则?6.隔离区域内各区是如何划分的?应遵循哪些隔离消毒原则?7.列举各种消毒灭菌法的适用范围、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8.如何运用隔离技术为一个传染病人进行晨间护理?9.供应室工作包括哪些内容?第五章病人清洁的护理【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洗头;床上擦浴的方法。

2.掌握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压疮的分期和压疮的治疗与护理。

3.掌握晨晚间护理的方法。

4.熟悉口腔的评估和口腔卫生指导、义齿的清洁和护理。

5.熟悉头发的评估和床上梳头及灭头虱、虮的方法。

6.熟悉皮肤的评估和皮肤卫生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淋浴或盆浴。

7.熟悉压疮发生的原因及易患人群、危险因素、易患部位的评估。

8.了解便盆的使用方法和会阴部的护理。

【教学内容】1.口腔护理(1)口腔评估(2)口腔卫生的护理措施:口腔卫生指导、义齿的清洁和护理、特殊口腔护理2.头发的护理(1)头发的评估(2)头发的清洁护理:床上梳发;床上洗发;灭头虱、虮法3.皮肤的护理(1)皮肤的评估(2)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卫生指导、淋浴和盆浴、床上擦浴4.压疮的预防及护理(1)压疮发生的原因(2)压疮的评估:易患人群的评估、危险因素的评估、易患部位的评估(3)压疮的预防措施(4)压疮的治疗与护理5.会阴部护理(1)便盆使用法(2)会阴部护理6.晨、晚间护理【教学方式】讲授、示教、录像、回示教、练习。

【复习思考题】1.何谓压疮?怎样预防?2.你如何指导和帮助病人保持清洁和良好自我形象?3.简述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及适应症。

4.护士应如何对假牙进行护理?5.简述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第六章舒适的护理【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2.掌握指导病人活动的方法。

3.熟悉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

4.熟悉活动受限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熟悉病人活动的评估。

5.了解睡眠的生理需要、睡眠的评估。

6.了解活动的重要性。

7.了解休息对健康恢复的意义、休息的条件。

【教学内容】1.休息(1)休息的意义(2)休息的条件(3)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2.睡眠(1)睡眠的生理(2)睡眠的需要(3)睡眠的评估(4)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3.活动(1)活动的重要性(2)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3)病人活动的评估(4)对病人活动的指导【教学方式】讲授、提问与回答。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休息?休息的先决条件有哪些?2.什么是睡眠?非快速动眼期睡眠各期的特征有哪些?3.人的睡眠时相周期有何特点?4.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哪些?5.什么是失眠、发作性睡眠、睡眠性呼吸暂停?6.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有哪些?7.肌肉锻炼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七章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正确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的操作方法。

2.掌握体温过高或过低的护理措施。

3.掌握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

4.掌握氧疗方法。

5.熟悉对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的正确评估。

6.了解正常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的生理变化。

【教学内容】1.体温的评估与护理(1)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2)体温评估:体温过高、体温过低(3)护理措施:测量体温、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体温过低的护理措施2.脉搏的评估与护理(1)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2)脉搏的评估:脉率异常、节律异常、强弱异常、动脉壁异常(3)护理措施:脉搏测量部位、脉搏测量。

3.血压的评估与护理(1)正常血压的生理变化。

(2)血压评估:高血压、临界高血压、低血压、脉压差的变化(3)护理措施:血压计的种类与构造、血压测量4.呼吸的评估与护理(1)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2)呼吸评估:频率异常、节律异常、声音异常、形态异常(3)护理措施:呼吸测量、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氧气疗法【教学方式】讲授、示教、练习、录像。

【复习思考题】1.如何评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异常变化?2.对体温过高病人应如何护理/3.病人发生绌脉时,怎样正确进行测量?4.如何正确地测量血压?应注意哪些事项/5.当病人生命体征异常时,护士如何应用沟通技巧给予安慰?6.如何判断病人缺氧程度?给氧时应注意些什么?7.呼吸道并非无菌器官,为何吸痰管需消毒处理?2.第八章饮食与营养【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管饲饮食的目的、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

2.熟悉医院饮食的种类及各类饮食的适用范围、原则和用法。

3.熟悉营养的评估;病人饮食的一般护理措施。

4.熟悉要素饮食的概念、实施及注意事项。

5.了解非要素饮食、组件饮食组成及适用范围。

6.了解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热能;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和来源。

【教学内容】1.人体对营养的需要(1)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热能(3)营养素2.医院饮食(1)基本饮食(2)治疗饮食(3)试验饮食3.饮食护理(1)营养评估:饮食习惯评估、影响因素评估、身体评估、生化评估(2)病人饮食的一般护理措施:病人入院后的饮食管理、病人进食前的护理、病人进食时的护理、病人进食后的护理4.特殊饮食护理(1)管喂饮食(2)经肠营养【教学方式】讲授、示教、练习、录像。

【复习思考题】1.请列出4种常见的治疗饮食?2.简述鼻饲法护士操作的注意事项?3.举例说明如何满足病人的食欲?4.如何护理管饲法要素饮食的病人?第九章排泄的护理【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排尿异常的护理。

2.掌握导尿术。

3.掌握排便异常的护理。

4.掌握灌肠法。

5.熟悉排尿活动的评估。

6.熟悉排便活动的评估。

7.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8.了解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1.排尿护理(1)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尿的过程(2)排尿活动的评估:影响排尿因素的评估、常见的异常排尿、尿液的评估(3)排尿异常的护理:尿失禁病人的护理、尿潴留病人的护理、协助病人维持正常的排尿活动(4)导尿术:一般导尿术、留置导尿管术、膀胱冲洗2.排便护理(1)大肠的结构和功能:大肠的解剖、大肠的生理功能、大肠的运动、排便(2)排便活动的评估: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常见的异常排便、粪便的评估(3)排便异常的护理:便秘病人的护理、粪便嵌塞病人的护理、腹泻病人的护理、排便失禁病人的护理、肠胀气病人的护理(4)灌肠法: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口服高渗溶液清洁肠道、保留灌肠、简易通便法、肛管排气法【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示教、录象、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