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基本技术 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本技术 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本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于3年制高职高专教育护理专业课程编号:035 编写时间:2013年课程名称:护理学基本技术英文名称:Basic of Nursing学时:144 学分:10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职业技术课适用专业:护理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一、教学大纲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护理专业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具有职业道德素养的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

《护理学基本技术》课程在充分调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明确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并深入分析出护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确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使学生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掌握这些核心能力,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兼顾执业护士考试要求,形成包涵四个模块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支撑课程”模块主要是为护理专业提供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生命周期课程”的学习搭建知识和技能平台。

《护理学基本技术》作为专业支撑课程之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紧紧围绕护理岗位对知识、技能与素质的要求,根据护理岗位工作任务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在课程剖析和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参考2008版的教学大纲后制定的,最终经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可行性论证。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护理学基本技术》课程是护理专业的职业技术课,其授课对象是高中、中职毕业生。

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学生学习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等各专科护理的基础,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以《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等“专业支撑课程:为基础,为后续的《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等“生命周期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护理理论、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的基础。

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护理基本知识、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锻炼敏锐的观察分析和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在正确的护理理论指导下,使用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独立完成护理技术操作,以解决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

课程难点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面对不同人群,根据不同需求、突发事件,运用各种护理知识和技术,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课程目标是:1.知识目标阐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运用护理基本知识,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中。

2.技能目标在护理理论的指导下,规范地、较熟练地进行各项护理学基本技术操作,学会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对象服务。

3.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真正认识人、理解人、帮助人,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体现出热爱护理专业,关心、爱护和尊重患者,有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奉献精神,有诚信与慎独的品行,有刻苦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护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护理学基本技术》属于护理专业的专业支撑课程,以医学基础课程(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人文社会学课程(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为基础,为后续的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等“生命周期课程”及教学实习等奠定了护理理论、知识与护理技术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为了保障《护理学基本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落实,达到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要求,任课教师应以本课程大纲为依据,在充分讨论、集体教研的基础上,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授课计划。

根据授课单元分析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书写教案、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充分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扩充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贯穿“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护理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在课堂教学内容后,布置一定数量的、符合大纲和教材要求的作业,作业内容要有创造性、典型性,难易适度, 作业量适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能力。

教师应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强化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临床护理岗位能力的要求,合理、适时地安排实践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并不断完善试题库及技能考核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考核,确保本教学大纲的落实。

五、课程内容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发展和完成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与临床护理专家、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选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础。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以护理程序为依据,按照患者由入院到出院的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将《护理学基本技术》的教学内容整合、序化。

本课程大纲包括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训课程两部分。

课堂教学包括:医院环境、住院环境的准备、患者的出入院护理、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危重症患者护理、临终护理、医疗文件的处理和护理管理等8大教学模块。

综合实训课程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教学训练。

第2章医院和住院环境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患者的住院环境。

2.熟悉:门诊、急诊护理工作内容。

3.了解:医院的性质和任务、病区管理。

实践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一铺备用床实训目的:训练护士基本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技能要求:熟练掌握备用床操作,做到床单平整紧、中线对齐、做角手法正确,动作轻稳,节力。

实训项目二铺暂空床实训目的:训练护士基本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技能要求:熟练掌握暂空床操作,床单平整紧、中线对齐、盖被折叠整齐、正确。

实训项目三铺麻醉床实训目的:训练护士基本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技能要求:熟练掌握麻醉床操作,床单平整紧、中线对齐、盖被折叠与枕头放置正确。

第3章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2.熟悉:出院后护理;轮椅、平车运送法。

3.了解:患者入病区前护理。

第4章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各种卧位及其适用范围、协助患者更换卧位法。

2.熟悉:卧位的性质、力学原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3.了解:常用的力学原理、防护具的应用注意事项。

第5章清洁、消毒与灭菌技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医院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

2.熟悉:医院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

3.了解: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第6章无菌技术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熟悉:无菌物品的保管及各种无菌物品的使用。

3.了解:无菌技术的概念。

实践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一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实训目的:训练护士基本功,培养无菌观念、掌握操作方法。

技能要求:1.熟知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操作正确、熟练,操作中没有无菌物品的污染。

第7章隔离技术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隔离区域的设置与划分。

2.熟悉:隔离消毒原则、隔离种类及措施。

3.了解:隔离技术的概念。

实践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一隔离技术基本操作实训目的:明确隔离的意义,能达到在不同的环境下保护自我和保护患者的目的。

技能要求:1.熟知隔离技术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隔离技术操作,操作中清洁部位不被污染。

第8章患者清洁卫生的护理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压疮护理、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皮肤护理。

2.熟悉:晨晚间护理。

3.了解:清洁护理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意义与各项护理注意事项。

实践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一特殊口腔护理实训目的:训练学生关心体贴患者,练习与患者沟通交流,较熟练的使用医疗器械。

技能要求:1.熟知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特殊口腔护理操作,能规范地、动作轻柔的完成操作,患者口腔清洁、舒适。

实训项目二床上洗头法实训目的:训练学生关心体贴患者,练习与患者沟通交流,学会为他人服务,熟练地为患者进行清洁卫生的护理。

技能要求:1.熟知床上洗头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床上洗头操作,操作正确、熟练,注意节力,患者清洁、舒适、满意。

实训项目三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实训目的:训练学生工作具有计划性及独自照顾患者的能力,复习巩固、铺床操作法。

技能要求:1.熟知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操作,在规定的时间内,规范地完成操作,患者安全、床单位清洁整齐。

第9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正常与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2.熟悉:引起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机理。

3.了解: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概念。

实践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

实训目的:学会观察了解病情,掌握正确操作技术。

技能要求:熟练掌握生命体征的测量与观察,操作方法正确,测量数值准确。

第10章医院饮食与胃肠道护理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患者的饮食护理、出入量记录方法;胃与排便活动的评估、排便异常时的护理。

2.熟悉:要素饮食、静脉高营养适用范围与护理要点。

3.了解:医院饮食种类、适应范围、饮食原则及方法;恶心、呕吐的护理、常用的洗胃溶液与注意事项。

实践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一鼻饲法实训目的:练习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顺利地将胃管插入胃内,为患者提供营养护理。

技能要求:1.熟知鼻饲法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鼻饲法操作,操作熟练、步骤正确。

实训项目二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实训目的:练习与患者沟通交流,保护患者自尊,掌握帮助患者解除便秘的方法。

技能要求:1.熟知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操作步骤正确、动作轻柔,操作中灌肠筒没有被污染,注意患者的遮挡。

第11章泌尿道护理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排尿活动的评估、排尿异常及护理。

2.熟悉:泌尿系统的解剖及生理。

3.了解:导尿术目的与注意事项。

实践教学内容:实训项目导尿术实训目的:练习与患者沟通交流,保护患者自尊,复习、巩固无菌操作技术,掌握帮助特殊患者排尿的技能。

技能要求:1.熟知导尿术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导尿术操作,操作步骤正确、动作轻柔,操作中没有污染无菌物品,注意患者的遮挡。

第12章给药护理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口服给药法、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2.熟悉:给药的基本知识、给药时间与途径。

3.了解:给药原则、药物保管原则。

第13章注射技术理论教学内容:1.掌握:各种注射法的操作方法。

2.熟悉:各种注射的定位与操作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