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新余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史载:“西周的诸侯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这反映出A.政治权利按血缘关系分配B.西周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C.周天子开始加强中央集权D.诸侯国的权力有等级差别2、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论断的理解正确的是:A. 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B. 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 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D. 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3、铜匦,武则天所创,类似于检举箱,唯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

初为朝廷接受臣民投书反映各方面问题的匣子,后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

铜匦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B. 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C. 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D. 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帝制”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的外衣C.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5、《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

”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6、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 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A. 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渐一致D.原有规则收到商业发展的挑战7、唐末徐夤有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该诗句中描述的瓷器A. 质地纯净,官府垄断B. 色泽光亮,晶莹如雪C. 造型优美,釉色粉彩D. 技术精良,面向市场8、1979年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罗布泊地区发掘清理了一批古董,出土了锦、绢、刺绣、铜镜、漆器,还有木简、纸质文书等珍贵遗物,以及具有中亚、西亚风格的玻璃制品和织造工艺精美的毛织品。

这批古董埋葬的朝代最早应为A.西周B.秦朝C.汉朝D.宋朝9、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孟子指出:“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荀子强调“王制”,主张君主要讲求王道仁义。

据此,三者都主张A.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相结合B.礼乐制度和仁政相结合C.克己复礼是君民共治的前提D.反对苟政和肆意的刑杀10、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

”这首诗反反映了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B.朱熹的“格物致知”C.王阳明的“心外无理”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1、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致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

”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12、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C.认为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顶峰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13、某学者在叙述欧洲文化历程时说道:“希腊文化的精神是_________,罗马文化的精神是________,中国文化的精神是_______观念。

”空缺处应补充的内容为A.入世、秩序、和谐 B.秩序、入世、出世C.和谐、秩序、出世 D.和谐、秩序、入世14、罗马国家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共同原因是A.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B.平民或自由民的斗争C.帝国疆域扩大的需要 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5、罗马在帝国时期曾广泛流行无夫权婚姻。

与之前的有夫权婚姻相比,这种婚姻夫妻处于同等地位,双方的财产分开;成年子女也拥有财产权,并享有签订契约和买卖财产的权利能力。

这种婚姻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罗马法体系的完善 B.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C.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D.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16、古希腊人认为,“完美的、充分发展的人体是最具神圣意义的”。

这实际上反映出古希腊A.崇尚人体美 B.萌生人文主义C.注重人体健美 D.人和神是平等的17、“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于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

《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这一信仰危机引发了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新航路开辟18、“文艺复兴时代的人士受中世纪先人们学识与艺术的恩惠,无疑的实在很多,而且,文艺复兴时代的人士们也无疑的与他们的祖先一样的笃信宗教,轻信人言,满怀阶级意识和封建思想。

可是他们也是唯物论者,怀疑论者和个人主义,这些都是中世纪闻所未闻的。

”这段话的主旨是A.文艺复兴运动呈现过渡时期的风格特点 B.文艺复兴运动完全摒弃中世纪思想文化C.文艺复兴运动不可避免具有中世纪遗风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己初具人文主义精神19、在古希腊,从事绘画、雕塑的人被视为卑下的体力劳动者;中世纪时,画师一般与鞋匠、面包师、理发师等手艺人为伍。

著于14 世纪的《佛罗伦萨城的起源及其著名公民传》将一些画师归入“著名公民”之列。

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意大利的手艺人蜕变成艺术家 B.艺术的人文性获得社会的重视C.人文主义贯穿西欧的各个时期 D.文艺复兴提高画师的社会地位20、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

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A.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 B.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C.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21、“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具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这段话可能是A.伏尔泰的言论 B.孟德斯鸠的言论C.卢梭的言论 D.苏格拉底的言论22、到十七世纪中期,荷兰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海军几乎超过英法两国海军总和的一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挂着它国旗的船舰游弋世界各大海洋。

荷兰获得“海上马车夫”称号。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荷兰①成为西欧重要的贸易中心②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打垮英法③成立了海外特权贸易公司④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英国航运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2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A .A B.B C.C D.D24、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罗马教廷建立了“东方事务部”“传教问题部”等海外传教机构;信贷机构,殖民贸易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纷纷建立。

下列对这些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 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经济和生活观念的变化B.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引发的连锁反应C. 工业革命导致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 早期殖民扩张推动资本原始积累25、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

”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26、下表是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其中拉丁美洲人口数量的变化受到哪方面的影响?A.工业革命 B.圈地运动 C.殖民扩张 D.黑奴贸易27、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的代议制民主的政治框架。

与美国式三权分立的政治的体制比相较,英国式的责任内阁制A.确保内阁掌握国家全部决策权力B. 权力机构间的制约监督机制较完备C.使得两党轮流执政制度得以执行D. 政府行使行政权时受议会制约较少28、它的幸运是一环套一环的,它在15世纪开始文艺复兴,16世纪进行宗教改革,17世纪就发生政治革命,“它”是A .法国 B.德国 C.意大利 D.英国29、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其中很多条款都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但所有这些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就具有重要意义了,这表明《权利法案》A.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B.参照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进行设计C.全面限制了国王政治自由和权力D.推崇民意决定国家政治发展方向30、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德霍夫施塔特说,美国宪法的基础“是霍布斯哲学和加尔文教,他们认定人类的天然状态是战争,俗人的心智与上帝相抵触……他们对人类已是无信任可言,但相信良好的政治制度必有力童控制人类”。

这体现出美国宪法的突出特点是A.人民主权B.分权制衡C.联邦制D.选举总统和议员31、1791年,美国《权利法案》列举了宗教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保留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

还规定宪法中未明确授予联邦政府、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或人民行使。

该法案内容A.标志着美国政党制度的形成B.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C.使美国联邦制得以确立D.是对《邦联条例》的有效补充32、以下为1794年法国大革命中的场景:在大街上被公民们包围的革命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看着人们因激情而泛红的脸说:“你们要遵守法律!”“法律是什么?”人们问。

罗回答:“法律就是公民的意志。

”公民们继续囔囔:“我们就是公民,我们不要什么法律,我们的这种意志就是法律。

”这突出反映了A.法律的确体现了公民的意志B.民主权利滥用损害了民主制度C.革命领导层力图限制革命发展D.主权在民原则得到充分体现33、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科技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三次科技革命都以来新能源开发和利用34、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