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的家具设计时期
采用许多垂直木条为椅背及桌脚,护栏,虽然沒有中古世纪般繁复的雕刻, 却散发出浓厚的古典风味。
11
1916-1922年间为日本东京的一家旅馆所设计的沙发
底座为樱桃木,座垫有皮制及布制可供选择, 这款典雅的设计为现代扶手沙发的设计样本。
12
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建设完工的日本 的赖特帝国酒店,是一个完全充满着 他所设计的家具的艺术品,该酒店的 椅子灵活地结合了正方形,三角形和 六边形,这种运用几何图形进行设计 的例子也常出现在他其它的设计中。
年
花
园
椅
9
米德韦椅,1914年
米德韦椅子的金属线结构建立在 圆形和三角形的的基础之上,以 缓和钢管带来的工业化效果---缺 乏人情味。 这系列的作品中还包括圆桌和方 桌。 在这简单的设计中,可以察 觉到大师想将古典的装饰艺术与 现代风格相融合,整个作品散发 出现代与典雅。
10
这系列的桌椅均采用樱桃木或染色的核桃木为质料
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
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
其14年的发展历程。
3
包豪斯学校
the school
4
包豪斯对设计的要求是形象上它不采 取模仿何种风格样式,也不作装饰点缀, 只是采取简洁和线条分明的设计。简洁又 实用是包豪斯时代的标志,也是我们时代 的标志之一。
1921-1922年 为帝王酒店设计的 孔雀椅
13
14
1936年工作区扶手椅扶手的设计可供使用 者搭放手臂,在速记员中大受欢迎。这个多功 能的椅子具有自由的可存储空间和操作台面, 即该椅子扶手的顶面(可以依靠在上面做记录 等,这也正是为何此椅大受速记员的欢迎的原 因了),该操作台面悬搭在它底下的挡板之上; 其金属构架被刷成与核桃木的颜色相协调的温 暖的红色。
18
巴塞罗那椅
著名的“巴塞罗那椅”是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为多家博物馆收藏,是密斯为1929年
15
这款赖特的桃花心木休闲椅是1955年的设计,现在市值在7000美元左右
16
密斯·凡·德罗 德国 1886-1969
1907年,他与格罗披乌斯一同在贝伦斯的事务所 工作,深受贝伦斯的影响。
1928年,他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名言。 1929年,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 馆以及巴塞罗那椅,使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
家
具
设
计
风
格
及
范
例
包 豪 斯 1919-1938
现代 主义
B
A
U
H
A
U
S
1
包豪斯概述
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市 “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习惯 上仍沿称“包豪斯”。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 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的现代设计师。 1930年密斯担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1933年纳粹政府上台后关闭包豪斯,至此密斯结
束了其14年的办学历程。 1938年,密斯移居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
系教授。 1969年逝世,密斯深深影响了好几代的现代建筑
师和设计师。 密斯努力开创玻璃外墙钢筋结构建筑时代。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这句名言正是他在 1928年阐述的建筑原则。
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
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L·密斯·凡·德·罗(L MIES VAN DE ROHE)继任。接任的密斯面对
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
闭包豪斯;
•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L·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
产单件产品。赖特总是热衷于坚持对整个项目
的掌控。
他所设计的家具以简约性和运用了基本的几
何形式而区别于其他人设计的家具作品,且与
时代的机械美学是同步的,虽然只有少数的家
具是大批量生产。
7
赖特高靠背椅
8
1914 1903
罗比沙发,1906年
年 靠 背 扶 手 椅
赖特加长了罗比住宅里的 沙发的扶手以形成实用的 坐面
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
其家具设计的精美的比例,精心推敲的细部工艺,材料的纯净与完 整,以及设计观念的直接了当,最典型地体现了现代设计的观念。 17
密斯—先生椅 密斯1927年设计的悬挑椅及悬挑扶手椅,
密斯1930年为图根哈特住宅设 计的另一种悬挑扶手椅
先生椅
以弯曲钢管制成的悬挑椅,以弧形表现了对材料弹性的利用
5
—— 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 ——
6
美国现代家具设计先驱、美国芝加哥学派
Frank Lloyd Wright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9-1959)
美国建筑与家具设计师,他无疑是20世纪
美国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设计的许多建筑
受到普遍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颇有价值的瑰
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他的建
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
型教育制度;
•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
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
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 MEYER)继任。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
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 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2
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任校 长,提出“艺术与技术 包豪斯的师生们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
筑思想和欧洲新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
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他的作品的特色之处表现为:整体性和连贯
性,就连细微的细节也让人感觉已设计得完全
到位了。美国建筑百科全书评价:"必须承认赖
特是他那个时代或许也是任何时代的最有创造
力的建筑师之一。
他尽可能地将自己设计的家具融入到他所做
的建筑设计当中。有时他还委托小型供应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