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
进程:细菌性痢疾、伤寒1.5学时
阿米巴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1.5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标本和切片观察、幻灯片示教、病案分析
实施情况:
按教学计划完成。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伤寒(typhoid fever)
1病因与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粪-口途径
(1)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多
(2)肝脏:汇管区-管道型肝硬化(干线型)
(3)脾:
(4)肺:
(5)其他:
五、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
1病因及感染途径
华支睾吸虫经口途径
2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寄生于肝内胆管
(1)肝内胆管扩张
(2)胆囊
(3)胰腺










多媒体(分钟)
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2)慢性
病程超过2月新旧病灶共存
(3)中毒型
三、阿米巴病(amoebiasis)
1概述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感染热带多
2肠阿米巴病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滋养体是致病阶段
(2)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病变部位:盲肠、升结肠
急性期病变:烧瓶状溃疡
果酱样大便
慢性期病变:阿米巴肿
3肠外阿米巴病
(1)阿米巴肝脓肿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第次数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学科
病理学
年级
2001
专业、层次
生物工程及检验系(本科)
教师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大、小班)
大班
学时
4
课程(章、节)
传染寄生虫病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病理学教科书(第6版)Robbins
教学目的与要求:Βιβλιοθήκη 1掌握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联系。
2熟悉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联系。
3掌握阿米巴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联系。
4熟悉爱滋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教学重点、难点:
1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理、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2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类型及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
(2)阿米巴肺脓肿
(3)阿米巴脑脓肿
四、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1概述
2病因及感染途径
日本血吸虫皮肤接触疫水感染
3基本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尾蚴
童虫
成虫
虫卵:主要病变,特征性虫卵结节(血吸虫性肉芽肿)
急性虫卵结节—嗜酸性脓肿
慢性虫卵结节—假结核结节(pseudotubercle)
4主要器官病变及后果
3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
4阿米巴病的病因、传染途径。肠阿米巴病的病变特点及肠外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
5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和发病机理。肠道、肝脏、脾脏的病理变化。
6华支睾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联系。难点:伤寒病的发病机制、肠道各期病变;阿米巴肠病特点;血吸虫病虫卵引起的肝病变及肝硬化的发生及演变。
2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
特征性病变:伤寒小结
(1)肠道病变:回肠下段
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期、愈合期
(2)其他:
二、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
1病因与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粪-口途径
2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部位:乙状结肠和直肠
(1)急性
假膜性炎、溃疡形成
25
25
25
25
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