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洞门凿除
目录
目录 0
一、工程概况 (1)
二、技术保证措施 (1)
1、洞门破除前准备措施 (1)
2、洞门破除措施 (2)
三、其他施工保证措施 (3)
四、应急措施 (4)
1、应急准备 (4)
2、应急情况及处理办法 (6)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始发洞门区域采取三重搅拌桩,三重高压旋喷桩加固,洞门采用钢筋混泥土板墙制作。
本工程掘进断面以粉质粘土为主,上覆砂质粉土层;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地下水的含水介质、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可划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两大类。
二、技术保证措施
1、洞门破除前准备措施
根据本区间实际施工工况,为保证洞门破除的安全,我部实施了端头井的土体加固等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出洞地基加固
洞门破除前准备措施洞门周边降水
第一次水平探孔
2、洞门破除措施
1)洞门混凝土桩为粉碎性凿除,采用人工高压风镐,总体施工顺序为:凿除素混凝土桩外层600mm厚砼→在剩余400mm素混凝土桩上探孔→(若洞门探孔情况良好)凿除钢筋混凝土桩600mm厚砼→凿除剩余400mm素混凝土桩→凿除400mm钢筋混凝土桩。
洞门探孔孔位示意见下图2-1:
图2-1 洞门探孔孔位布置
2)外层凿除工作先上部后下部。
钢筋及预埋件割除须彻底,以保证预留门洞的直径。
3)若探孔无明显的渗漏水、泥情况,则应迅速凿除剩余砼。
凿除钢筋砼顺序为从上而下,先凿除洞圈内所有砼,再割除所有钢筋,砼凿除顺序为由上而下,钢筋割断顺序为由下而上。
砼及钢筋清理掉后,盾构机方可始发。
4)洞门凿除平台用脚手架搭设。
脚手架采用Ф48钢管,高度6.8m(含顶部1.2 m护栏),设置5道竖撑,5道横撑,间距均为1.8m,宽度1.0m。
脚手架需下部垫实,脚手架侧面须用斜撑将其撑实,正面与盾构机撑实。
上人横撑上面均铺设木板,并与横撑固定。
脚手架具体搭设如下图2-2所示:
图2-2脚手架具体搭设
三、其他施工保证措施
1)及时关注天气情况。
洞门破除时间定在天气晴朗的时间段,尽量保证洞门破除期间地下水位在可控范围内。
2)为缩短加固区土体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洞门破除期间实施24小时不间断施工。
3)洞门破除期间,端头井上方的龙门吊、吊机等重物移到指定位置,远离施工影响范围。
4)洞门破除产生的渣土由吊机直接调运出端头井,保证洞门凿除施工的工作面。
5)成立监测小组,负责洞门破除的监测。
监测方法如下:
(1)目测:派专人全程跟踪洞门破除施工,一旦发现洞门存在变形、漏水等情况,暂停施工并及时上报给相关负责人。
负责人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布置沉降观测点:在洞门上方布沿隧道轴线方向布设2个沉降观测点(间距500mm)。
隧道轴线两侧各布设3个观测点(间距1000mm)。
沉降标杆采用Φ18mm螺纹钢标杆,螺纹钢标杆应深入原状土60cm以上。
洞门凿除期间监测频率为6~7次/天。
具体布点和监测由第三方监测单位负责。
6)降水井派专人负责管理,保证在施工期间6口降水井能正常抽水。
管理人员负责以下具体工作:
(1)检查频率为2小时/次,检查水泵是否正常工作、电箱有否跳闸出水量是否正常。
如遇特殊情况,半小时内排除险情。
(2)准备2.2KW备用水泵6台(洞门破除施工前2天开始使用),水管60m。
(3)准备发电机一台,保证施工用电。
四、应急措施
为确保在洞门破除过程中能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特制定以下应
急措施。
1、应急准备
人员安排准备工作材料准备
设备准备
1.1人员安排
1)人员组织架构图如下:
2)人员具体分工:
(1)总负责人(1人):负责整个洞门破除期间的方案制定、施工总体决策。
(2)安全负责人(2人):负责施工前的安全交底、施工期间安全巡查并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技术负责人(2人):负责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施工期间的降水井管理、水平探孔施工指导及施工过程中其他技术工作。
抢险注浆:
技术负责人:
物
资
准
备
:
控
制
监
测
负
责
人
:
碴
土
清
理
:
安全负责人:总负责人:
洞
门
凿
除
班
:电
工
班
:
(4)监测负责人(2人):负责洞门监测点的观测及数据处理,并将观测成果及时上报总负责人。
(5)电工班(2人):负责检查整个施工场地的用电情况,发现停电、跳闸等特殊情况及时排查,并上报总负责人,必要情况启用备用发电机供电。
(6)物资准备(1人):施工前准备好水泵、备用发电机、抢险物资等物资设备,并随时待命,听从总负责人的安排及时准备其他临时物资设备。
(7)洞门凿除班(6人):负责洞门破除工作。
洞门破除前认真学习技术安全交底、施工过程中时刻保持安全性和警惕性,如有特殊情况可自行暂停施工并第一时间上报总负责人,由负责人决策施工应急措施。
(8)渣土清理(8人):相关人员必须保证整个洞门破除期间施工人员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渣土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及时处理;在施工前要认真学习技术安全交底,杜绝违规、危险施工。
(9)抢险注浆(15人):洞门破除前负责检查注浆设备是否完好,注浆材料是否准备到位;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安全交底,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注浆,则根据总负责人的指令,控制好技术掺量,保证注浆及时、有效。
1.2材料准备
应急材料准备如下:
物品名称数量物品名称数量
沙袋(条)800 沙(m3)50
快速水泥(T) 2 水玻璃(T) 3
水泥(T)20 聚氨酯(kg)200
注:应急材料如水玻璃、快速水泥、聚氨酯等关键材料如有不足,必须保证30分钟内及时到场。
1.3设备准备
具体设备准备如下:
设备名称数量设备名称数量60KW发电机(台) 1 双液注浆泵(台) 1
2.2KW水泵(台) 6 7.5KW水泵(台) 1
手提灯(只)20 泥浆泵(台) 2 PRD150地质钻机(台) 1 铁锹(把)20 注:盾构机随时待命,洞门一旦破除就迅速推进。
2、应急情况及处理办法
2.1 洞门少量漏水
处理办法:注双液浆(水玻璃+水泥浆)
(1)技术要求:
A、注浆速度为30~40L/min;
B、水玻璃浓度为35Be′;
C、水泥:水:水玻璃=1:1:0.5,凝结时间控制在1分钟,配比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D、注浆压力:0.5~0.6Mpa;
E、7天抗压强度约为4.4Mpa;
(2)施工要求:
A、注浆前认真学习技术交底,掌握注浆的关键技术参数
B、水平注浆:注浆时先用注浆嘴尽量插入到出水口内部,周围用纱布封
堵,注浆过程中时刻观察出水量,直到出水口不漏水为止才停止注浆。
垂直注浆:水平注浆完成后,在漏水上方利用地质钻机引孔并注双液浆。
双液浆配比和水平注浆配比一样。
C、注浆时提高警觉性,如有异常情况如大面积坍塌等及时撤离,并及时
通知总负责人处理现场。
D、双液注浆泵要及时清洗。
2.2 洞门大量漏水及局部塌方
处理办法:封洞门
如遇大量涌水及塌方,应及时疏散非抢险人员,并用木板、沙袋等封堵洞门。
具体人员及职责安排如下:
⑴人员安排:
抢险总指挥:
抢险注浆负责人:
抢险队长:
抢险队员:
⑵工作安排:
A、抢险总指挥下达抢险指令,由抢险队长王东军带队负责洞门的封堵,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沙袋、工字钢(应急材料堆放在盾尾附近)将洞门堵住,并开启泥浆泵将泥沙抽走。
(具体分工由冯军负责,并事前做好演习)。
B、洞门封堵完成后,抢险注浆负责人金三峰负责注浆(注浆设备及注浆材料事先准备好),注浆量以实际情况为准。
C、注浆完成后暂停施工,将实际情况上报业主及相关单位,组织专家研讨会,讨论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