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德国新闻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课件

8德国新闻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课件

1 人民报刊思想: 报刊使命:报刊是“社会的捍卫者”。 主张出版自由。“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将 成为泡影。”书报检查是“拙劣的警察手段”。 新闻媒介是“第三种因素”。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 间的独立的中介,都可以通过报刊了解和批评对方, 报纸可以原封不动地将人民的贫困和怨愤送到国家权 力面前。 报刊是社会舆论机关。是“社会舆论的产物,同样地, 它也制造这种社会舆论”。
《总汇报》的驻外记者:海涅
Heinrich Heine (17971856),歌德之后享有世 界声誉的德国诗人,德 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 代表。
海涅的记者生涯
开始为《总汇报》写通讯时,态度温和, 以报道法国艺术为主,不久便转向政治 性报道,抨击普鲁士王朝。 反对新闻检查,“确保我的文章不会有 什么改动,因为它们从我的头脑里产生 出来时就已经被检查过了。” 1832曾经被解除记者职务。 1848年再次被解除记者职务。
“别了,但不是永别, 他们消灭不了我们的精神,弟兄们! 当钟声一响,生命复临, 我将立即披甲返程!…… 我这个被放逐的叛乱者, 作为一个忠实于起义的人民的战友, 将在多瑙河畔和莱茵河边, 用言语和武器参加战斗!”
法庭上的胜利
1849年2月上旬, 普鲁士当局以“侮辱 和诽谤罪”传讯《新 莱茵报》主编马克思 和编辑恩格斯,在科 隆法庭上,马克思以 有力的证据,详尽地 驳斥了反动派的诬蔑, 法庭不得不宣布马克 思等人无罪。 (李天祥 赵友萍作)
萨皮罗油画:在《新莱茵报》编辑部
茹科夫:《马克 思在布鲁塞尔被 捕》
1848年2月23日的巴黎起义
1848年3月柏林起义
维也纳3月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实践的特点
关注欧洲和世界时事 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争取和捍卫人民的自由权利 指导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
四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
2 指导和参与编辑工人报刊,如《北极星报》 3 为资产阶级民主派报刊写稿, 如《新奥得报》、
《纽约论坛报》
马克思恩格斯和《新莱茵报》
背景:法国二月革命、 共产主义者同盟 宗旨:反封建、批判 资产阶级 内容:宣传无产阶级 革命 历史地位:“革命无 产阶级最好的无以伦 比的机关报”
普鲁士帝国查禁《新莱 茵报》,1849年5月19日, 用红色油墨印了最后一 号。诗人费莱里格拉特 写了一首诗作为《新莱 茵报》的终刊词。
第四章 德国新闻史
第一节 十九世纪的新闻传播
一 世界近代新闻的发源地
最早的定期报刊之一,1609年。 第一家真正的报纸:1615《法兰克福报》 第一家日报:1650年的《新到新闻》
二 十九世纪的重要报纸:《总汇报》
《总汇报》,1798年由出版商科塔创办, 是德国最早的有影响的商业性报纸。政 治立场倾向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以 消息及时、内容丰富著称。由于报道法 国革命而为普鲁士的基本原则 以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 党的政治纲领是党报宣传的最高准则。 党报与领导机关 党报要保持“形式上的独 立”。党对党报的领导是“道义上的影响”。 党报与群众 党报要取得无产阶级群众的支持。 宣传方法 党报应直接鲜明地表明立场、观点 和态度。用一种能激励工人和党员斗争勇气的 “流利而且坚定”的调子,一种“正确的、有 朝气的并且是充满胜利信心的调子”讲话 。
三 沃尔夫通讯社
贝恩哈特·沃尔夫1849年创办于柏林。是 德国最早的通讯社。1856年与路透社签 约交换信息,1859年又与路透社和哈瓦 斯社签约互换新闻。1870年加入“连环 同盟”(三社四边协定)。第一次世界 大战开始失去国外市场。1933年终结。
四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实践
1 创办或主编报刊:1842年10月《莱茵报》、 1844年《德法年鉴》、1848年《新莱茵报》、 1851年《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