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
•2、“如(若)……”这类状语,常常放在 中心词的后边。
•如: •A、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B、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 •C、则治之如所言。
•
•练习:1、调整下列句子的语序并翻译。
•①尝射<于家圃>。 •尝[于家圃]射 •②苛政猛<于虎>也。 •苛政[于虎]猛也 •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三、汉语语法的变化
•1、语序的变化 •2、句式的变化 •3、词类的变化
•
•(一)语序的变化: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
•主─谓 •你好美!
• 主谓倒装:谓—主
•主─谓─宾 •我不相信你!
• 宾语前置:宾—谓
•定语─中心词(名、代)
•五十两白银
• 定语后置:中心词—定语
•状语─中心词(动、形)
•轻轻地走来 •像梦一样美好
•D
•
3、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并翻译:
A、其人家有好女子者,多持女逃亡。•(定语后置)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D、子何恃而往? •(宾语前置)
E、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
。
•(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
F、甚矣,汝之不惠。 ) G、。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状语氏后求置救于齐
•
•现代书面语
•(白话文运动
文言——白)话
•古代书面语 •古代口语
•更早的口语
•
•一、汉语语音的变化
•1、韵母的变化。
•课堂活动1、读下面的诗句,找出韵脚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ong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eng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
•4、状语后置(介宾结构)
1.以下三种介宾结构作状语时,常常放在中心 词的后面: (1)介词“于” +宾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以” +宾语 “具告以事。” (3)介词“乎” +宾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离别情。 •ing)
•
• 李白《望天门山》 •回(huai)
• •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ai
• 李白《将进酒》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ai
• 贺知章《回乡偶书》 •押韵规律1:偶数句
• ①“谤” • 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如“能谤
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 现在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贬义词。 • ②“爪牙” • 古代指得力助手;是褒义词。 • 《诗·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 《古今小说》:“ 李都督虽然骁勇,奈英雄无用武
之地。手下爪牙看看将尽……” • 今天只具贬义,相当于“帮凶”。
。
•①牺牲: •古义:为祭祀宰杀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②闻: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③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 •④土豪: •原指在乡里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坏人。 •现多指有钱、不理性消费、喜欢炫耀 •的人。
•
•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 少小离家老大回, 必须押韵;
• •
乡儿童音相无见改不鬓相毛识衰,。•ai
•首句可押可不押,
• 笑问客从何处来。 习惯上会押。
•
•2、声调的变化。
•古代:平、上、去、入 •现代:阴、阳、上、去
•押韵规律2:四声不通押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二、汉语词汇的变化
•[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④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迁客骚人,多[于此]会。 •⑤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太守与客来[于此]饮。
•
• 2、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句式不同的一项: • A.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B.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
之? • C.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D.管仲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 今天
•
秀才买柴
• 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 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 “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 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卖柴者不知说甚,荷柴而去。
• 赞曰:秀才们咬文嚼字,干的甚事,读 书误人如此。有一官府下乡,问父老曰:“近 来黎庶如何?”父老曰:“今年梨树好,只是 虫吃了些。”就是这买柴的秀才。
•
•练习: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
1.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作动,贬低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形作名,好的意见
•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使动,使……暴露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作状,向上,向下
•5.朝歌夜弦 •名作状,在早晨,在晚上
•6.六王毕,四海一 •数作动,统一
D、马之千里者
•D
•
•3、定语后置
• 定语是放在名词(代词)前面表示限制、 修饰作用的成分,常见的有两类:
• (1)领属性定语: • 你的益达,紫禁城的翊坤宫 • (2)修饰性定语: • 流着泪的你的眼,贪得无厌的秦国
▪文言文中后置的定语,大都是修饰性定语。
•
•3、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的四种类型:
•
•宾语前置的三种类型
•3、固定句式
•格式: 何……之有?
•
唯……是……
•A、何陋之有?
•B、夫晋,何厌之有?
•C、唯余马首是瞻。
•D、惟利是图。
•
1、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宾语前置的哪种类型:
①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②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③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固定句式,唯……是 ④ 梁客辛垣衍安在?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⑤ 狂者伤人,莫之怨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7.小学而大遗 •形作名,小(大)的方面
• 状语后置:中心词—状语
•
•1、主谓倒装
•例: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美哉,我少年中国!(《少年中国说》 •)(1)汝之不惠甚矣! •(2)我少年中国美哉!
•特点: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谓语,将其 放在主语之前。 •规律:常出现在感叹句中。
•
•2、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的三种类型:
•弱冠——成年 •足——脚
•
•(4)词语的引申变化
•(1)词义扩大。 •“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今泛指江 河。 •“哭”,古义指“悲痛出声”,今泛指哭。 •(大声曰哭,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曰嚎 ) •(2)词义缩小。 •“宫”古为“房屋”,今为“宫殿”。
•
•(3)词义转移。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 今天指闲扯、胡说、犯贫。
•
•趣味补充:古人是如何写数字的
• 1.表基数 • 2.表序数 • 3.表分数 • 4.表倍数 • 5.表约数
•说说下列句子中的 数字属于那种类型 。
•
•①十犬又五犬。
•数里乾坤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③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
•④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
•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何以知之?
B、未之有也。
C、安得广厦千万间。 D、弗之怠
•C
A、其间旦暮闻何物? C、莫之能胜
B、君何以知燕王?
D、未之多见也 •A
A、沛公安在?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唯才是举。 D、尔何知?
•B
A、城中皆不之觉。 B、唯余马首是瞻。
C、惟利是图。
•
•4.翻译下列句子。 • 1、尔何知! • 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走 。 • 3、何以伐之? • 4、不幸吕师孟构恶(陷害)于前,贾余庆 献谄于后。 • 5、日与北骑(元军)相出没(周旋)于长淮 间。 • 6、甚矣,吾衰也
•
•3、词类的变化:词类活用
•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 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 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 作乙类词用。
•
•(2)词语的消长变化
•<1>旧词的消失 •监察御史 践祚 驾崩 阉党 衙门 里正 •磔裂 拙荆 粉头 牙婆 稳婆 •<2>新词的产生 •克隆 黑客 蓝牙 巧克力 脱口秀 •吐槽 黑粉 萌萌哒 细思极恐
•
•(3)词语的替换变化
•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 表达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车夫——司机 •戏子——演员 •残废——残疾
•⑥其实皆什一也。
•⑦ 方今大王之兵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
•⑧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⑨潭中鱼可百许头。
•
•(10)展开看之,乃二百单五年事。 •(1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12)然民遭水旱疾役而不幸者不过十 • 之一二矣。 •(13)小女今年二八春。 •(14)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
•4、中心词+数量词。 •如: •A、吏二缚一人诣王。 •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B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