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古今言殊(人教)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古今言殊(人教)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 丈夫”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与“丈夫”相 对。 学者必有师 古之学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 就的人。 就的人。
义变
P10 T2
法变
句 式 变 化 词 类 变 化 语 序 变 化 语法演变类型 判断句 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 而君幸于赵王。 省略句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一鼓作气, 而衰, 而竭。 锦还乡。 沛公军霸上。 衣锦还乡。/沛公军霸上。 吾得兄事之。 风餐露宿。/吾得兄事之。 例 句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如:照──照耀 赠──赠送 ──照耀 ──赠送 ──抛弃 ──纯粹 弃──抛弃 粹──纯粹
形变(词形变化)
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双( 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双(多)音节词所替 代。
如:伐──攻打 乖──违背 ──攻打 ──违背 ──河流 ──大腿 川──河流 股──大腿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 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河 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古义指“悲痛出声” 大声曰哭, 如“哭”,古义指“悲痛出声”,“大声曰哭, 细声有涕曰泣” 大声而无泪的叫“ 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嚎” 。 词义缩小。 古为“房屋” 今为“宫殿” 词义缩小。宫:古为“房屋”,今为“宫殿”。 丈人” 古义指“老人之通称” “丈人”,古义指“老人之通称”.
行李之往来,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之往来 古义:外交使者。 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
古义:年岁、年龄。 今义:春天和秋天。 古义:年岁、年龄。 今义:春天和秋天。 沛公居山东时 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今义:山东省。
形变(词形变化)
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 或词尾 后缀), 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 前缀)或词尾 后缀 , 前缀 或词尾(后缀 成为现代的双( 音节词。 成为现代的双(多)音节词。
如:虎——老虎 鼠——老鼠 虎——老虎 ——老鼠 ——斧头 ——镜子 斧——斧头 镜——镜子
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 合成一个现代的双( 音节词。 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双(多)音节词。
义变
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如“牺 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牺牲玉帛, 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 加也,必以信。 加也,必以信。”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 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耳闻不如目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等, 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等,“闻” 是“听” 的意思。现在, 是指用鼻子嗅, 的意思。现在,“闻”是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 发生了变化。 发生了变化。 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 过失,是中性词。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过失,是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现在“ 用于“诽谤” 受下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 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走马观花”、“不胫而走”中的“走”也都是跑 走马观花” 走马观花 不胫而走”中的“ 的意思。 的意思。 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 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汉语的昨日和今天是有些 不同的。 不同的。
一、音变
在古今汉字中存在着一种字形相同而古今读音 不同的现象,即异读字。这种包括古今音变 不同的现象,即异读字。这种包括古今音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读音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读音变化)和古今异 读(古音中的有的读音在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 了)。 异读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 异读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古音 异读。 异读。
万里。 不远万里。 降龙伏虎 / 臣活之。 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甚矣,汝之不惠。 沛公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 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蚓无爪牙之利。 介词结构后置 求救于孙将军。 求救于孙将军。 于孙将军
“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 衣锦还乡” 衣锦还乡 作动词“ “既来之,则安之”(“安”作“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 安 讲)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作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为美” “以……为美”讲) 为美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讲)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像翅膀一 常以身翼蔽沛公”
破音异读
用改变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 用改变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 如耳说卫嗣公,卫嗣公说而太息” 如“如耳说卫嗣公,卫嗣公说而太息”。“说”的本 意是“讲话”的意思,本音是shuō,这句话第一个 意是“讲话”的意思,本音是 , 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游说”“说服”的意思, ”“说服 “说”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游说”“说服”的意思, 应读破字音shuì,第二个“说”则是它的兼有的意义 应读破字音 ,第二个“ 应读yuè,是“喜欢高兴”的意思。 喜欢高兴”的意思。 “悦”,应读 ,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中常见的破音异读字有: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中常见的破音异读字有:语、衣、 食等。 骑、遗、恶、王、将、冠、食等。
通假异读
通假字和本字起初读音一致, 通假字和本字起初读音一致,后来由于读音的 演变,有的读音不同了。 演变,有的读音不同了。现在通假字一律读本 字的读音。古诗文中常见的通假异读字有: 字的读音。古诗文中常见的通假异读字有:不 )、缪 (fǒu)奉(pěng)、缪、卒、内、识、见、 ) )、 属等。 有、生、说、向、景、女、县、属等。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口技》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山行六七里” 醉翁亭记》
“船”为名词,用在动词“载”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 船 为名词,用在动词“ 的前面作状语, 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之意。 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之意。 为名词,用在动词“ 的前面作状语, “手”为名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 作行为的方式, 用手”之意。 作行为的方式,“用手”之意。 为名词, 一起用在动词“ “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的前面作 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 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 之意。 之意。 为名词,用在动词“ 的前面作状语, “山”为名词,用在动词“行”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 作行为发生的地点, 在山上”之意。 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在山上”之意。
今义:色彩。 今义:色彩。 今义:秋季。 今义:秋季。 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今义:抬起。 今义:抬起。 今义: 今义:行走 今义:实际,事实上 今义:实际,
形变
词语从单音节为主变化到双音节为主(词形变 词形变 化而产生的古今异义) 化而产生的古今异义 P10 T1
义变
秦以虎狼之势, 中国抗衡。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阿姨 古义:母亲。今义: 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 亲切称。 亲切称。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 的成员。 的成员。
颜色不少变 颜色不少变 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漠漠向昏黑 因为长句 长句,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戊卒叫,函谷 函谷举 楚人一炬, 戊卒叫 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触株,折颈而死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操虽托名汉相,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颜色 秋天 因为 举 走 其实
古义:容颜、脸色 古义:容颜、 古义: 古义:秋日的天空 古义: 古义:因此写作 古义: 古义:攻克 古义: 古义:跑 古义:他实际上 古义: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有些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不同的。 有些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不同的。 有个田径比赛项目叫“竞走” 运动员在参赛时能跑吗? 有个田径比赛项目叫“竞走”,运动员在参赛时能跑吗? 不能,一跑就判犯规。可见在现代汉语中, 不能,一跑就判犯规。可见在现代汉语中,“走”和 是有严格区别是,古汉语中的“ “跑”是有严格区别是,古汉语中的“走”却是跑的意 现代汉语中的“ 古汉语叫“ 思,现代汉语中的“走”,古汉语叫“行”,如“三人 必有我师焉” 就是走。 行,必有我师焉”的“行”就是走。 请大家举出带“ 字的成语,理解“ 字的意思。 请大家举出带“走”字的成语,理解“走”字的意思。
读一读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相如曰: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入使。 ②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入使。” 五万兵难卒 已选三万。 ③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 公受珠, 所著披袄中。 ④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 ⑤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⑥汝 之乎? 识之乎?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秦伯素服郊次, 师而哭。 ⑩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