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析】安徽省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安徽省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屯溪一中2019—2020(上)高一期中试卷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

对问题疫苗的认识,正确的是A. 是劳动产品,又进行买卖,是商品B.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C. 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不应该是商品D. 被发现后,在市场上已经不存在【答案】C【详解】AB:题中的造假疫苗没有合格的使用价值,不能成为商品,AB说法错误。

C:题中的问题疫苗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不应该是商品,C符合题意。

D:此选项说法太过绝对,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凝结在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③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必须要付出价值才能获得使用价值。

销售者必须要付出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

当商品退出流通领域后,就不在具有价值而只有使用价值。

2.2019年国庆期间贵州旅游人数达到4934万人次,其中小王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2460/人的贵州五日游,小王在镇远的地摊上花6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西江千户苗寨商场用信用卡透支消费的方式购买了8888元的玉镯。

在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A.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B. 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C. 付支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D.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答案】D【详解】ABCD:“标价为2460/人”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花60元买了”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用信用卡透支消费的方式购买了8888元的玉镯”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货币的职能(1)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货币从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①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2)货币的其他职能:①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这时货币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支付手段: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赊销赊销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

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③世界货币: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它就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3.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这就是说①在一定时期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②纸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③每种面值纸币发行多少是国家决定的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少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A【详解】①②③: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在一定时期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纸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每种面值纸币发行多少是国家决定的,①②③正确。

④: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国家不能规定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少价值,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2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5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8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纸币,物价。

A. 升值下降B. 贬值上涨C. 贬值下降D. 升值上涨【答案】B【详解】ABCD: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2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5次,则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0000/5=4000亿元,而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8000亿元,超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则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ACD错误,B正确。

故本题选B。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②信用卡能够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③信用卡可以增强消费安全④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状态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D【详解】①说法错误,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

信用卡是电子支付卡,本身不是货币;②③符合题意,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信用卡能够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信用卡可以增强消费安全;④不合题意,“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状态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不是题中所述原因。

故选D。

6.下列有关信用卡、支票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信用卡、支票、外汇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②信用卡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③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④支票不能够被直接用于购物消费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详解】①:信用卡、支票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外汇不是,①错误,但符合题意。

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②错误,但符合题意。

③④:选项③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高一上搜到一张欧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表(下图),据此回答问题:7. 这意味着,目前A. 100 元人民币兑换的欧元会增加B. 欧元汇率升高,欧元币值下降C. 欧元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D. 欧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8. 这一变化会①有利于欧盟企业的机器设备出口到中国②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在欧盟的竞争力③有利于降低我国公民赴欧盟留学、旅游的成本④有利于吸引欧盟公民到我国投资兴建公司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答案】7. C 8. C此题以欧元与人民币汇率变化作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7题详解】根据题目,2016 年10 月1 日100 欧元能够兑换人民币749.74 元,而2017 年9 月19 日,100 欧元兑换人民币788.87 元,故可以看出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意味着人民币贬值。

即欧元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

故C选项入选。

其他选项表述错误,ABD排除。

故选C。

【8题详解】通过分析图表看出,2016 年10 月1 日100 欧元能够兑换人民币749.74 元,而2017 年9 月19 日,100 欧元兑换人民币788.87 元,故可以看出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意味着人民币贬值。

即欧元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

人民币贬值,对我国来说,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在欧盟的竞争力,有利于吸引欧盟公民到我国投资兴建公司,②④正确;①③属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者。

下列符合这一传导规律的是①农业比较收益下降②居民消费资料价格上涨③农产品供给减少④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A. ④→②→③→①B. ①→④→②→③C. ④→①→③→②D. ①→②→④→③【答案】C【详解】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因此,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应在首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导致农业比较收益下降,农产品供给减少,最后导致居民消费资料价格上涨,因此,符合这一传导规律的是④→①→③→②,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传导顺序都是错误的。

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本题属于排序选择题,此类题解答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

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

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

10. 下图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①甲商品可能是高档耐用品,当其价格从P2到P1时,企业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②当乙商品价格从P1到P2时,其需求量会迅速增加③当甲商品价格从P2到P1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④当乙商品价格从P2到P1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A. 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①②【答案】A【详解】①错误,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较大,其需求曲线较为平滑,因此甲商品不可能是高档耐用品。

②正确,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较大,其需求曲线较为平滑,因此乙商品可能是高档耐用品。

当乙商品价格从P1到P2时,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迅速增加。

③正确④错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其需求曲线较为陡峭,因此甲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当甲商品价格从P2到P1时,价格上涨,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故选:A。

11.甲、乙、丙、丁四个厂都生产A商品,假如甲厂的劳动生产率比丁厂高,乙厂的个别劳动时间比丙厂长,丙厂的劳动生产率与丁厂接近。

假如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商品在市场上,甲厂价格最低,乙厂价格最高②在市场上卖同样数量的A商品,甲厂获利最多,乙厂获利最少③在市场上卖同样数量的A商品,丙丁两厂获利最多,甲乙两厂获利最少④甲厂生产的A商品的降价空间最大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D【详解】②④:甲厂的劳动率比丁厂高,甲获利大于丁厂,丙丁劳动生产率接近,甲大于丙,乙厂个别劳动时间比丙厂长,乙获利比丙少,甲获利大于丙,所以甲大于乙,甲获利最多。

甲获利最多,所以在市场竞争中,甲的降价空间最大,②④符合题意。

①: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甲乙丙丁的商品价值一样大,按同样价格出售,排除①。

③:通过以上分析发现,③选项观点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D。

12. 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 1452万元B. 1320万元C. 1210万元D. 1100万元【答案】C【详解】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产量。

2011年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设该商品的价值量为X,X×10×(1+20%)=132×10,X═110元;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该企业的产品产量为10×(1+10%)=11万件;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110×11=1210万元。

故C正确。

故选:C。

13. 下图是“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