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 “炼字”

诗歌鉴赏 “炼字”


示范引路: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 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题: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 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 “空”在文中是“空自、白白地”
非常生动、新奇,由愁绪之网到雨丝之网, 是诗人愁绪的具体化、形象化(析效 果 )。表达着挽留春天的愿望。同时细
细雨丝笼罩的画面,巧妙地渗透出诗人难 以排解的情绪。 (结合情感点明作用)
高考链接
菩萨蛮 李白(2004年浙江卷)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 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 达意上的作用。
第一步:字意“空”在文中说“徒劳”的意思。 第二步:描述景象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 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引起无 限愁思。 第三步:意境、情感、作用“空”字表达了主人公苦 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之情,增添了全词的 “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阅卷现场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从“炼字”角度赏析诗词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资料链接---何为炼字?
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 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 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 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 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
问:“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 中,哪个字用得最妙?(5分)
正确答案:
“燃”字用得极妙。“燃”是燃烧的意 思,诗句是说:在山青绿色背景的衬托下, 花朵红得像燃烧的火焰。“燃”突出了花 明丽、鲜艳的特征,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 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把花 朵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 了出来。
小试牛刀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 )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第三四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
参考答案: 最传神的是 “闹”字,“闹”有热闹、喧闹的意
思(第一步)。作者用一“闹”字,采用拟人的修辞 (第二步),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 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 (第三步)。 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表达了诗人对春的喜爱之情。(第四步)
新密二高
16
高考链接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08全国II卷)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因竭
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
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首句中哪个字用的好,说说理由。
• 网是网住的意思,(释字义) 作者比喻、 拟人(明手法)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 续不断,相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张大网, 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 (绘画面) 。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新密二高
8
技法点击
· 一、动词——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照动词。动
词在勾勒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 的功能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
“穿” 突出了乱石的陡峭、高耸。 “拍” 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 。 “卷” 浪花四溅 江水奔腾
雨》杜甫—)—
——
“潜”“细”字 突出春雨轻柔 细密 缠绵
三、抓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
——
“绿”用使动用法写活了春风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以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来
具体表现时光的流逝之快,突出了无尽的愁绪。
•四、特殊词 • a. 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 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如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登岳阳楼》杜甫)
——
——
“蒸”“撼” 写出了洞庭湖波涌浩瀚。
二、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 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
州词》王之涣)
——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严羽《沧浪诗话》
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 -------方干
学习目标
1.找准炼字的角度。 2.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模式。
三、点拨释疑
题型分析
设置问题形式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 作简要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 表达效果
3、某诗中的某字,能否被替换成 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做题步骤:
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字义)
二、如果用到了特殊表现手法,则要指 出。(明手法)
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具体描述景 象。(绘画面)
四、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析效果 )
这样写答案
• 格式:
• 该词有……的含义,采 用……修辞手法,化…… 为……{释含义、明手法}, 写出了……情形, {描景象}, 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 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 后文的……(或“为……做 了铺垫”){表感情、谈作 用}。
一字不同,境界迥异
1 “轻风____细柳,淡月____梅花”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2、杜甫语: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贾岛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卢延让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高考古诗词鉴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 b. 拟声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 身临其境之感。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 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白居易)
•c. 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 气氛。 如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天” (《绝句》杜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