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面 构 成 点线面
第四节 点线面的综合应用 1、点线面的互相转换 通常情况下,点密集成线,线密集成面,面
给人以充实感。 2、点、线、面的充分结合,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点线面、黑
白灰的画面分割恰如其分,画面的和谐与统一使画面充满了活力。
匹克塞尔发明公司
穆坎德机械设备公司
尤尼柯服务公司
艾夏敦-泰特公司
点线面的转换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点 线 面 的 综 合 应 用
线分直线和曲线两大基本类型, (1)直线具有坚硬、顽强、明确、单纯、简朴的性格,具有男性 的象征,主要包含垂直线、斜线、折线、平行线、虚线、交叉线 等; (2)曲线具有规律性强,富有弹性,给人以理智的感觉,包含弧 线、旋涡线、抛物线、椭圆、圆、任意闭合曲线等。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线的风格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曲线的组合排列,带来的是一种节奏和韵律的美,带给我们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屏
线
等直线
图
形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差线图形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第三节 面
1、面的概念、形态及心理特征 面有两种解释,一是线运动的轨迹,二是浓密有致的点都可
以形成面,面有长度、宽度但没有厚度,有位置及方向性。
面的形态分为
(1)几何形态的面——方形、长方形、菱形、圆形、曲线形等形 状的面,它们形状规则整齐,具有简洁、明确、秩序之美感。(2) 自由形态的面——不规则的形构成的,自由形的面变化多样,潇 洒自由、轻松快活,处理得当,具有很大的魅力,反之,则显凌 乱。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2、点的构成方式及应用 点的构成方式有三种:等点图形、差点图形、网点图形。
(1)等点图形 (2)差点图形:由形状、大小不同的点构成一个画面,点的大小、
形状的不同,可营造出不同的方向感、韵律感、运动感等丰富的 变化。 (3)网点图形:各种不规则的点按照同一规律间歇重复、增长、或 减少而构成一个画面。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二 平衡
平衡也叫均衡,是指画面中所处支点两侧的部分, 虽然在大小、明暗、繁简等方面不相同,但能够在视 觉上达到某种平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衡,而是心 理上的平衡。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种。
静态平衡分为同形异量式、异形同量式、异形异 量式。
1、同形异量式:图形左右两部分形相同,而量不 同,有比较稳定、统一的效果。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2、线的构成方式及应用 线的构成方式有三种:等线图形、差线图形、屏线图形。 (1)等线图形:粗细相等的线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物形,可以是等 直线、等曲线、放射线或黑白变化的等线,组合有三维立体感的 效果。 (2)差线图形:粗细不同、不规则的线排列、组合构成的物体, 有丰富的变化,表现出结构、运动、节奏、空间等感觉。 (3)屏线图形:线从一端到另一端,呈现变粗或变细的排列特征 而构成的物形,线条有速度感和节奏感并且图形单纯,简洁明快。
告、包装装潢、商业印刷、纺织品图案设计等大都是在二维空间 范围进行的,因此,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的基础。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形态要素(形 态、色彩、肌理)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分解、排列、组合,从而 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第一章 平面构成总论
2、构成的分类
构成
纯粹构成
形态构成 色彩构成
(3)偶然形态的面——是一种难以预料的自然形态,不能随心所 欲的产生,随意拼接碎物的形,玻璃碎裂的形等,虽然不确实可 靠,但有超凡的吸引力,能产生奇异的效果。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几何形态的面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自由形态的面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偶然形态的面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对称与平衡
一 对称
对称是点、线、面上下或左右,有相同的部分相反复 而形成的图形,对称是表现平衡的完美形态,表现了 力的均衡,是生活中最常见和习惯的一种构成形式。
例如人类的身体和很多动物都是对称的构成,以及 大多数的建筑设计采用对称形式。它的不足之处是由 于完全对称而造成缺少变化、过于死板的弊端,给人 以单调、静止不前的感觉,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变化,人们力求在统一中寻求变化。
静态平衡重心比较接近画面,趋向于平 稳状态,
动态平衡是通过静止的造型,体现动态 的均势构图,是一种多变,倾向于运动的状态, 动态平衡比静态平衡更灵活,是在多变的结构 和空间中求得平衡。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三 对称与平衡的基本形式
对称与平衡具有较强的秩序感,设计时要灵活运 用以达到理想效果。基本形式有:
第一节 点
1、点的概念及心理特征 点是一切形态的基础,是物质中最小的形态,只有位置而没
有大小和形状。
(1)点是视觉的中心,也是力的中心,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 人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在这个点上,一个点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 和指向性,但是它有点睛的作用,能产生积聚视线的效果(如图 一)。当同一画面中有两个同样大小的点并各有位置时,它的作 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在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效果 (图二)。当两个点大小不同时,视线首先会被大点吸引,但会 逐渐向小点移去,点越小积聚力越强(图三)。当画面中有三个 点在三个方向平均散开时,点的视觉作用表现为一个三角形,这 是一种视觉的心理反映(图四)。
点的构成
点的构成
点的构成
点的构成
点的构成
线的构成
线的构成
线的构成
线的构成
线的构成
线的构成
线的构成
面的构成
面的构成
点线面综合构成
点线面综合构成
点线面综合构成
点线面综合构成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这幅画中的“影子” 是个关键,既起到 对比作用,又起到 调和作用,又使画 面生动起来,既拉 开了前后关系,又 使画面整体零而不 乱。
作业
1、分别用点、线、面做构成,使画面生动有 美感。
2、点线面综合构成;使画面有丰富的层次 感,黑、白、灰分割恰当,对比与调和 和谐一致。 规格:15*15CM,装裱在4开纸上。
1对称形式。
2、回转对称式:是在反射或移动的基础上,将基本形 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增强形象的变化,特点是稳重 大方;由于打破了轴对称中拘谨、刻板的局面,呈现 典雅优美的形态。
3、扩大对称式:按一定比例把形态扩大或缩小的一种 对称形式。特点是有较强的节奏感和秩序感。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节奏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对比与调和 一、对比 对比产生的效果是变化,每一幅作品在处理上必 须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和局部与局部的关系,使之 和谐有序。常用的几种构图方法有: 空间对比:要从空间、疏密、方向、明暗等方面 考虑构成要素。 聚散对比:要从密集的图形与松散的空间所形成 的对比关系方面考虑。 大小对比:从主次方面考虑,形成对比,突出重 点。
平面
立体
目的构成 各种具体设计
2016/2/26
第一章 平面构成总论
3、目的 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
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其他艺术设计 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设计之前学 会运用视觉语言。
第二章 平面构成形态的种类和特点
1、按事物存在的形式分为:自然形态、抽象形态、人工 形态。
2、按平面的形成方法分为:有机形、无机形、偶然形。 3、按视觉感受来分为:点、线、面等单个元素。
抽
象
形
自然形态
态
人工形态
有机形
无机形
偶 然 形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造型元素是点、线、面,其中构成要素是 大小、方向、明暗、色彩、肌理等,以这些基本要素为条件,加 以组合构成,便会创造出理想的抽象造型。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学习平面构成,主要是学习各元素组合构成的形式 与方法以及这种形式方法对受众心理的影响。一幅和 谐、完整、富有形式意味的视觉作品,必须依赖于构 成的原理来巧妙地安排、组合各构成要素,在符合视 觉审美的状态下各就各位,并使点、线、面、形、色、 质等达到有机的整合和完美的展现。
平 面 构 成1
面 构 成
第一章 平面构成总论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概念、目的 1、概念
构成是一种造型活动,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一种构 思方法。“构成”是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理想形 态的造型行为。
“平面”是指造型活动在二维空间进行。 虽然我们生活在三维立体空间,但从造型角度看,如招贴广
审美的快感; 粗线条带来强烈的视觉印象,构筑的画面概括、厚重,有强
烈的视觉冲击力; 大量运用曲线,塑造出柔美的女性特征,表现出富有弹性的、
柔和的、梦幻的美。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粗 线 条 排 列 组 合
曲线的排列组合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大量曲线组合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简 洁 、 果 断 线 条 排 列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等点图形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差点图形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网点图形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第二节 线 1、线的概念及心理特征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里,线只有位置和长度而 不具有宽度和厚度,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线也可以 说是点的连续和延长。但在平面构成中,线既有长度,也有宽度 和厚度。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同形 异量 式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2、异形同量式: 图形上下或左右两部分形不同,而量相同,保证
图形之间的平衡,具有统一效果,又富于变化。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3、异形异量式:图形左右或上 下两部分不但形不相同, 量也有差异,但又不失重心, 达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