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5分)化学与生活眹系紧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甲醛溶液泡制米粉B.铵态氮肥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浊污D.用酒精作燃料2.(1.5分)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弍对应正确的是()A.纯碱NaOH B.生石灰Ca(OH)2C.熟石灰CaCO2D.食盐NaCl 3.(1.5分)如图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是13C.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它的氧化物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1.5分)帕拉米韦的化学弍力C15H28N4O4,下列有关帕拉米韦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化合物B.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C.由四种原子构成D.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5.(1.5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C.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除去CO中的水蒸气6.(1.5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稀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O2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3CO═2Fe+3CO2↑C.从废液中提取银:Zn+2AgNO3═Zn(NO3)2+2Ag D.加热氯化钾制取氧气:KClO3KCl+O2↑7.(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B.Mn元素的化合价C.pHD.溶于水后的温度8.(1.5分)如图,两圆相交部分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下列有关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处形成浅绿色溶液 B.b处形成大量沉淀C.c处反应放热D.d处溶液呈蓝色9.(1.5分)下列除杂方法和操作都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药品或方法操作A O2CO通过灼热的洗气CuOB铜粉铁粉过量稀HCl过滤C KOH溶液KCl适量稀H2SO4蒸发D CaCl2溶液稀HCl过量CaCO3结晶A.A B.B C.C D.D10.(1.5分)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30℃时,分别将40gKNO3和NaCl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获得KNO3晶体B.两种溶液都达到了饱和状态C.若将KNO3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10D.若将KNO3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11题8分,12题10分,第13题7分,共2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8分)下图中均为常见物质.C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且A、C组成元素相同;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呈红棕色;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据图作答(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1)B属于(填酸、碱、盐或者氧化物).(2)若用“○”“●”分别表示构成C的不同元素的原子,请画出C的分子模型.(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实验室检验气体C:.(4)反应②在溶液中进行,属于基本反应类型.(5)写出F的一种用途.12.(10分)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有少量的Na2SO4、MgCl2、CaCl2泥沙等杂质.(1)在海水晒盐获得粗盐的过程,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y)与时间(t)的关系为.下面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2)仪器a的名称:操作B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3)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其中会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的是(填序号).(4)操作C过滤时倒入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5)为了进一步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Ca2+、Mg2+、SO42﹣,可将上述产品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操作顺序为:②、、、①、.其中除去CaCl2的化学方程式是.(6)若最终获得精盐的质量为4.2g,则粗盐NaCl的质量分数为.13.(7分)取Cu.Mg合金15g放入烧杯,将100g稀H2SO4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次数1234加入稀H2SO4质量25252525/g剩余固体质量/g13.812.611.410.4(1)合金中Cu的质量为(2)请用实验1中的数据,计算所加稀H2SO4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5分)化学与生活眹系紧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甲醛溶液泡制米粉B.铵态氮肥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浊污D.用酒精作燃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甲醛是有毒的物质,铵态氮肥避免与碱性物质泡合使用会放出氨气,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酒精具有可燃性,据此解答.【解答】解:A、甲醛是有毒的物质,所以不能用甲醛溶液泡制米粉,故A错误;B、铵态氮肥避免与碱性物质泡合使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所以铵态氮肥应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故B正确;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浊污,故C正确;D、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酒精作燃料,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2.(1.5分)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弍对应正确的是()A.纯碱NaOH B.生石灰Ca(OH)2C.熟石灰CaCO2D.食盐NaCl【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氢氧化钠的俗称是苛性钠、火碱、烧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错误;B.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错误;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故错误;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Cl,故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1.5分)如图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是13C.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它的氧化物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由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为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其核内质子数为13,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弧线表示电子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元素为铝元素,它的氧化物为氧化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1.5分)帕拉米韦的化学弍力C15H28N4O4,下列有关帕拉米韦说法不正确的A.属于有机化合物B.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C.由四种原子构成D.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帕拉米韦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帕拉米韦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8):(14×4):(16×4)=180:28:56:64,由此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C.帕拉米韦是由帕拉米韦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其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6×4)=7:8,故错误。

故选:C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1.5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C.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除去CO中的水蒸气【分析】A、根据量筒的用途分析判断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的基本操作要领分析判断;D、根据装置中左边的导管应伸入液面下,否则气体没有通过干燥剂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不能哟用于稀释浓硫酸,故该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要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不能将试纸直接伸入溶液中,该操作错误;C、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漏斗的下端尖嘴部位要紧靠烧杯内壁,该操作正确;D、装置中左边的导管应伸入液面下,否则气体没有通过干燥剂,该操作不正确;故选:C。

【点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蒸气,且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6.(1.5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稀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O2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3CO═2Fe+3CO2↑C.从废液中提取银:Zn+2AgNO3═Zn(NO3)2+2AgD.加热氯化钾制取氧气:KClO3KCl+O2↑【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该选项书写不正确;B、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C、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该选项书写正确;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C。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7.(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B.Mn元素的化合价C.pHD.溶于水后的温度【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计算;C、根据各溶液的酸碱性分析;D、根据溶于水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解答】解:A、此顺序是按照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故错误;B、在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在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7,在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错误;C、硝酸显酸性,pH<7,氯化钠二氧显中性,pH=7,氨水显碱性,pH>7,故正确;D、氧化钙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的变化,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故错误;故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