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juAAA数学归纳法PPT课件

ejuAAA数学归纳法PPT课件


1 2
(3k 2
5k+2)
1 = 2 (k+ 1)[3(k+ 1)-1]
这 就 是 说 , 当 n =k +1时 , 等 式 也 成 立 。
-
19
二、新课
例 摆砖问题(取n块砖)
12 3
……
-
k k+1
20
-
21
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 数学归纳法
因为证明了这一点,就可断定这个命题对于 n 取
第一个值后面的所有正整数也都成立。
-
6
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首项为 a 1 ,公差为 d 的
等差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
分析:(1)当 n 1 时,ana1n1d成立吗?
确,并证明当 nk1时结论也正确。
根据(1)(2)知对任意的 nN且nn0时命题成立。 注:(1)两个步骤缺一不可:仅靠第一步不能说明结
论的普遍性;仅有第二步没有第一步,就失
去了递推的依据。
(2)只有把第一、二步的结论结合在一起才能得
出普遍性结论。因此完成一二两步后,还要
做一个总的结论。
(3)数学归纳法用来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
-
18
假 设 当 n = k (k 1 ,且 k N *)时 ,等 式 成 立 ,就 是
1+ 4+7 +
+ (3k-2)=
1 2
k (3k
1)
那 么 当 n=k+1时 ,就 是

1+ 4+7 + +(3k 2) [3(k+ 1) 2]

1

2 k (3k 1)+ [3(k+ 1) 2]
2 2 k -1
=2 k+1 -1
这 就 是 说 , 当 n =k +1时 , 等 式 也 成 立 。
-
17
假设当n=k(k 1,且k N*)时,等式成立,就是
ak a1q k 1
第 那么当n=k+1时,就是
二 步
ak 1 ak q
(a1qk1)q
a1qk
这就是说,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那么当 nk1时,
ak1 ak d
a1(k1)dd (传递性)
a1 kd
a1(k1)1d
根据(1即)(2当)知n当对k 任1意时的命题n成立N 。命题成立。(结论)
-
8
(二)、数学归纳法的步骤
(1)证明当 n 取第一个值 n0(n0 1或 2) 时结论正确
(2)假设当 nk(k N ,且 kn0)时结论正
-
14
四、作业
习题2.1 1、(1)(2)
-
15
-
16
假 设 当 n=k(k 1,且 k N*)时,等 式 成 立 ,就 是
1+ 2+ 2 2 + + 2 k-1 = 2 k -1
那 么 当 n=k+1时 ,就 是

1+ 2+ 2 2 + + 2 k-1 2 k
二 步
(2 k -1)+2 k
-
1
一、复习与引入
1、在等差数列 a n 中,已知首项为 a 1 ,公差为 d,
an
a1 a1
( 不
a2 a1 d

a3a2da12d全归
a4a3da13d纳法
ana1(n1)d

像这种由一 系列有限的 特殊事例得 出一般结论 的推理方法, 通常叫做归
纳法。
2、粉笔盒内的粉笔是什么颜色的?
(2)假设当 nk(k1且 kN*)时命题成立,
即 aka1k1d
那么当 nk1 时命题成立吗?
即 ak1a1k11d成立吗?
综(1)(2)知命题成立。
-
7
证明:(1)当 n 1 时,左边 a 1 ,右边 a10da1 ,
命题成立。
(依据)
(2)假设当 nk(k1且 kN*)时命题成立,即
ak a1(k1)d
= k2+2k+1 =(k+1)2
(利用假设)
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 n N 都成立。
-
10
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1 2 2 2 2 n 1 2 n 1
2、首项是 a 1 ,公比是 q 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n a1qn1 3、147(3n2)1n(3n1)
2
-
11
练 习 (1)用数学 24
(n≥2,n∈N )过程中,由“n=k”变到
“n=k+1”时,不等式左边的D变化是

(A)
):1
;
2(k 1)
(B) 1 1 ; 2k1 2k2
(C)
1 1; 2k2 k1
(D )
1 1 1. 2k1 2k2 k1
结论:盒内粉笔都是白色的 (完全归纳法)
-
2
想一想:
由两种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例: an(n25n5)2
说 (1)不完全归纳法有利于发现问题,但结论 明: 不一定正确。
(2)完全归纳法结论可靠,但一一核对困难。
-
3
问题情境三
多 米 诺 骨 牌 课 件 演 示
-
4
问题情境三
如何解决不完全归纳法存在的问题呢? 如何保证骨牌一一倒下?需要几个步骤才能做到? (1)处理第一个问题;(相当于推倒第一块骨牌)
(2)验证前一问题与后一问题有递推关系; (相当于前牌推倒后牌)
-
5
(一)、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原理)
对于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某些与 自然数有关自然数的数学命题我们常采 用下面的方法来证明它们的正确性: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例如n0=1) 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 ,k≥ n0)时命题成立
-
9
(三)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举例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3+5+‥+(2n-1)= n2
证明:(1)当n=1时,左边=1,右边=1,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 1+3+5+‥+(2k-1)= k2
(假设)
那么当n=k+1时
1+3+5+‥+(2k-1)+[2(k+1)-1]
= k2 + [2(k+1)-1]
-
12
(2)用数学归纳法证:11 21 31 4 2n11n
(n≥2,n∈N )过程中,由“n=k”变到
“n=k+1”时,左式所需添加的C项数为
( ): A.1项
B.2k1 项
C. 2 k 项
D. 2k 1 项
-
13
三、小结
归纳法:由特殊到一般,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方法。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科学性:基础正确;可递推。 数学归纳法的步骤:两个步骤,一个结论。 数学归纳法的优点:可以帮助我们 认识 事物 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由有限到无限。
相关主题